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灵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堤基底强夯处理

三灵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堤基底强夯处理

来源:吉趣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路基 三灵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堤基底强夯处理 周 虹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西安分院 陕西西安 710043) 摘要结合三是高速廿路工程实例.奎面卉绍用强夯法处理黄土状低渡限柑土地基的试验、设计、施工 厦 质量控制。 关键词精土湿陷强夯处理 1工程概况 2.1确定夯击能及夯击遍数 设计要求加固地基深度为6 m,按梅纳公式选择 最佳夯击能相应的锤重和落距。经计算采用2 250 kN・Eft的单击能量。 每点夯击初步定为13击~17击,以最后3击的平 三门峡至灵宝高速公路K155~K159段,位于黄河 二级阶地及黄土源过渡带。黄土冲沟发育,沟壑纵横 地形起伏较大,多陡坎。地基土层为浅黄色黄土状低 液限粉土。该地层厚度大(超过100 Il1),颗粒不均匀, 粗颗粒少,粉粒含量高,含少量钙质结核及蜗牛化石, 土质干燥松散,结构疏松,且大孔隙,强度低,基底允许 均夯沉量小于5 cm时击数为控制击数。第1遍夯击 主夯点,主夯点完工后.将夯坑推平。第2遍为夯点搭 接(一夯压半夯)的满夯,以加固地表松动层。满夯采 用1 000 kN・m的夯击能量,最后3击平均夯沉量小于 承载力120 kPa。具有自重湿陷性,湿陷等级Ⅱ级,湿 陷系数为0.019~0.135 5,自重湿陷系数为0.001 5~ 0 088,湿陷土层厚度一般为6~12 Ill,最小为4 m,最 大为l5 m。工程性质较差。 5 cm时击数为控制击数 2 2夯点布置 夯点中心间距为4 Eft,成正方形布置,共布置5 排,每排5点,共计25点 夯击面积400 m2。 2.3分遍夯击的间隔时间 分遍夯击的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 力的消散时间,针对湿陷性黄土状低液限粉土,孔隙水 2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强夯法加固非饱和土是基于动力压密概念,到目 前为止,强夯设计方法基本是半经验性的,还没有形成 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 因此,大面积 压力的峰值出现在夯完后的瞬间,消散时间仅为几分 钟且渗透性好,可不考虑间歇时间,故可连续夯击。 2 4夯锤 施工前,选择在K155+230~K155+250路基主线进行 试验性施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强夯技术的适用 性,然后选定合理的施工参数。 -o3 虹¨采用铸钢锤,锤的底面采用圆形,底面静压为30 kPa,锤重150 kN,锤底面积5 m2,直径2.523 m。 1,男.工 程专业 .毕业十两南交通大学路基工 2.5试夯区场地总平均夯沉量 是:第1 d在修筑完成的基床表层上任选l0个点进行 K3o值测试,为了避免在同一点重复施压带来测试的 误差,第3、7 d时的 l圳值测试分别在各个对应点附近 一定比例的细粒碱性矿粉成分,这些矿粉在压实后将 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级配碎石形成板结和 硬化:鉴于级配碎石压实层的板结特性,建议K]0值检 进行。除表5的测试数据外,28 d的K30值大多都已经 达到350 MPa/rn左右。28 d后的jl=30值基本不再增加。 表5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0值与测试时间对照 MP ̄'m 测以3 d较为适宜,同时应加强对压实层的早期养护。 通过此次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配比及施工工 艺的试验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能够满足 压实质量标准的配方设计和施工工艺 实践表明,只 要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和规范的技术要求,并结合当地 具体的工程和环境条件,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和大量的 室内外试验,完全可以优选出经济、合理的配比和相应 K 值随时问而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混合料中含有 的施工工艺。 