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学案导学
年级 六 班级 2 教师 科目 语文 课题 《负荆请罪》学案 学习内容: 这篇课文是个历史小话剧。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3.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4.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5.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反思重构 揭题,质疑 (5分钟) 1、大家看过话剧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历史小话剧的剧本,出示课题。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看课文。 交流 齐读 质疑 3、读了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 目标一 (15分钟) 教师巡视指导 按要求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弄清剧中人物的身份,了解这个小话剧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弄懂题目的意思。 目标二 (13分钟) 指名试读课文 指名读 正音 交流词义 指名读,交流 讨论 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读准:荆 恕 蔺 卿 分析:“蔺、庸”的字形 2、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需要别人帮助的? 3、交流这个小话剧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讲清:时间、地点、原因、经过与结果。) 4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 “负”是什么意思?“荆”指什么?文中讲谁向谁请罪? 目标五 (7分钟)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3分钟) 交流 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 目标三 (13分钟) 指导 交流 轻读课文,看一看这课和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自读,交流 指名读蔺相如说的话。 指名读第一幕 1、开头写明了什么?剧始和剧中方括号中写了什么? 2、读第一幕的内容说一说韩勃为什么事而生气? 练一练:这一段话该怎么读?为什么?如果你站在那儿,你会怎么样呢? 3、蔺相如真怕廉颇吗?他为什么让着廉颇呢? 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 目标三 (14分钟) 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 小结 分角色读第二幕。 交流 读这部分内容。 分小组练读 分角色读。 评议 尝试表演 1、思考讨论 a、韩勃为什么那么紧张? b、蔺相如神态怎样?为什么他只是奇怪?“一点儿也不紧张”,说明了什么呢? c、当听说廉颇没穿上衣还背一根荆条来时,蔺相如是怎么说的呢?为什么要“快请廉将军进来”?说明了什么? d、廉颇见了蔺相如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蔺相如又是怎么说的?自已怎么做的?你觉得这个场面感人吗?为什么? e、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廉颇和蔺相如分别是怎样的人? 目标四 (10分钟) 练习排演小话剧。 小组排练 交流 1、学会排演:小组分角色演示 2、分组练习 3、上台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布置作业 1、理解词语:负荆请罪 唇舌战 针锋相对 2、写出两个人物的特点 廉 颇—— 蔺相如—— 板书设计 5 负荆请罪 蔺相如:一再忍让 尊重热情 一心为国 宽容大度 廉 颇:多次挡道 负荆请罪 知错就改 教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