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处理规则及具体包括哪些纠纷,需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确定处理部门。处理措施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处理纠纷要公正及时,支持受侵权方。土地流转要保障自愿平等、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组织成员优先承包权。对外出打工后的纠纷,原则上保护承包人权利。出稼女承包权调整需经村民会议同意并报政府批准。具体纠纷包括合同、流转、收回、确认、侵害等问题。
法律分析
一、农村土地承包发生纠纷由哪个部门管
农村土地承包发生纠纷时,应找哪个部门处理应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各地管辖处理的部门或机构并不一定相同。一般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措施一般如下:
1.双方当事人可先进行协商解决,争取和平解决纠纷。
2.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找村委会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以找当地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再次进行调解,争取达成一致的调解协议决绝纠纷。
3.如果仍然调解不成,可以到当地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通过仲裁的方式进行仲裁解决。
4.还是没能解决问题或不愿意进行仲裁的,可以直接至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解决纠纷。
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处理规则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处理要遵循如下规则:
1.公正及时地审理每一件案件,对侵权事实清楚的及时受理,予以支持。
2.对土地流转纠纷,如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承包,要在自愿平等,不变更土地性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组织成员有优先权承包权的基础上进行,达到公平公正。
3.针对外出打工后,将地交给他人耕种发生的纠纷。原则上保护承包人的权利。
4.关于出稼女承包权问题。处理上应按照《土地承包法》第27条之规定处理,承包期内,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耕地需要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纠纷具体包括哪些
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纠纷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纠纷的;
2.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3.因收回、调整承包发生的纠纷;
4.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5.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结语
农村土地承包发生纠纷的处理程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各地管辖部门可能不同。一般而言,双方可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寻求村委会、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调解,或申请仲裁,最终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处理纠纷需公正及时,尊重自愿平等原则,保护承包人权益,确保公平公正。纠纷范围包括合同、流转、调整、确认、侵权等问题,还有其他法律规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承包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互换、转让 第二十八条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
承包期内,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主管部门批准。承包合同中约定不得调整的,按照其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承包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互换、转让 第三十三条 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并向发包方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承包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互换、转让 第三十条 承包期内,承包方可以自愿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可以获得合理补偿,但是应当提前半年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