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当好小小采购员 教学内容 教学反当好小小采购员 思: 教学目标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电教设备或购物挂图,印制好购物计划表。 2、学生准备: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一次买菜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一定去过超市购物或者去过菜场买菜,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购买过什么东西,并说说你的经历和体会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二、购物要有计划 1、电脑显示“小苏科去超市买东西” 问:小苏科带上30元钱就去超市,你们说他能很好地完成妈妈交给的采购任务吗? 2、小组讨论, 完成填表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三、购买的食品要新鲜 1、讨论: 怎样才能购买到新鲜、卫生、价廉物美的食物原料? 要注意什么? 2、继续看电脑显示 四、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厨房中的小窍门 教学内容 教学反厨房中的小窍门 思: 教学目标 1、激发活动兴趣,引导学生们关注生活小窍门,并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麻烦提出他们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拟订活动方案。 2、开展搜集资料、调查采访、观察记录等一系列寻找小窍门探究活动。 3、展示、分享各组的研究成果,说明并汇报自己实践中的体验。教学重难点 能够亲手去处理平常束手无策的事情。 教学准备 教师要查阅关于厨房中的小窍门资料,对厨房中的小窍门有一些了解和认识。 教学过程 一、交流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厨房中有哪些常见的小窍门。 二、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可以互相交流。选取代表在全班内交流。 三、教师补充内容: 1、洗铁锅:铁锅炒菜比较好,但容易生锈.办法是:最后一道菜煮好之后,立即洗锅.稍微把锅里的水甩去,重新放到灶上.锅和灶的余热会把锅里的水蒸发干净.锅就不会生锈了. 2、烫着了怎么办? 在家里种一盆中华芦荟,一旦被烫立即扯下一张叶子,剥去其外皮,然后不停地擦拭被烫处,直到无烧灼感为止。小窍门:将粉丝点燃,正常粉丝燃烧时应有黑色的炭,并且粉丝有多长炭就应该有多长,而毒粉丝燃烧时没有炭残留,而且还会伴随很大的声响。 小窍门:炸馒头片时,先将馒头片在冷水里浸一下,然后再入锅炸,这样炸好的馒头片焦黄酥脆,既好吃又省油。 小窍门:竹笋越新鲜吃起来口感越好要想竹笋保鲜,可以在竹笋切面上涂抹一些食盐,然后将它放入冰箱中冷藏,就可使其吃起来鲜嫩爽口。 小窍门:用大号针头的废旧注射器,把胶水或其他无色、无腐蚀、流动性较好的粘合剂,均匀适量注入西服的气泡处,再熨干、熨平,西服会挺括如初。 小窍门:厨房地面油污多,不易擦净。擦地前可用热水将油污的地面湿润,使污迹软化,然后给拖把上倒一些醋,再拖地,就能去除地面上的油污。 小窍门:衣领及袖口上的污垢,用一般的肥皂很难洗净,可以用洗发水涂于污迹处,再用刷子刷,或将剃须膏涂在污垢处,几分钟后再洗,效果会更好。 小窍门:如何去竹笋涩味将竹笋连皮放入淘米水中,放一个去籽红辣椒,用温火煮好后熄火,让它自然冷却,再取出来用水冲洗,涩味就没了。 小窍门:葡萄酒保存方法正确可维持其美味芳香先将酒存在具有隔热、隔光效果的纸箱内,再置于阴凉通风且温度变化不大的地方,可长时间保存。 四、学生们交流本次活动课后的收获。 五、把所学的窍门带回家教给父母,把实践后的体会写出来。 第四课时:凉拌黄瓜 教学内容 学做家常菜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学习制作凉拌黄瓜 教学重难点 学习制作凉拌黄瓜 教学准备 菜刀、灯板、黄瓜、蒜泥、盘子、碗、调味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你吃过凉拌菜吗? 你觉得味道怎样? 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二、总结做法: 1、凉拌黄瓜属于哪一类? 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吗? (学生讨论制作方法) 2、请同学示范切黄瓜 3、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 三、学生动手操作 各小组分工合作, 教师巡视。 四、评比 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做凉拌黄瓜,回家以后,我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另外的凉拌菜, 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 六、布置作业 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学做家常菜。 第五课时:尝尝我的手艺 教学内容 学做什锦菜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学习制作什锦菜 教学重难点 什锦菜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1、原料:芹菜、藕、胡萝卜、花菜、香干、面筋、蘑菇等 2、调料:盐、白糖、味精、麻油、食油 3、厨房用品:菜刀、灯板 4、教师课前制作好一盘什锦菜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菜请同学品尝。 提问:好吃吗? 你知道这菜名吗? 出示课题:学做什锦菜 二、看看学学 1、介绍做什锦菜的原料、调料。 (同时出示,帮助学生认识) 2、介绍制作方法。 3、将有关的蔬菜出示。 