铣逸标准设计RAILWA r STANDARD DESIGN 2002i5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路基 总平均夯沉量270 Crll。其中,第1遍207 cm,第2 遍63 CITI。 速。采用抚顺重型机械厂产的W一1001型150 kN履 带式起重机,该机适应场地能力强、移动方便。为_r使 2.6夯击过程分析 (1)夯沉量与夯击次数和夯击能的关系 从各点测量的夯沉量情况来看:总夯沉量随夯击 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夯击次数多,累计夯沉量大。单 击的夯沉量随击数的增加而减少。说明土层随夯击次 数的增加逐步加密 (2)夯点 外处的土体变形 夯锤自由脱钩安全方便,设计 自动脱钩装置,该脱钓 装置挂钩轻便,脱钩灵活。 3 1.3门型支架 由于起重机单臂起重能力有限,加之强夯工作时, 由于起重机臂起重时倾角较大,夯锤脱落后由于突然 卸载会引起重臂突然产生后倾,为增强其稳定性及增 加提升能力,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 3.1.4滑轮组 由于起重机起重能力较小,满负荷仅为150 kN,为 了达到所需的夯击能量,必颓增加起重量。为了解决 试夯区各点在夯击过程中,夯点周围不仅褴有隆 起,反而随夯坑一起沉陷,使夯坑口直径不同程度的增 大.形成一个以夯坑为中心的锅底形沉陷,同时周围出 现环状裂缝,缝宽2~5 mm 说明在夯击的过程中,所 产生的冲击能量,主要消耗在土体的竖向压缩变形上, 侧向挤出量不大 虽然深层加固较好,但夯问特别是 地表层需要认真处理。 这个问题,在门架的基础上,增设滑轮组:增加滑轮组 后,可使起吊能力达到250 kN以上。 3 2施工工艺 强夯施工工艺为:平整场地一测量放线、定位一第 一(3)当夯击达15击~l7击时,每击夯沉量显著减 小,为3~4 cm/击,可见l7击后夯沉量很小,据此,确 定地基处理采用单点夯击数为l7击:经测量地面没 有隆起现象,说明地基士在竖向得到充分压缩,同时对 设计夯间距也无需进行调整,满夯按1/2互压处理。 遍夯点一夯坑推平一二遍满夯一夯后检测。 3.3施工措施 (1)夯点的控制 夯点布置在测量场地,用石灰进 行夯点标识,在夯点上用石灰撒出夯锤底部轮廓线。 控制桩位偏差小于5 cm (2)夯坑推平 将夯坑推平后,用推土机碾压,便 2.7试夯区的检测试验结果 试验区自1999年11月5日开始施工,至11月8 于吊车来回行走。 (3)停夯控制原则 每个夯点的停夯标准按照设 计参数进行,同时,满足最后3击贯A度均小于5 C/Z|, 满夯的击数均为6击,贯人度也按最后3击均小于 5 cm控制,施工时同时达到双控标准,即可停夯。 4效果 (1)本次大面积强夯施工,选择的参数恰当,施工 日结束。检测从1999年l2月7日开始至l2月8日完 成,然后进行室内试验及资料分析。本次试验进行竖 井取样.室内常规土工试验,动力触探等项原位测试工 作。经测试平均承载力260 kPa,达到 设计提出的承 载力不小于180 kPa的要求;2 250 kN-I11能级可满足有 效影响深度内消除湿陷性的要求。本试验方案设计台 理,其参数可直接用于大面积施工。 3工程应用概况及关键技术 根据试验结果.高速公路的正式施工自2000年3 工艺控制台理,夯后效果理想,满足了设计要求。 (2)施工后,经多种方法检验,证明在需加固深度 内:土体压密,压缩性降低,均匀性改善,承载力提高。 (3)该工程大面积强夯施工检测表明,对湿陷性黄 月份开始至2000年5月结束。强夯施工面积2万 。 3、1施工设备选型、机具制作 3、1 1夯锤 夯锤是强夯施工时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在夯击 作业时,为减少夯击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以及拔锤通气 减少真空吸力.选用了锤底直径≠252.3 Clll,按其底面 形状.均匀设置直径30 ITIITI贯通排气孔的铸钢锤。 土状低液限粉土地基,强夯施工设计中计算有效加固 深度时,修正系数取0.35~0.45较为台适。 ~+一●●~ 一● +.¨●●1+●l ●●I●~ ●_ ●+’● 风火山隧道突破2OO成洞米大关 世界第一高隧——青藏铁路风且山隧道,3月25日已完成 200 14成洞米。风兜山隧道垒长1 338 nl,孰面海拔高度4 905 m.3、1、2起重机及自动脱钓装置 强夯的工艺特点是将夯锤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让其 自由下落,对地基进行夯打击实,这就要求起重机具有 要求的起重能力,稳定性能好,操作方便,就位准确迅 铁道标准设计RAI LklA Y STANDARD DESIGN 2002(5} 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最长、冻土层最厚、覆盖层 据《^昆链道》 3l 最薄、氧气分量最低、空气最稀薄的高原采丸冻土隧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