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2年第4期(第4卷) CHINA PRINTING AND PACKAGING STUDY Vo1.04 No.4 2012.8 教学研究专题 TEACHING RESEARCH SPECIAL 以学科建设和创新实践指导高校实验室建设 赵志强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北京102600) 摘要高校实验室建设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基础条件与保障,标志着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学科 发展高度、专业建设实力、社会认可程度和办学层次。本文通过对北京印刷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应 在学科建设大局下进行教学科研实验室整合,指导学科研究实验平台的建设。同时,提出在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的实践 教学体系建设中,整合和指导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形成融教学实验、学科科研和创新实践于一体的高校实验平台, 使高校实验室建设为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学科建设;创新实践;实验室建设;学科研究实验平台;创新实践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TS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52(2012)04—52—05 University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ZHAO Zhi—qiang (School of Printing and Packaging Engineering,Ber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BeUing 102600,China) Abstract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is the infrastructure and support for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the spe— cialty construction and the course construction.It shows the level of talent training,the stat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the strength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the degree of social approval and the grade of university.In this paper,by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e of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constuctrion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and Communication,the integration of teach— ing and researching laboratories based o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as well as the experiment platform constuctrion of the discipline research,were put forward.At the same time,the integ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 platform of the inno— v ̄ion practice was proposed.The experiment platform for student experiment,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will effectively support for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he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Discipline constuction;Innovation practrice;Laboratory constuction;Experriment platform of the discipline re— search;Experiment platform of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推进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0引言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高等院校发展水平的 差异,实际上就是学科发展特色和水平的差异。加强学 是学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没有学科建设,就无法增强 学校的办学实力,无法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 益的全面提高,无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学术 水平,无法实现人、财、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的建设 科建设,提高办学层次,主动适应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 建立起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体系, 收稿日期:2012—06—26 修回日期:2012—07—16 就很难形成特色和优势 。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 赵志强:以学科建设和创新实践指导高校实验室建设 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多次提 出要把自主创新提到实现科学发展、推动民族振兴的 战略地位来认识。要实现自主创新,关键在于培养一 大批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 革的一个重大课题。实验教学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 高校实验室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基 础条件与保障,承担着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的多重功能,是学生实验实习、教师科学研究、企业项 目研发和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建设中十分 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建设水平标志着一所高校的人才 培养水平、学科发展高度、专业建设实力、社会认可程 度和办学层次。 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建设不是局限于单纯服务教学 的课程或专业实验室,就是单纯服务于科研的学科方向 实验室,两者始终处于分隔或独立建设的局面。在高校 扩招和专业扩张的背景下,如何让教学实验室服务于科 研和学科建设,让科研实验室服务于教学和创新型人才 培养,一直是各个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研究和探讨课 题 。本文以北京印刷学院实验室建设为例分别从学科 建设和创新实践两方面来探讨融教学实验、学科科研和 创新实践于一体的高校实验平台的建设。 1建设基于学科研究的大实验平台 北京印刷学院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全日制 普通高等学校,建校30多年以来,从只有2个本科专业 已发展为研究生、本科和专科三个层次的办学格局,本 科专业达到20多个。9个教学实验中心下设的50多个 实验室服务于全校5000多名学生的教学、科研活动,实 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上亿元。 由于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快速增长,新建本科专业 和新建研究生硕士点数量增长快,教学科研实验室一直 处于快速建设期。 “十五”到“十一五”期间,几乎每 年都为新专业或硕士点新设立实验室,实验室建设始终 紧跟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进程。