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受贿罪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受贿罪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吉趣旅游网

单位受贿罪的认定要点: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等;主观上属于单位领导机构的决定;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权索取他人财物谋取利益;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单位受贿罪。

法律分析

单位受贿罪的认定包括: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2、主观上属于故意,是由单位领导机构决定,代表单位的整体意志;

3、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权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使用职权是指利用单位职责范围内的权限,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影响的构成;

4、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单位受贿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经济交流中,以各种名义秘密收取回扣和手续费的,以单位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受贿罪认定的法律依据及其适用条件

受贿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根据刑法第383条,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直接或者通过其近亲属非法收受财物,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受贿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行为人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二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三是为他人谋取利益;四是直接或通过近亲属非法收受财物、索取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满足时,才能认定为受贿罪。法律依据的明确规定,有助于确保受贿罪的认定公正准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单位受贿罪的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要求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为人必须属于单位领导机构,代表单位整体意志,利用职权索取、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构成单位受贿罪。法律依据的明确规定有助于确保受贿罪的认定公正准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七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