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呼风唤雨[1]1

呼风唤雨[1]1

来源:吉趣旅游网
一、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重点理解“呼风唤雨”】 (一)引出课题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走进第八单元,学习一篇有关科技类的课文,一起去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二)教师示范,读出效果 1、齐读课题 请大家齐读课题

听老师怎么读的?(教师范读) 2、教师范读

听老师读,看看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教师范读)(老师把“呼风唤雨”读的声音大,重读了:呼风唤雨)对老师强调的是?——生接答“呼风唤雨”。读出了与以往的世纪不同!

3、 再读,读出效果。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觉。 (三)“呼风唤雨”解析。 1)质疑

同学们,一提到呼风唤雨,你就会想到谁呀?(龙王、孙悟空、哪吒)他们有什么本领吗?刚才大家提到的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神仙)2)小结

对!他们都是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他们法力无边,能上天、入地,既能呼风,又能唤雨。 3)揭题

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吗?(20世纪) 4)出示中心句。

对!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来读!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5)过渡:那么20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呢?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下面我们一同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合作,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明确要求,小组自学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

2)下面,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注意听,有两点要求: 点击屏幕:出示白屏

①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② 小组内合作读词语卡片,如有读错的字音,请互相纠正。 2、出示词句,检查预习

【目标:句中识字,读准字音、读好难读的句子。借助图片感悟农耕社会】

1)请看大屏幕,老师来抽查一个词语,这个词语谁会读?(指名3人,齐读)很好!

屏幕出示:(红色生字注音,但是生字不变红) 改观 程度 依赖 幻想

联系 原子核 哲学家 腾云驾雾 农耕社会 潜入深海 程控电话 远洋船舶 归根到底

1)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句子,哪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来读? 屏幕出示:

1、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lài gēng

2、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地农耕社会。 点击出示:

1、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lài gēng 2、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地农耕社会。 预设一:假如学生读对了,老师肯定、表扬。这句话这里很容易读不好!最难读的就是这里,这位同学读的停顿很正确。(齐读) 预设二:假如第一位学生读错了,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句子,你会读了吗?注意上百万年要连起来。

3)第二句,哪个小组来汇报? ① 这一小组的同学读的真准确!同学们,依赖的“赖”和农耕社会的“耕“是本课的两个生字。那什么是农耕社会呢?请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农耕社会和图

②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吗?(落后、贫穷、辛苦、

艰辛)

小结:是呀,在农耕社会,人们就是这样,使用简单的农具,以耕地为生,

① 过着落后原始的生活。 ② 认识“耕”字。

“耕”是个生字,左边这个字读“ lěi ”,是古时候的一种农具,左边的“井”表示纵横交错的田地。耕就是“耕作”的意思。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耒字的捺变成点。

① 书空“耕”字。同学们,拿出右手来,我们一起书空,写这个字。

三、自主发现,重点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找出句子,抓住重点词语谈出20世纪为什么能呼风唤雨,了解举例子的表达方法】 (一)一读设问句。

过渡:同学们,文章中除了这些长句子外,还有一个这样的句子,很特别,是以前我们没有学过的。请看! 屏幕出示: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1、提问:

同学们,读一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小结:

大家看,这四个句子,一问一答,自问自答,这种句式叫设问句。(板书:设问句) 设问句强调的是答案。 3、,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 (二)提出问题,引导体会 1、引出问题

同学们,再来看句话(手指字条),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出20世纪能呼风唤雨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来,然后小组交流,谈谈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

咱们先来交流一下,你都画了哪些句子?哪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来汇报?

这是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还有吗?第五自然段有吗?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3、重点引导

【目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变化大、成就多。提示学生体会“发现”和“发明”区别。】 1)我们来看大屏幕,同学们画的就是这些句子。我们一同先来关注这个句子。 屏幕出示: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

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教师示范,教方法,引导学生谈体会 ① 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一:如果学生完整表达,教师表扬,提炼方法。这位同学抓住了重点词语就体会出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数量很多。 预设二:如果学生不会谈,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谈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示范一个或者让其他同学帮助。(上百万年的总和:教师示范)再联系20世纪(变化快、变化大、数量多)

② 同学们,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那“发现”和“发明”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也举个例子说说? 4、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从句子中抓住了“大大改观”和“上百万年的总和”“奇迹般的、出乎意料“这些关键词。我们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体会出了20世纪科技成就的变化大、数量多和速度快。20世纪的这些发现和发明让我们感到惊喜,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威力。 5、小组交流

下面,各小组同学能不能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句谈出自己的理解呢?本小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A、忽如一夜(变化快、速度快)千树万树(指20世纪的发现发明数量多)

B、纷纷(变化多、快)

C、一个又一个(变化多、速度快) 6、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运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点击:重点词语变红)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人类在20世纪一百年的历史中,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数量之多。传说中,只有神仙能办到的事,如今我们人类都一一实现了。 7、齐读句子

下面,咱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放开声音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屏幕出示:

◆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来形容。

◆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8、了解举例子

刚才,有些同学提到了第四自然段的一部分,(出示)现在咱们一起关注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第四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0世纪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对,我们联系了前文就

