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山界》教学设计

《老山界》教学设计

来源:吉趣旅游网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后生字词的含义,能灵活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

  ①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②通过梳理红军战胜的困难,分析出红军部队具有的军民一心、革命乐观、团结互助、坚强勇敢等优秀品质;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赏析具体的字词、句子,学习作者平实的语言,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2、通过梳理红军战胜的困难,分析出红军部队具有的军民一心、革命乐观、团结互助、坚强勇敢等优秀品质;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赏析具体的字词、句子,学习作者平实的语言,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讨、研究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地图导入

  展示红军长征路线图,师讲:大家看到我们红军是从这里出发,一路翻山越岭、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完成了长征的壮举,而这其中,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难爬的山,就是——老山界。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通过《老山界》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二)作者简介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陆定一,参与了“长征”整个过程,当时是在“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三)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1、本课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表示时间和地点变化的词,并注意在该时段与地点发生了哪些事情。

  2、学生们用大约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

  3、师生共同完成“翻越老山界经过”的梳理。

  第一天,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傍晚(“天色晚了”),到一户瑶民家攀谈;天黑了,到山脚,登山;之后走了半天(夜里),在山路上露宿;半夜里醒来,之后又睡着了;第二天黎明被人推醒,抢着吃了早饭;走了没多久,到了雷公岩;翻过雷岩,继续爬山,“快要到山顶”时,“落得很远了”;下午两点多,到了山顶;之后,一气儿跑下山去。

  (四)再次浏览课文,找出“总写句”

  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看看有没有一句话能高度概括本文的所有内容?

  学生们可能会找第一段,这时要提醒学生,第一段是“决定要”,事情还没有发生,不具有总结性;也可能会找最后一段,这时要提醒学生,这一段只有评价,没有人物地点等信息,不具有概括性……

  2、找出该句——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为什么此句能概括全文?时态是完成时,有主要人物,有主要事件。

  3、分析该句的组成部分,并从这几个部分入手,撬动对整篇文章的分析。

  这句话里的关键词有哪些呢?(难翻的、笨重的、战胜了)

  第二课时

  (一)分析如何“战胜”“难翻的”老山界。

  1、请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预估学生们能答出:山高、路陡、睡不好、吃不饱

  老师稍加提示再总结出:有伤病员、有敌军追赶

  老师再让同学们分析一开始接触到瑶民的句子,抓住“照着习惯、躲、请、惊惶”等字词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分析出一个隐形的困难:当地的民众害怕与躲着红军

  2、分析如何克服民众害怕红军的困难?

  ①瑶民怕红军,所以红军是如何做来消除这些害怕的?

  讲解介绍红军、送米、保护房子和篱笆

  ②我们做的这些,最终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军民关系呢?

  展示这些句子:

  那女人哭起来了。

  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她问我们饿了没有。

  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

  我们给她钱,她不要。

  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总结:我们能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我们与瑶民之间的关系是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的,而且军民之间相互理解。

  ③总结:是军民一心的作风让红军赢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

  3、分析如何克服山高、路陡、睡不好等困难?

  ①句子分析:

  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抓住“都想”

  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 抓住“横着心”

  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抓住“坚强意志”

  结论:红军就是靠“你争我赶、不服输的劲儿;咬牙坚持下定决心、坚强勇敢”等的意志战胜了诸多困难。

  ②句子分析:

  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

  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

  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

  总结: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发现没有人懒惰、懈怠,大家是分工合作,靠着团结一致战胜了诸多困难。

  ③句子分析: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抓住“奇观”的含义分析,这里既是指见到的奇特壮观的景象、也只红军长征这一伟大事业、还有一种革命必胜的乐观心态。

  “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抓住搞笑的语言分析出乐观。

  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抓住“矮子”分析得胜的心态和乐观的心态。

  总结:这是一支遇到困难不退缩,而是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的队伍。

  (二)分析“笨重”与“难翻”之间的矛盾之处。

  1、“笨重”强调的是我们自身方面的困难:大家并不是轻装上阵,相反,队伍庞大、有伤病员、有马匹、有随身的行李,更有追击的敌人。

  2、“难翻”是在侧重表述客观方面的困难。

  3、总结:自身条件如此差,要翻越的山如此难,越是笨重,越是难翻,越是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而这一切,我们的红军队伍做到了。

  (三)情感表达

  1、如果你是队伍中的一员,当你翻越了这么难翻的山之后,你会如何直接表达你内心的情感?

  预设学生答案:我好骄傲啊!我好自豪啊!我们真的太厉害了!

  2、作者并没有如此直接说,可是我们能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呢?

  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

  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

  ……

  这些就是作者使用的间接抒情的句子,同样能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激动,还使这种情感的表达很丰富。

  (四)批注分享

  文中还有几处句子,在现今读来,还是有一些独特的地方。请任选一句,完成批注并分享。

  1、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可以从“模模糊糊的梦境”的角度去解读这种奇妙的感受。

  2、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可以从拟人、嘲讽去解读。

  3、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可以从人生路上的苦难重重,我们该如何去克服解读。

  总结:学生们言之成理即可。

  (五)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生字词(全班)

  2、写写读后感,200字左右(部分)

  (六)板书设计

  老山界

  笨重的我们 战胜了 难翻的老山界

  革命乐观 山高路陡

  团结互助 吃睡不好

  坚强勇敢 敌人追赶

  军民一心 伤病员多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句贯穿于整篇文章的解读,并注重具体字词、语句的分析,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揣摩能力。可是在情感渗透、革命传统氛围的熏陶上做得不够,在革命情怀的解读上存在欠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