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张常铁路
桥梁工程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1、桥梁接口工程范围
桥梁接口工程包括桥梁综合接地(含桩基础、承台、梁体、声屏障等)、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桥上电缆槽等。
2、编制及施工依据
(1)《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3-2008 );
(2)《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3)《《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4)相关设计文件及施工图;
(5)《接触网基础预留平面布置图》(黔张常(施)网01-06、07、08(预)); (6)有砟轨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双线)(通桥 (2012)2201-I,II); (7)《接触网牛腿图》(黔张常施桥参08)
(8)《桥梁通信信号电缆槽参考图》(黔张常施桥参09)
3、桥梁综合接地工程内容
⑴桥梁地段贯通地线敷设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内。
⑵利用桥墩基础部分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以下称结构钢筋)做接地极,有效降低桥梁地段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
⑶利用桥梁上表层的局部纵向结构钢筋做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装置;
⑷在桥墩顶帽及桥梁底部、电缆槽底部、护栏基础上部、防护墙侧面适当位置预置接地端子,并与接地装置钢筋可靠焊接,利用桥梁上表层横向结构钢筋实现两侧贯通地线的横连;
⑸通过L型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电缆槽底部接地端子连接,从而实现桥梁接地装置与综合接地系统间的等电位连接。
⑹桥梁上有接地需求的设备设施均通过预置的接地端子实现接地连接
黔张常铁路Ⅳ二分部标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1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桥梁综合接地施工 4.1贯通地线
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接地极充分利用桥墩基础设置。
4.2综合接地材料
预制T梁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端子及接地钢筋组成。综合接地贯通电缆采用高分子导电塑料护套贯通地线,导线截面为铜当量35㎜2的铜缆。接地端子均为厂制构件,预制箱梁所用接地端子为M16桥隧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材质应符合GB00Cr17Ni14Mo2的要求 ,并设有M16内螺纹。接地钢筋采用φ16mm圆钢及梁体非预应力结构钢筋,接地钢筋直径不得小于16mm。
4.3预制T梁接地设置
应在梁体上表层(或保护层)设纵向接地钢筋,并纵向贯通整片梁。纵向接地钢筋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小于100mm。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利用梁体横向结构钢筋实现横向连接。接地端子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仅在每跨梁的起点侧设置。纵向接地钢筋与梁端的横向结构钢筋连接,实现两侧贯通地线的横连。
黔张常铁路Ⅳ二分部标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2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4桥墩及基础综合接地设置 4.4.1桩基础桥墩接地设置
⑴在每根桩中设置一根通长接地钢筋,上下两个接地钢筋通过帮条焊联接,满足焊缝要求,并在这根接地钢筋顶端焊接短钢筋作为日后寻找的标记。
⑵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采取环接方式,把每根桩的接地钢筋通过与承台底层环接钢筋焊接形成一个回路,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涂红油漆作为标识,便于检查,(见下图)。
黔张常铁路Ⅳ二分部标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3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⑶每个桥墩选取纵向靠大里程外侧两根间距0.75m的竖向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底层环形接地钢筋焊接,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
⑷桥台的接地钢筋布置形式与桥墩一致。
4.4.2明挖基础桥墩接地设置
⑴在基底底面设一层钢筋网做为水平接地极,水平接地极满布基底底面,钢筋网格间距按照1m ×1m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施以“L”形焊接,外围钢筋应闭合焊接,其他节点绑扎;水平接地极钢筋网格的外缘距承台混凝土底面不大于70mm;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采用刷上油漆作标识,便于检查(见下图)。
⑵桥墩中设二根接地钢筋,一端与基底水平接地极(钢筋网)中的钢筋相连,另一
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墩帽上的接地端子设置在桥墩终点侧立面,两个接地端子间距75cm,与墩顶外侧相距10cm;以上接地钢筋均可用基底、桥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代替,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见下图)
