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后一方对子女有监护权,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依法行使监护权。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所以,父母离婚后,子女判给一方,只是确定抚养权的归属,双方仍享有孩子的监护权,都是孩子的监护人。
一、放弃监护权不付抚养费是否可以
不可以放弃监护权不付抚养费,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放弃监护权不等于不需要负监护的责任,放弃监护权但是仍然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是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二、争夺子女的抚养权需要哪些证据
争夺子女监护权的证据有:
1、一方有恶性传染病或重大疾病;
2、一方长期不回家、不履行抚养义务的证据;
3、一方有不良习惯或质量问题,可能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证据;
4、一方收入低,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住所,不能给孩子良好的外部生活环境证据。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三、男方威胁说女方要小孩他不给抚养费女方可以怎么维权
未抚养孩子的一方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女方无须惧怕男方的恐吓,如果男方拒不支付抚养费的,女方可以起诉申请强制执行;对于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法院是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例如:孩子两周岁以下一般由女方抚养,法院会倾向于把孩子的抚养权判给经济条件较好一方。离婚后,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