4、让学生说说这些菜要切成什么形状? (学生说教师提示并操作) 5、把这些蔬菜分别放在开水里烫一遍,捞出沥干。 6、在炒菜锅里倒入适量的食油,烧热,把以上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翻炒一会。 7、加入适量的食盐、白糖、味精等。 8、让学生说说制作的过程。 三、学生做做试试。 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品 同学间相互评品,得奖小组谈体会。 第六课时:学做家常菜 教学内容 学做家常菜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了解烹调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烹调原料,及洗涤炊具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烹调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回家也让大家向父母讨教了,谁来说说你掌握了些什么方法? 二、探讨烹调方法及基本要求 1、学生讨论 2、了解烹调及其操作的基本要求 3、指导学习常用烹调作料。 三、网络学习 1、浏览美食长廊网站 2、浏览中华饮食美食文化网 3、餐饮世界网站 四、学生谈体会 看了这么多美食文化,有什么想和同学交流的? 五、课后拓展,坚持学习做家常菜。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 教学内容 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G形夹、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泡桐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①小钢锯的调整使用 ②钉锤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④G形夹的使用 二、观看木制品的制作录像片。 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②泡桐③水曲柳④水杉⑤香樟 三、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 注意点介绍:①衣着 ②头发 ③工具摆放 ④空间 ⑤工具使用 ⑥纪律 四、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 第八课时:木蜻蜓 教学内容 制作木蜻蜓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真的观察蜻蜓细部,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制作木蜻蜓。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制作木蜻蜓 教学准备 电教课件 蜻蜓标本、图片、有关作品,各色彩纸、剪刀、胶水、橡皮尼、彩笔 教学过程 一、 谜语导入: 1、(请大家看屏幕出示课件) (1) 身体细细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 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 (2) 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 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 二、讲授新课 1、你都知道有关蜻蜓的那些知识?(包括生活习性、环境等) 蜻蜓姑娘是美丽的,你觉得它美在那? 2、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把你了解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三、欣赏图片 1、欣赏蜻蜓图片 2、欣赏了图片,大家能把蜻蜓的美丽,说的再详细些吗。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教师介绍对称对蜻蜓的飞翔很重要。 3、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书中小朋友的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蜻蜓的。 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小结。小朋友用线条表现了蜻蜓的身体和翅膀,画的很详细,表现了蜻蜓的动态。 4、大家想不想制作木蜻蜓。 四、出示作业要求: 五、学生合作制作 六、展示作品 第九课时:制作飞机模型 教学内容 制作飞机模型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飞机模型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2、通过对飞机模型的制作,让学生经历观察、抽象、比较、动手操作与交流等活动体验,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熟练掌握制作飞机模型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飞机模型等) 学生:直尺、铅笔、美工刀、锯子、砂纸、泡桐木片、桐木条、乳胶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了解了哪些东西? (形状,结构……) 师:谁能来试着说说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学生交流 二、教师介绍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绍连接木料的常用方法 1.制作流程:先设计后制作 2.连接木料常用方法: ① 胶合 ② 钉钉 ③ 榫接 三、制作飞机模型 师:下面,我们就自己来制作一架 飞机模型。 师:做飞机模型需分几步完成? 