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节假日加班日工资的算法是: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300%。法定休息日加班工资的算法是: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200%。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一、怎么认识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指劳动者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工作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
二、国庆加班工资如何算
一、国庆假期安排为:10月1日至10月7日,共7天。这七天,只有前三天是法定假日,后四天是周末。国庆长假期间的加班工资,应该这样算:
10月1日至3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加班天数;
10月4日至7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加班天数。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
3、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
三、加班工资计算
1、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即: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正常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
每小时的加班工资,则以日加班工资除以8小时。
2、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加班工资基数有明确约定的,按约定的标准确定。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