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内容讲述了涉嫌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行为应该被立案。而侵吞国有资产则是指国有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因此,这两种行为都应该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分析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涉嫌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侵吞国有资产是指国有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拓展延伸
如何进行侵占国有资产罪的立案?
侵占国有资产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它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或者私自处理,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这种犯罪行为,我国《刑法》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何进行侵占国有资产罪的立案呢?
首先,侵占国有资产罪的立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2.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或者私自处理;
3.行为人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其次,侵占国有资产罪的立案需要满足以下程序:
1.行为人涉嫌侵占国有资产,应当向监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举报;
2.监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经调查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3.公安机关对报案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立案侦查的,依法立案侦查;
4.如果认为不需要立案侦查,应当将案件退回给监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
总之,侵占国有资产罪的立案需要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如果行为人涉嫌这种犯罪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以便我国司法机关能够及时介入,保障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
结语
以上这段话强调了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涉嫌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行为应该受到立案处理。同时,也明确了侵吞国有资产的定义,即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侵吞国有资产的打击力度,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