学生小组交流 锯割时,怎样固定木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学生在纸上画好草图 学生动手制作 注意:使用木工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师从旁指导。 在飞机模型制作结束后,教师出示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交流: 1.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你是如何解决困难的? 3.通过制作飞机模型,你又有了什么心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或点评。在学生讨论交流结束之后,组织学生按照刚才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四、成果展评 成品展示,学生自己拿着作品向大家介绍。大家给与评价,提出优点与不足。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课时:模仿制作尺子 教学内容 模仿制作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木工制品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作品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 3、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飞机模型等) 学生:直尺、铅笔、美工刀、锯子、砂纸、泡桐木片、桐木条、乳胶等。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了解了哪些东西? (形状,结构……) 师:谁能来试着说说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学生交流 2、教师介绍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绍连接木料的常用方法。 制作流程:先设计后制作 连接木料常用方法: ①胶合 ②钉钉 ③榫接 3、制作角尺。 师:下面,我们就自己来制作一把角尺。 师:做角尺需分几步完成? 学生交流 学生在纸上画好草图 学生动手制作 教师从旁指导。 第十一课时:礼品盒 教学内容 设计制作礼品盒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按物品尺寸制作相应大小的纸盒,并用彩色包装纸进行装饰,对物品进行美化包装。 2、培养学生装饰礼品的兴趣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按物品尺寸制作礼品包装盒。 2、难点:纸盒的作图设计。 教学准备 一张20cm×30cm规格的厚纸、相同规格的印花包装纸,双面胶带,约50cm长的彩带,一条,小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将收集到的各式礼品包装盒逐一展示,让学生感到礼品包装的作用,让物品显得美观、雅致、高档,激发学生对礼品装饰的兴趣。 二、学生自学课文,理解掌握礼品包装的主要程序: 1、量出物品的长、宽、高; 2、在厚纸上画出纸盒的设计图(纸盒的长、宽、高要比物品的长、宽、高增加0.5cm左 右); 3、按图裁剪粘贴成纸盒。 三、让同学们谈谈日常观察大的礼品其他的装饰方法,并讨论圆柱形,多边形礼品盒的设计图和装饰方案 四、装饰。 选择漂亮的彩色纸把纸盒包起来。 根据自己的想法有创新的进行包装。 第十二课时:刮鳞器 教学内容 刮鳞器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木工工具制作刮鳞器。 2.经历制作刮鳞器的过程,掌握工具正确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勇于创新、服务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刮鳞器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钉牢瓶盖、背钉的处理。 教学准备 教具:制好的刮鳞器、瓶盖、铁钉、木条、小锤子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人们常说喜欢吃鱼的人聪明,可是去除鱼鳞却是一件叫人头疼的事。今天我们就想办法设计制作一个刮鳞器?(出示课题) 二、观察分析,设计思考 在家里,父母在做鱼之前,都是怎么去掉鱼鳞的?你还见过或知道哪些去掉鱼鳞的方法? 为什么剪刀或水果刀能够刮鱼鳞,(有刃、锋利)但是它使用起来不方便也不安全。能用什么材料制作一个专门刮鱼鳞的工具呢? 把易拉罐剪开一个斜面,也很锋利,可是一刮怎么样?(变形了)材料太软了,怎么办? 尝试了很多材料,最后发现啤酒瓶盖不错,材料本身够硬,外沿也够锋利,而且还好找。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瓶盖,拿起来在木条上刮一刮,感觉一下,怎么样?(瓶盖太小了,拿不住,也不容易用力) 观察一下桌子上的材料,根据我们现有资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瓶盖钉到木条上) 思考:应该钉几个瓶盖合适呢?为什么?瓶盖应钉制在木条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瓶盖应尽量分开一些,这样不残留鱼鳞,清理方便。 思考:要把瓶盖钉牢最少钉几枚钉子?铁钉为什么要左右钉,而不上下钉?(每个瓶盖内钉两枚铁钉;左右钉比上下钉使瓶盖更稳固) 三、 汇报交流,完善设计 刮鳞器的设计思路已经非常清楚了,那下面小组同学一起,根据现有的材料,根据在生活中的实际需求,用木工铅笔在木料上设计出 自己想要的刮鳞器。(开始) 学生进行设计;汇报交流;学生互评;完善设计。 四、尝试制作,指导纠正 现在,同学们肯定非常想动手制作了,但是有个问题,比较钉子的长度以及木条的厚度,想想如果我们现在就钉,会出现什么情况?