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下数学教案-混合运算_苏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混合运算_苏教版

来源:吉趣旅游网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两个乘法(或除法)与加法(或减法)混合运算同时进行脱式的运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王老师为学校棋类兴趣小组购买象棋和围棋(出示例图),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生答)要知道王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象棋和围棋分别需要多少钱) 二、自主探究

1、提问:你能替王老师算一算吗? 2、学生计算解答。

3、交流: (1)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方法一: 12×3 + 15×4 方法二:12×3 + 15×4 =

36

+

15×4 = 36 + 60

=

36

+

60 = 96(元)

= 96(元)

(2)联系实际问题,分别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乘法? 4、比较:哪种方法简单?为什么?哪一步可以省略?

5、小结:这道题里有两个乘法和一个加法,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三、活动尝试

1 / 7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1、 出示“试一试”:150+120÷6×5 2、 学生完成计算。

3、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提问:联系例题和试一试的计算方法说一说“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第3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错在名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4、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 四、总结质疑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布置作业: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流程:

2 / 7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一、创设情境 谈话: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说说在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怎样算吗?(生答)那么,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个问题。 揭示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计算300-(120+25×4),说说:这道题有什么样的特征? 2、先计算,并指名一人板演;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4、在班内汇报交流算法;

5、小结: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计算,指名2人板演;

(2)指名板演学生说一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任选其中一组进行计算,想想:这一组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 (2)分别比较两组题,说一说:各组中的3道题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指出:在含有小括号的两步与三步混合运算中,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

(1)分别先了解清楚题目中告诉我们的信息;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3)汇报交流解题的思路; (4)学生口答列式。 四、总结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3 / 7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生答)在进行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答) 指出: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中的计算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看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学生计算,指名一人板演。 (3)指名板演学生说说想法,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1)看图,说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理解“边长4分米的方砖”:为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 (3)小组讨论:怎样求“需要多少块方砖”?

(4)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要求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先要求出铺地的总面积和所用的每块方砖的面积。 (5)完成计算,指名板演。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1)轻声读题,学生完成,指名板演。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 / 7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1)理解该统计表,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明确题意。

(2)师解释一下“2月份共生产22天”的含义,使学生明白:2月份的生产天数与实际天数不是一回事。

(3)分别计算前两个问题(用计算器计算),然后交流这两题的解题思路,进一步理解相关的运算顺序。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再根据所提的问题列式计算) 五、总结质疑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你们瞧!学校兴趣小组正在开展活动呢,你们知道有哪几个小组在活动吗?(生答:航模组、合唱组和美术组)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相关小组的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二、自主探究

1、提问:求“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呢? 2、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用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3、汇报交流,同时指名学生说说想法: 方法一: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 ( 8 + 6 )× 2 = 14 × 2

5 / 7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 28(人) 84 ÷ 28 =3

方法二:列成综合算式84 ÷( 8 + 6 )× 2

用方法二的学生,要让他们按运算顺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 4、设疑:84 ÷( 8 + 6 )× 2这个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矛盾吗?(学生自由发言)

5、说明: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就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这里光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84 ÷[( 8 + 6 )× 2 ])像这样的括号就是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

6、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7、提问: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 8、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尝试进行计算,师巡视指导。 9、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0、引导学生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任选一组进行计算,然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整理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整理,使学生对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相对完整的、清晰的认识。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看图了解信息,然后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四、应用拓展

阅读“你知道吗?”

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再通过交流使他们了解“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发明的大体历史,以及各种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使用规定。 五、总结质疑

6 / 7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回忆一下: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要怎样计算?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