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撤诉后再起诉的主旨:起诉拖欠工资时,需提交起诉书及副本,包括当事人信息和请求事项。原告应提供主体资格证明、相关证据。书证需列明清单,经法院核对备案。满足起诉条件后,人民法院将受理案件。
法律分析
拖欠工资撤诉后还能再起诉,起诉方式如下: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提交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以及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遗嘱、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4、受理后,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立案。
拓展延伸
重新起诉拖欠工资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根据法律规定,重新起诉拖欠工资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要考虑是否已经过了起诉时效期限。其次,需要评估之前的诉讼结果,以确定是否有足够的法律依据进行再次起诉。此外,还要考虑雇主是否有能力支付拖欠的工资,并评估起诉的成本和效益。最后,要仔细研究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先前的判例,以确保符合法律要求。建议在决定重新起诉前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的法律建议和指导。请注意,本回答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法律规定而异。
结语
重新起诉拖欠工资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起诉时效、之前的诉讼结果、雇主支付能力、起诉成本和效益等。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具体的法律建议和指导,以确保符合法律要求。请注意,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区和法律规定而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