找到了答案,大家会学习。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是20世纪的发现、发明?(同学们,真了不起!既能区分,又会运用) 屏幕出示: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9、学生举例

同学们,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仅仅是这些吗?你还知道20世纪有哪些

发现和发明,哪个小组的同学把收集到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2-3人) 10、教师举例

同学们,20世纪的科技成就真是不计其数,老师也找了一些想与大家分享。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世纪的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吧! 屏幕出示: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寻找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例子) 11、训练表达

同学们,20世纪的科学技术获得的成就说也说不完,现在,大家能把自己知道的,或者利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资料,用这样的句式说给大家听吗?(点击:屏幕出示)可以小声在小组内练习一下,说话时注意用词准确。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 屏幕出示:

维生素 青霉素 X射线 克隆技术 空 调 电冰箱 电视机 洗衣机 手 机 电 脑 因特网 程控电话 汽 车 飞 机 高速火车 磁悬浮列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卫星上天 太空飞行 20世纪,人类 (有了) , 从此 。

预设1、20世纪,人类发现了青霉素、维生素、X射线,从此远离了疾病的困扰。

预设2:20世纪,人类发明了有声电影,从此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无限精彩。

预设3:20世纪,人类发明了电灯,从此全世界的人们不用在黑暗中摸索,我们的生活变得无限光明。(

预设4:20世纪,人类有了汽车、火车、飞机,从此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这四个,教师首选,做到心中有数)

预设5:20世纪,人类有了电风扇、空调、烤火炉、从此把春天搬回了家。

预设6:20世纪,人类发明了克隆技术,从此使20世纪人类的最后神话开始走向破灭。 12、小结

同学们,20世纪的科学技术获得的成就说也说不完,作者不可

能一一列举,只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说明,这种方法叫做“举例子”。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是运用的这种方法来写的。(板书:举例子) 13、指导朗读

同学们,面对这么多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你想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自豪、骄傲、激动、高兴、惊喜万分)老师有个建议。我们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出自己的感情,还要借助这连续的四个动词读出起伏和节奏。请把书放下,看大屏幕,注意看老师的手势!(不出效果,马上叫停,教师立刻范读) 屏幕出示: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4、二读设问句 1)接续:

20世纪有那么多的发明和发现,过去只有神仙能办到的事,如今(点击出示,教师读问句) 2)第二次出示设问句: ① 小结

同学们,再看这几句话,你的心情怎样?(骄傲、自豪、激动)对!这也是作者借这样的设问来表达的情感。

② 男女生合作读

现在,请女生读问句,男生来回答。要读出作者表达的骄傲、自豪、兴奋、激动的感情。男生注意:设问句强调的是答案,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开始!

四、师生合作,感悟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弹出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作比较的写法,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1、过渡:

同学们,刚才,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靠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那么它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课文中有一个字出现了多次!就是它?(一起读!) 屏幕出示: 变

2、提出要求

作者借这个字写出了20世纪科技带给人类生活的变化。请拿出笔快速在书上标出带“变”的句子。 3、屏幕出示: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

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 那么作者连续五次使用“变”这个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各小组同学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

( 科技改变生活;幻想变成现实;星球变成“地球村”;科学创造神话、生活、奇迹)

2) 同学们,你对“地球村”是怎么理解的呢?联系前文来谈谈。 屏幕出示:

目标:【A、距离拉近了;B、速度变快了;C、交流沟通方便快捷了】 3)是科学使人类( )。 预设一:能呼风唤雨

预设二:的地球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 预设三:的幻想纷纷变成现实

预设四: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 预设五:的生活无限精彩 1、 师生合作朗读。

下面,就用我们的朗读再次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吧!同学们,注意看屏幕上的句子,咱们师生合作。老师先描述,大家接上读,注意看我的手势。咱们先来小声试一句。很好,下面我们带上感情,开始!

引读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一直依赖自然的靠天吃饭。是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引读2:上百万年前,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如今,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引读3:从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到今天,是科学技术

◆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4、总结

同学们,课文中,作者运用一次次的”变“,在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威力和神奇。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巨变的呢?(作比较) (板书: 幻想 现实)同学们,祖先的幻想,今天的现实! 多么强烈的对比呀!(板书:作比较) 5、三读设问句

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科技带来的巨变。同学们,直接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句)这句话不仅是本文的总起句,同时也是中心句,这也正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

四、发散思维,情感升华

1、同学们,文章学完了,大家看!根据你学习后的理解,能不能把“呼风唤雨“换个词来说说? 2、出示字条: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如果这样,你会说吗?出示字条:

20世纪既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又是( )。 五、总结全文,介绍作者 1、总结全文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题目,呼风唤雨不仅写出了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赞叹了科学神奇力量,更包含着作者对人类的赞美之情! 2、介绍作者

文章学完了,大家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点击,出示照片、资料)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我们来一同了解一下路爷爷,去听听他给我们说的话吧!

3、放录音,播放文字图片资料。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问句

人 类 幻想 科 学 现实

作比较 举例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