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
《热爱生命》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讲述了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最终靠着顽强的求生意志活下来的故事。文章以极其细腻准确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生动的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是这篇小说的特色。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小
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寄予着的作者独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学追求。在写法上,引导学
生理解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追求。
(说明:指出本课内容特色并依据课文重点、难点的分布,宏观上高效指导备课全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2、能力目标: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3、德育目标: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义,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说明:按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目标要求,使教学有的放矢)
教学重点:
1、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2、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研讨探究,理解小说的象征意义,激发积极有为的人生理想)
(说明: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实用性、创新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说明:注重直观教学,启迪学生形象思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诵读,感知情节结构,梳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研读探究,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
(说明:概述课堂教学进展情况,兼有教法及学法提示)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森林、草地生机勃勃的图景,进入情景。)
同学们,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共同感受生命之花撼人心魄的力量。
二、 指导预习:
1、简介作者: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杰克?伦敦在不长的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
2、多媒体演播美国西部风情及淘金图片。
三、默读,初步感知小说情节结构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提示生字词:
踉跄(liàng qiàng):走路不稳。
吹毛求疵(cī):故意挑毛病、找差错。疵,缺点、毛病。
辗转(zhǎn zhuǎn):身体翻来覆去或经过许多人的手、经过许多地方。
骸(hái)骨 鲦(tiáo)鱼 窒(zhì)息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至少三名学生)
要求:语言简明、顺畅、生动。
(说明:此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筛选信息,理解、表达能力。)
四、诵读深入思考文意
1、学生自选精彩段落有感情朗读课文
2、思考并讨论:小说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
老师点拨:(见板书设计)
(说明:此环节考察学生朗读和理解分析能力。)
五、重点研读小说精彩段落:人和狼的格斗。
1、诵读本段,体会主人公坚毅顽强、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2、探究:小说的象征意义非常浓厚,请揣摩文中显著的象征物“狼”的隐喻。
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提示:杰克?伦敦“为生存而拼搏”,并获得成功,他喜欢用“狼”自比,小说中的场景构设无疑是他对社会进化论思想的体现。艰难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随其后的饥饿不堪、奄奄一息的狼所面临的选择是简单而清晰的:要么战胜对方生存下去,要么被对方战胜,沦为牺牲品。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小说启示人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
3、思考并讨论: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什麽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
本文特色是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高度统一。整个故事情节都带有传奇色彩:作者将主人公安排在一个困苦险恶到极点的生存环境中,让其经受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另一方面又极为逼真:在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很难发现人为编造的痕迹,作者准确地摹拟出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与意识活动,非常逼真地展示了一个疲惫、衰弱的人在荒原上的艰难求生的过程,其“真实性”可谓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说明:此环节将学生的认识由感性推向理性,考察学生深入思考分析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
4、课堂练习:请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出他在书刊或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类似动物或人求生的故事,如:沙漠、地震、海滩等。
六、总结:
同学们,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只要心中生命的意念还在,只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再困窘的环境也能重生,这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而实用的道理,同学们,让我们永不言弃,热爱生命吧!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说明:教学过程以“读”贯穿全程,体现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以师生互动探究为主,力求教学合一,知行合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