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来源:吉趣旅游网

  课题: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回声及回声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践、观察的方法,探究回声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疑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设施:音*、共鸣箱、铁架台、真空罩实验装置、橡皮筋、泡沫塑料球、吉他、鼓、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            引入:利用上课铃声引入本节课题。

  板书:四、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二、            讲授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检查作业

  教师:课前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什么实验可以证明。

  学生演示实验:学生敲动鼓面有纸团的鼓。分析现象:得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结论:鼓面振动时发出声音

  学生演示实验:学生拨动梳子使其发声,分析声音产生原因。

  结论:物体振动时发出声音

  教师演示实验:①敲响音*靠近泡沫塑料小球,观察现象分析原因②敲响音*,把其放入水中。

  解释振动:物体来回往复的运动叫作振动。

  结论:音*振动时发出声音

  学生实验:拨动学生自制的六弦琴使其发声,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学生实验:摸着喉头发生,体验,分析原因

  教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各种动物的叫声,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过来有嗡嗡的声音,那么,它们发生靠什么呢?

  结论:翅膀的振动

  板书:1、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教师: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教师:我们知道神舟5号飞船顺利升空为咱们中国争了光,我国的探月计划已经启动,那你知道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如何交流的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演示实验:真空罩实验(用手机试试)

  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教师: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

  结论:空气中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教师:那声音是怎么通过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里的呢?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声波的形成

  教师:咱们已经知道空气可以传声,其他的呢?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传声?比如液体,学生回答水可以。

  教师演示实验:把一音乐盒密封后放入水中,分析现象

  结论,水可以传声

  学生举例,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教师:上节课让大家做“土电话”都做了吗?

  学生演示“土电话”

  结论:固体也可以传声

  学生举例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板书: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教师:在雷雨天,我们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呢?

  (光速比声速快)

  学生看p30声音表,并分析特点

  板书: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一般情况下,    中传播声音最快,其次是    ,    中传播声音最慢。

  学生介绍天坛公园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教师通过图片进一步介绍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分析回声的形成

  学生计算能听到回声的最小距离

  已知:t=0.1s    v=340m/s

  求s/:

  解:由v=s/t得s=vt=340m/s×0.1s=34m

  s/=1/2s=34m/2=17m

  答:最小距离17m

  教师:如果要测定海底深度,必须测出哪些物理量,怎么计算?

  学生讨论并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