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三章

第三章

来源:吉趣旅游网

  单击此处下载系统的结构课件

  课题

  3.1系统的结构

  课时

  1

  教学

  方法

  讲授、任务驱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技能目标:通过简单的系统的案例分析,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情感目标:初步认识系统,感受系统科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解决对策

  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通过分析案例,充分让学生参与讨论,精讲精练来解决

  教学难点

  解决对策

  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通过分析案例,充分让学生参与讨论,精讲精练来解决

  教学过程

  实施内容

  设计说明

  时间

  引入

  直接引入

  0.5分钟

  新课教学

  一、系统的含义

  过渡:在日常的生活中,系统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以下几幅图片,通过观察,初步总结系统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选取汽车、太阳系、人体的呼吸系统等多个案例,让学生充分感受系统的表象,进而总结出系统的含义。

  马上行动:结合生活经验和案例,分析当自行车出现下列情况时会导致什么情况?

  1.车闸的橡皮松了     刹车不灵              

  2.车把固定螺钉松了   方向把不准

  3.链条断了           无法行进

  4.车轮的辐条断了     受力不均容易引起车圈变形

  过渡:经过了上面的练习,我们知道,组成系统的某部分出现了问题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功能,同时也会引起其他部分的无法正常工作。那这样我们对系统的含义可以总结为:

  系统(system)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element)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根据一定的标准可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subsystem)

  构成系统的条件:

  a.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

  b.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c. 具有的各要素没有的特定功能

  二、系统的类型

  选取生物链、汽车、文学系统、哲学系统等多方面的系统,让学生明白到系统存在我们的方方面面,同时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需要可以对系统进行不同的分类: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

  三、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系统是一个整体,他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讲解整体性主要选择了“三个和尚没水喝”和罗丹的《巴尔扎克》雕像两个例子来说明整体性对系统的意义。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或整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3.目的性

  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这也正是区别不同系统的标志。

  设计和分析一个系统时,必须先弄清其目的,否则就无法构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现实系统。

  4.动态性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5.环境适应性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改变,并相应地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部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

  通过设置总结人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先从思想上让学生对系统有个感性的认识

  形成教学互动

  给出系统的科学含义,让学生从理性上理解什么是系统

  给出系统的判断标准

  通过图片学生更直观地发现系统的广泛存在

  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说明系统的五个特性,其中重点讲解整体性和相关性

  0.5分钟

  3分钟

  5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20分钟

  小结与

  练习

  一、系统的含义

  元素、相互、整体功能

  二、系统的类型

  三、系统的特性

  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学生回忆上课所学的内容

  2分钟

  教后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