但是,快速发展也带来了 一些问题:全校的实验室布局较为杂乱,分布分散,运 教学研究专题 行管理困难;实验室面积偏小,环境陈旧,实践教学条 件难以满足需求;实验室功能重叠,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的利用率不高,无法有效服务于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建 设缺乏长期规划,管理壁垒严重,孤岛效应日显,管理 效率低下。 1.1以学科建设指导科研实验室的建设 学校‘‘十二五”建设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15 年,为把学校建成数字化印刷包装、出版传播、艺术设 计等学科专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工、文、管、艺等多 学科协调发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国际知名传媒类大学 奠定坚实基础,到2020年,基本实现从教学型向教学研 究型大学的转变,把学校初步建成国际知名、有特色、 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传媒类大学。 为实现学校“十二五”建设规划目标,如何基于 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并按照学 科实验大平台的设想继续进行实验室建设,从而有力 地支撑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提供保证,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实验室建设的基本 主线。 1.2北京印刷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现状 北京印刷学院是我国较早在印刷、出版领域开展研 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目前已形成了相互交又、互相支 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进 一步加强传媒技术、传媒文化、传媒艺术、传媒管理等 优势学科群建设,使以印刷包装为特色的工科学科群、 以出版传媒为特色的文科学科群、以艺术设计为特色的 艺术学科群的综合实力建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学校现 有传播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设计艺 术学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还有机械电子工程和企业管 理校级重点学科 。 其中,设计艺术学学科2010年5月被批准成为北京 市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主要瞄准新媒体艺术、动漫、印 刷、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培养所需人才。目前设有新媒 体设计艺术研究与应用、印刷设计艺术研究与应用、设 计艺术理论研究三个研究方向,主要依托数字媒体艺术 研究中心及多媒体、网络艺术设计实验室、数字影像实 验室、平面艺术设计实验室、动画艺术实验室、造型艺 术实验室、美学研究所等机构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传播学学科2002年被批准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 54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科,在我国各传播学学科点中以出版传播研究特色著 称。目前设有出版理论研究、出版产业研究、数字传 播、广告学四个主要研究和培养方向,依托北京出版产 业与文化研究基地,设有出版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编辑 资料研究中心、期刊研究所、创意经济研究所等研究机 构,配置了数字出版系统、音视频采集系统、信息处理 系统等设备,收藏有丰富的出版传播专业文献资料,是 目前国内拥有出版传播学类研究资料最为集中和齐全的 学术单位之一。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2002年被批准成为北京市重点 建设学科,设有数字图像处理、信号检测与处理、数字 资产管理三个研究方向。目前拥有北京市级印刷工程综 合训练中心和信号与信息处理校级重点实验室,配备有 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实验平台,仪器设备总价值达到 3900多万元。主要以印刷出版等传媒领域中数字图像处 理、图文信息处理与色彩管理、信号检测、信号传输与 控制、数字资产及数字内容的存储管理与检索服务等理 论与技术为研究内容。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2008年初被批准成为北京市重 点建设学科,目前设有等离子体物理与材料、信息记录 材料与技术、印刷材料与技术和环保包装材料与技术四 个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依托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北京市 重点实验室和印刷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 分析测试仪器、实验环境和条件。主要以信息记录材 料、有机电子材料、印刷电子、阻透膜、呈色/显色材 料、可降角翠/环保印刷和包装材料等功能材料和技术为 研究内容。 学校专业建设情况与学科对应关系见表l。 表1北京印刷学院本科专业分布表(2010年底数据) Tab.1 Distribution of undergraduate specialtie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12年第4期(第4卷) 续表1 20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 1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1 管理学(4)工商管理类 110202市场营销 22 110204财务管理 23 公共管理类 1 10310S文化产业管理 合计 4 10 23 1.3从学科建设大局出发整合和建设学科研究实验平台 北京印刷学院的本科专业已有23个,涉及10个二 级学科。以往实验室建设的思路局限于专业建设,更多 的是从专业课程、专业实践教学需求出发,为某个专业 单独设置若干实验室,仅仅服务于某几门课程或专业的 教学需求。仪器设备的配置也仅仅考虑专业学生的数 量,大多按照本科教学的中低档配置。实验室建立往往 匆匆上马,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实验室的布局分散、杂 乱。同时,各实验室分隔管理,效率低下。 实际上,如果学科建设水平高,在科学研究上就会 取得有特色和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师资队伍建设上就 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队伍,研究基地建设就会有一流的 实验室,办好相应的专业就具备了充分条件,本科生的 培养质量也就有了可靠保证。因此,学科是专业的支 撑,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 科研基地(研究型实验室)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 件,研究型实验室不仅是学科水平的标志,而且也是学 校对外交流的窗口,更是学校吸引、凝聚优秀人才的重 要根据地。学校要成为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拥有高水平 的研究基地和大师。所以,实验室建设必须要转变观 念,改变以往的按专业、纯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思路,要 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推进研究型实验室的建设。尤其是 符合特色学科和学院重点学科的实验室建设,需要打破 小而全和低水平的实验室重复建设。要重新整合原有的 赵志强:以学科建设和创新实践指导高校实验室建设 教学研究专题 55 各个专业实验室,对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功能、规 模、档次和管理进行重新规划,按照二级学科的类别, 思路,策划课程群的实验内容,按照知识验证性实验、 课程群综合性实验、专业设计性实验和跨专业的项目创 加大力度整合原有的专业实验室,建设跨专业的学科研 究实验平台,通过整合和建设几个具有一流实验空间和 设备仪器的高水平实验室,为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的科 学研究提供一流的实验基地。 新性实验的思路建设实验平台。如建设专业范围内的教 学实验中心,满足课程、专业教学的基础实验要求,使 实验内容更加丰富,打破原来单一的仅由单门课程知识 组成的实验,实现课程实验的交叉与综合。 