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春日偶成

来源:吉趣旅游网

  师:现在,请大家自读《春日偶成》。在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讨论。

  学生自读。

  师:谁能说出诗题的意思?

  生:春日就是春天里的一天,偶是偶然,成就是写成。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完整的意思?

  生:春天里的一天,我看到美丽的景色,偶然生发出感想,写成了这首诗。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程颢,他描写的是美好春景,充满了快乐。那究竟写了什么春景?

  生:诗中描写了淡云、轻风,还有花、柳、河。

  师:诗人外出是怎么游玩的?

  生:在花旁柳树下走过,到了前面的小河边。

  师:能再说点具体点吗?

  生:诗人一到野外,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穿行在花丛之中,伴随着绿柳,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前面的小河边,多么快乐啊!

  师:讲得怎么样?

  生:说的不错。

  师:诗的前两句写春天的美景,写人在美景中行走,心中无比快乐。后两句还是写景吗?

  生:不是。

  师:那是写什么?

  生:后两句,写了诗人沉醉在大好春光里,实在是太快乐了,别人不知道,就让他们去说闲话吧,他怎么会知道我内心的快乐呢?

  生:“偷闲学少年”就是忙里抽空,像少年一样,欣赏这美景,几乎忘了周围的一切,哪里还管旁人说长道短呢?

  师:那这两句写出来诗人的什么?

  生:写出了诗人的心情,非常快乐。

  师:本首诗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表现了诗人内心独有的快乐,用上一句老话来评价,便是——情景交融!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诗。

  【评析】这一个教学片断由分析题目开始入手,接着由景及行到乐,突出了诗人穿行在美丽的鲜花柳树丛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陶醉在大好春光之中;继而由景生情,强调了诗人与春日美景情景相通,几乎像少年一样到了忘我境界,最后总结归纳出“情景交融”,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在这一片断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学生也能主动发挥主动性,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效果较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