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会写作
——同心县第二小学 丁霞
写作源于生活,生活由一系列活动组成。而活动作文,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构建起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的同时,轻松、愉快地完成写作训练的一种开放性的作文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加深体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一、 开发活动资源,让情趣素材打动学生心灵。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道出了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作文是需要激情的,许多学生因为没有激情,没有体验,没有生活,没有材料,写作时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生活和活动最能激发情趣,诱发灵感的产生。
把孩子们带入室外,在玩耍中积累素材。
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做游戏。爱活动、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把学习变成游戏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主参与,让他们在玩中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动作、语言,之后,让学生谈玩的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在轻松作文中提高表达能力。为此,老师要有意创设丰富多彩的“玩法”,把作文就是玩的理念播种进每个孩子的心间,让孩子
们感觉到作前、作中、作后都趣味无穷。痛痛快快的玩了,有感觉了、有体验了,再加上教师的巧妙点拨,学生的作文就有内容了。
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有了这位“最好的老师”,学生才有可能学得“最好”。所以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作文指导不越俎代庖,削弱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培养起学生浓厚、持久的作文兴趣。学生的天性是好动的,有时候有必要把学生的双手解放出来,把有趣有益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动手去玩、去做,动脑去想,才能在开心的活动中培养起浓厚的作文兴趣。
把课堂开设为赛场,让学生身心投入,去努力拼搏,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竞争能力,如钉钮扣比赛,掰手腕比赛,无不其乐融融,气氛热烈……;夹珠子比赛,先让学生比赛,比赛结束,让学生谈谈比赛中的感受,故事,体会。孩子们议论纷纷,畅谈无阻,把比赛的过程谈出来,借他们的兴奋,顺水推舟,讲比赛过程写下来。从比赛到说直到写,整个过程学生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思维集中、活跃,并随着兴趣的迁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跨入了作文之门,慢慢培养起对作文的浓厚兴趣。
采用多样的活动、游戏,让学生玩得开心,让学生乐写、愿写。
二、开展节日活动,在互动中倾诉真情。利用传统节日,及时组织活动,如,中秋节,老师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过中秋节。老师提前设计好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中,老师巧设情景,渲染节日气氛,激发学生情感。可以诵读关于中秋的传说和诗词,可以给同学赠送月饼,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观察尝月饼时的吃相,活动后让孩子们写真情作文。
三、上专题活动课,在熏染中积攒材料。为丰富学生生活,老师可以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活动,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开展一些专题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设计并开展“讲英雄故事”的主题活动。活动课是孩子们喜闻乐道的,可以不定期的设计一些活动课,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向综合实践活动情境中,让他们观察、体验、感受,让学生参与其中,去“真做”,有“真为”,见“真景”,生“真情”,进而生发真感受,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
因此,将作文教学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有激情,有感受,有材料。总之,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实际,观察分析周围的人和事物,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情趣,也能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味,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把游戏的观念引入作文教学,会带来很多的好处。
第一,学习环境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容易启发孩子们的潜能,触发他们的创造力。孩子们再也不害怕作文了。不但不害怕,反而喜欢带有游戏意味的作文课了。
第二,孩子们从此有了写作的内容,再不用挖空心思的去假、大、空的语言。
第三,游戏的本身还将带给他们许多的知识和文化。而这些看不见的文化知识,将给他们思维的扩展与深化,带来多大的好处,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的。
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鼻、口、手、五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合理想象,以达到提高学生
写作水平的目的。这种自由的写作完成了学生从素材到作文,从情感观点到作文的很好的练写,让学生当场生成的内容写作文,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