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被挂靠单位有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法律规定挂靠人以被挂靠人名义的行为对被挂靠人产生法律效力,被挂靠者可与挂靠者约定排除责任并向其追偿,但第三人仍需以连带责任承担。
法律分析
挂靠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被挂靠单位有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所谓“挂靠”是指一个的民事主体出于一定的经济目的,依附于另一个民事主体,且前者以后者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而由后者向前者收取一定费用的行为。挂靠在法律上有别于雇佣和代理,赖以维系挂靠者与被挂靠者之间联系的唯一因素是双方的利益关系,即挂靠人向被挂靠人支付的挂靠费用,而被挂靠单位向挂靠人提供单位名义,进而对第三人产生为挂靠者提供信用担保的效果。因为第三人不一定了解挂靠人与被挂靠人之间的这种挂靠关系,而仅凭借对被挂靠单位信用的信任而与挂靠人发生联系,因此为保律关系的稳定性,法律应该规定挂靠人以被挂靠人的名义所履行的行为对被挂靠人产生法律效力,为保护被挂靠单位的利益,挂靠者可与被挂靠者在挂靠发生当时即约定排除此种情况下被挂靠者的责任,从而被挂靠者可以向挂靠者进行追偿。(这对第三人而言,依然是以连带责任的形式承担的。被挂靠者不得以此约定为由对抗第三人。)
拓展延伸
挂靠车辆出事故,如何明确责任归属?
在挂靠车辆出事故的情况下,明确责任归属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需要考虑挂靠车辆与挂靠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合同中应明确各方的权责,包括车辆维护、驾驶员管理等方面。其次,需要调查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包括驾驶员的行为、车辆的状况等。同时,还需考虑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最后,根据合同约定、事故调查结果和法律法规,综合判断责任归属。可能涉及的责任方包括挂靠单位、驾驶员、车辆制造商等。明确责任归属有助于保护受害人的权益,促进交通安全和法律公正。
结语
在挂靠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明确责任归属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考虑挂靠车辆与挂靠单位的合同关系、事故情况调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能够综合判断责任归属。这样做有助于保护受害人的权益,促进交通安全和法律公正。同时,为了保护被挂靠单位的利益,挂靠者与被挂靠者可在挂靠发生时约定排除被挂靠者的责任,并进行追偿。对第三人而言,这仍然是以连带责任的形式承担的,被挂靠者不得以此约定对抗第三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章 道路通行条件 第三十四条 开辟或者调整公共汽车、长途汽车的行驶路线或者车站,应当符合交通规划和安全、畅通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五条 道路施工作业或者道路出现损毁,未及时设置警示标志、未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应当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而没有设置或者应当及时变更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而没有及时变更,致使通行的人员、车辆及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的,负有相关职责的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五节 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 第八十三条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载货汽车车厢不得载人。两轮摩托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不得载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