建设跨专业的项目创新性实验室,打破原来仅限 2建设基于创新实践的创新实验大平台 于专业内的单一实验室,通过模拟研究项目实现学 2.1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的实验教学体系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般是根据教学计划的时间安 排,依实验指导书内容及操作规范进行实验,大部分实 验项目都是验证型实验。这种实验教学形式的问题是: ①由于实验教学时间有限,实验设备有限,学生以分组 形式进行实验,每位学生能够独立接触仪器设备的机会 和时间都比较少;②实验课内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创新 或更改实验过程或实验方式等的机会很少,学生基本是 根据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地操作,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可 能性很少;③实验项目往往只是对课程的某一个知识点 进行验证或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④全班或全专 业都是统一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千篇一律,学生抄袭 严重;⑤学生在课外时间基本上与实验或实验设备无 缘,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 式并不能真正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更不用说通过实验 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和创新能力。 以创新精神为目标取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 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构建与现代多样化教育 模式相适应、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趋势同步的专 业实验教学体系。在创新实验体系中,实验教学不再是 理论课程的附属,而是专业教学的特色所在,将几门课 程中的实验内容整合构成一套独立完整的实验体系,可 以发挥创新育人的主导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 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开拓学生的个性潜力、提升自主学习的动力、培 养专业实践的能力、激发创新活力。 2.2基于创新实践整合与建设创新实验平台 满足创新实践活动的实验室建设,必须转变实验室 建设的传统观念和思路,从根本上改变按照课程、专业 需求建设实验室的思路。按照实验教学体系的总体设计 科、专业实验的交叉,使学生获得与真实社会经济活 动相近的实战效果,得到真切的职业心理体验,强化 学生专业素质的训练效果,实现知识应用、能力培 养、素质提高的教育目标,提高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 建设与社会合作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将企业的实际 项目引入实验室,建立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的双导 师指导制,共同指导学生科研实验项目的实施。这种新 型实验教学模式将现代社会活动较为系统地融入大学实 践教学中,岗位角色、实验项目数量和学生参与的人数 都是随着项目规模和运作需求的变化而变动,是一个开 放、流动和随机的过程。项目的完成时间和质量评估都 是按照企业实际要求,实现与社会环境实际情况的一 致。由此,从根本上促进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 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化,促进学习者的自主 精神并口仓0新精神。 3结语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验室,科研与学科建设更是离 不开实验室。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高层次学科建设迫切需 要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平台。将传统教学实验室和科 研实验室整合为大型的实验平台,优化现有实验室资 源,淡化专业界限,结合科学研究和创新教育,构建学 科领域内的实验中心,创建融实践教学、学科科研和创 新实践于一体的实验平台,既可以承担教学任务,又可 以开展科学研究,使实验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科 研成果也能进一步增加。 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教学和科研相结 合、创新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实验平台建设,既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能给学校的科研工作注 56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2012年第4期(第4卷) [4]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重点学科[EB/OL] 入新的思想,对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具有深远 的意义。 2012—06 o6].http://gs.bigc.edu.cn/xkjs/bjszdxk.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mion Key Disci参考文献 [1] 徐志斌,马尚权.提高学科建设认识做好学科建设规划 [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1(1):7—10. XU Zhi—bin.MA Shang—quan.Understanding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Well Programming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p://gs plines ofBeOng[EB/OL].[2012—06—06] httbigc.edu.cn/xkjs/bjszdxk. [5] 赵秀萍.印刷工程本科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 建[J]_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2(4):67—69. ZHAO Xiu—ping.Construction on Experimentand Practice Better[J]_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2004,1(1):7—10. Teaching System for Printing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Specialty[J].China riPnting and Packaging Study,2010,2 (4):67—69. [2】 侯慧君.增强大学创新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J]_中国高 等教育,2007,(增刊):30—33. HOU Hui-jun.Improving the Eficifency and Target of In— 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J]_China Higher Education, 2007,(z1):30—33. 主要作者 [3] 陈孝云,林金春,魏起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型实验室 的建设与管理【J】.农业与技术,2008,(3):180—182. CHEN Xiao—yun,LIN Jin—chun,WEI Qi—hua.Lab Man— agement and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 赵从A学19s5志事管9oc.强包理iaH装工te( 1作印pg9ro5刷。t9 fea年技s mo术一ar s与)ZteHr,应 Ad硕用Oeg 士研rZeh,究i.—副qH,iae教以n gm授及,ai实bn;oly践主r ne要教in— gaged in 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packaging and printing,as well as the management of practical education. E—mail:zhaozhiqiang@bigc.edu.cn Integration[J]_Agriculture&Technology,2008,(3): 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