(钉子长于木条厚度,钉到底时会钉入桌面) 大家动脑筋,根据我们现有的材料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一个同学钉时垫上另一个同学的木条;使钉钉儿的位置悬空) 钉钉子需要用锤子,示范锤子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锤子时注意不要砸到手,砸到桌面,摆动时不要伤到自己和周围同学。 下面,每组同学尝试在瓶盖上钉一个钉子,钉完后坐好。 学生钉完一个瓶盖,让大家先停下来,让学生说说钉瓶盖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利用我们现有的材料和资源能否解决?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解决办法给予表扬鼓励。 教师引导:把过长的钉尖砸倒叫做背钉,怎样背钉才能使其更牢固?(弯、垫、砸) 教师总结、提升经验。(放录像) 五、动手实践,掌握方法 在制作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帮助。 学生完成刮鳞器的制作。 六、展示评价,拓展提升 小组评议选出优秀作品展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改进。 评选标准:设计新颖;瓶盖摆放位置合适;钉钉儿正;背钉牢。 小问题包含大道理,掌握了科学知识,就能使废弃物品产生新的价值!也就是“变废为宝”,希望同学们家里再吃鱼的时候,我们制作的刮鳞器能够派上用场,希望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把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利用起来,服务我们的生活。 五、板书设计 刮鳞器的设计与制作 设计:瓶盖―个数 位置 铁钉―个数 定位 制作:打孔 钉制 背钉 第十三课时:笔筒 教学内容 笔筒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道笔筒的历史和文化,利用塑料瓶做笔筒,提醒学生共同关注塑料瓶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 2、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废弃塑料瓶制作、装饰笔筒。 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准备 教师:示范作品及材料、笔筒实物或课件。 学生:塑料空瓶、彩色纸、双面胶、剪刀、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 激趣示范,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有些同学平时有个不好的习惯,每次写完字总是把笔随意放在桌子上,次数多了,你看老师的桌子上就像这样子(指着讲台桌)好多乱七八糟的笔,你觉得这样好吗?(不好)那哪位小朋友愿意出个好点子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把老师的笔整理好? 2、(出示笔筒)师边讲解边制作。 3、出示课题:做笔筒。 二、 欣赏了解,谈谈笔筒。 1、让学生说说家里的笔筒。 2、师边出示笔筒,边简介笔筒历史。 3、请学生说说老师桌上的笔筒,最喜欢哪一只,为什么? 三、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 讨论分工,合作创作。 1、指一个小组来说分工。 2、学生制作笔筒,教师巡回指导。 五、 展示成果,学生评价。 1、小组长把做好的笔筒摆在讲台上。 2、自评、互评。 六、 课堂总结,课外拓展。 1、成果处理。 2、课外拓展。 第十四课时:时钟 教学内容 时钟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钟的各个组成部分; 2、利用提供的机芯,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钟面,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时钟。 教学重难点 利用提供的机芯,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钟面,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时钟。 教学准备 自带所需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认一认: 1、平时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钟面。(PPT钟面) 时钟是计时工具。钟的制作可以以木盒的制作技法为基础,设计制作成台钟、挂钟或其他认为好看的钟型。 2、时钟的组成部分:一般由钟体、钟面和钟的机芯三部分组成。(出示各部分) 读一读知识窗,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二、做一做: 1、想一想,如果钟的机芯是现成的,你自己能不能设计钟体和钟面,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时钟呢? 2、写一写,写出自己的制作计划。 3、做一做(PPT播放制作过程及要领) ①做钟体 ②做钟面。 A画钟面。根据自己的喜爱,可模仿,也可创造。可利用圆规画出圆形,再在圆形基础上进行添加装饰,或加卡通人物,或加花卉图案等。 B定钟的机芯轴位置,画十字线。在圆心的位置标出。 C标出各钟点的位置。可通过三角板,在十字线的四个顶点,先标出12、9、6、3的位置。然后再通过量角器,分别在30度、60度、120度、150度的位置标出1、2、10、11的位置,通过圆心画直线,再标出4、5、7、8的位置。 ③打孔――先在钟面十字线的交点处打孔,可通过电钻打孔(由 教师操作)。 ④将钟的机芯的轴穿过钟体,钟面上的孔用螺丝母固定。 ⑤将三针对准钟面上的12,依次在钟的机芯轴上压上时针、分针、秒针。 ⑥在钟的机芯电池盒内放入电池,钟面三针便走动起来了。 三、评一评 四、拓一拓 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还可以制作成什么样式的时钟? 教学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