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已经来临,知道它的来历吗?
生:不知道。
师: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决心出去访仙学艺。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师讲故事,生静听)
生:哦,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
师:关于这个节日,你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要观赏菊花。
生:我知道要吃重阳糕、
生:我知道要饮菊花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电视知道的。
师:留心生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咱们一起去了解古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看老师板书古诗,你们解决不认识的字。
生:(拿出字典,解决字音)
师:试着朗读,要求正确。(抽读)
师:谁来评评?
生:“茱萸”没有读准确。请大家跟我读。(学生跟读)
师:谁再来试试?(一学生自告奋勇来读)
师:怎样才能读出古诗的味道?
生:把声音放轻,速度减慢。
师:那咱们试试。(生自由练读)
师:如果你能读好这首诗,就请你举手。(一生读)谁来评评?
生:他读得慢,有一点诗的味道了。
师:在读诗时,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王维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师:是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表达思念的千古名句。(齐读这两句)
师:诗人一个人冷冷清清地过着节日,心里更加地思念亲人。速度再慢一点,声音再低沉一点,把诗人的心情读出来。(生读)
师:王维思念亲人的同时,他发现故乡的兄弟在干什么?
生:兄弟在登高远望,还分插茱萸。
生:插茱萸时兄弟们发现少了一人。
师:那是谁?
生:是王维。
师:通过古诗我们了解了古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生:遍插茱萸。
师: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深情朗诵吧!让我们以诗传情吧!(生和着音乐能背则背,不能背则读)
师: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例如唐朝李白的《 九月十日即事 》、唐朝王勃的《蜀中九日》等。
生:那为什么退休老人特别重视这个节日?
师: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确立为老人节。
此时,让我们走进王维的思念,把这首千古绝唱送给家里的老人吧(生齐声朗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