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死刑的定义及其实践如何?

死刑的定义及其实践如何?

来源:吉趣旅游网

死刑是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可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且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或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

法律分析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死刑的定义是: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的定义是什么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拓展延伸

死刑的历史、制度和国际比较

死刑作为一种刑罚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社会,死刑被广泛运用,既作为惩罚犯罪行为的手段,也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权意识的提升,对死刑的看法逐渐发生变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死刑的制度也存在差异。有些国家仍然坚持使用死刑,而另一些国家则已经废除了死刑或者对其实施进行限制。国际上,关于死刑的立场也存在分歧。一些国际组织和人权团体呼吁全面废除死刑,认为其违背人权原则,而另一些国家则坚持认为死刑符合其法律和文化传统。总之,死刑的历史、制度和国际比较都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话题。

结语

死刑作为一种刑罚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权意识的提升,对死刑的看法逐渐发生变化。国际上,关于死刑的立场也存在分歧。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死刑的制度存在差异。一些国际组织和人权团体呼吁全面废除死刑,认为其违背人权原则,而另一些国家则坚持认为死刑符合其法律和文化传统。总之,死刑的历史、制度和国际比较都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话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