⑶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联接采用搭接焊或“L”形焊接,均应满足焊接质量和长度要求。
4.4.3质量控制
序号 1 2 3 4 5 6 项 目 墩顶接地端子种类 接地端子埋设位置 接地端子标高 墩身竖向接地主钢筋直径 承台环向接地钢筋直径 接地钢筋焊接 误差要求 种类正确、位置准确,和混凝土齐平 ±5mm +2 mm /-0 符合设计 符合设计 单面:≥100mm;双检查方法 5m钢尺检查、目测 5m钢尺检查 水准仪检查 看钢筋直径标识 看钢筋直径标识 5m钢尺检查 黔张常铁路Ⅳ二分部标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4
序号 项 目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误差要求 面:≥55mm;焊缝厚度≥4mm 检查方法 7 墩身接地钢筋电阻 ≤1Ω 电阻测试仪检测 4.5接地端子设置
⑴接地端子选择时应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5%、Mo≥2%、C≤0.08%。(见下图)
⑵每孔预制T梁共用接地端子8个,其中2个位于梁端底板、2个位于通信、信号槽内、2个位于挡碴墙顶面上、2个位于挡碴墙侧面上。接地端子均设置于小里程方向(起点侧),距离梁端75cm处,梁底接地端子距梁体底面外侧边缘线10cm。
底板接地端子应在梁体底腹板钢筋绑扎时预先设置,接地端子距梁体底面外侧边缘线10cm,且对称布置接地端子最终表面应与梁底混凝土表面平齐。
⑶接地端子每个桥墩设置3个,其位置设在桥墩终点侧立面,其中两个接地端子间距75cm,与墩顶外侧纵向相距10cm;另一个在每个桥墩(台)墩身地面以下200mm位置增设一个接地端子,与桥墩接地钢筋焊接。
4.6施工要点
(1)在加工桩基础钢筋笼时,选取桩基础钢筋笼的一根钢筋作为桩基础接地钢筋,此钢筋要求通长,不够长时必须采用双面搭接焊连接。
(2)进行承台钢筋绑扎时,选取承台底层钢筋,在每根桩位处纵、横向布置钢筋接地网,焊接底层纵向钢筋与桩基接地钢筋连接,焊接采用L形焊接。
黔张常铁路Ⅳ二分部标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5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焊接底层钢筋形成接地网,测试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如接地电阻不合格(大于1Ω),可采取多焊桩基钢筋与底层钢筋连接进行补救,直至测试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4)选用墩身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按在大里程侧距桥墩纵向中心线间距85cm选两根Φ16钢筋,通过连接筋采用L形焊接与钢筋接地网连接。
(5)在地面下20cm标高处,用Φ16连接钢筋横向L形焊接在桥墩一根接地钢筋上,连接钢筋端头焊接接地端子。
(6)浇筑承台(墩身)混凝土前,先固定校核在地面下20cm标高处接地端子,并对接地端子做好保护工作。同时对有电缆上桥的桥墩预埋槽道进行校核,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
(7)进行墩身上部钢筋绑扎时,焊接桥墩顶部接地端子与桥墩接地钢筋连接。 (8)浇筑墩顶混凝土时,先固定校核接地套筒,做好保护,接地套筒浇筑在大里程侧距桥墩纵向中心线间距75cm,距桥墩侧面10cm处。
(10) 在砼浇筑前后,用硬的塑料布包裹或用特制的盖子扣住端子头,并用黄色胶带纸粘贴包裹牢固,确保端子里面不进水泥浆或生锈。
4.7施工注意事项
⑴桥墩、承台及桩基中用于接地的结构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以保证电气连通。⑵桥墩、桩基础、承台等用于接地钢筋应满足焊接工艺的焊接要求。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5㎜,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焊缝厚度不小于4㎜。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取直径16㎜的“L”型钢筋进行焊接。
⑶用于综合接地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的连接质量还必须满足结构连接要求; ⑷加强对综合接地措施的保护,所有预埋件应位置准确并进行防锈或涂层防锈处理,外漏的螺母可先拧上螺栓,可防止掉入杂物影响使用。
⑸在钢筋焊接、浇注混凝土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预埋接地钢筋,使其定位准确,尤其注意不得使其断开。承台混凝土浇筑前、墩身混凝土浇筑前要测量接地电阻;预制T梁混凝土浇筑前要检测各主要连接点得贯通电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或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⑹贯通地线不得在地上拖。
黔张常铁路Ⅳ二分部标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6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⑺接地端子都埋设在混凝土中,要求表面与混凝土齐平,在施工中即要保证位置准确,又要保证端子内连螺纹口的保护,以免进浆。
⑻对施工中外漏的接地钢筋应采用外涂沥青、外包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带的方式进行防腐处理。
⑼综合接地钢筋和端子施工中要有照片,照片要体现出具体的施工部位、施工质量情况,照片要及时标识保存。
⑽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批检查、验收,及时、准确填写资料,完善报验程序。
5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
5.1技术要求及要点
(1)桥梁段接触网基础采用预留锚栓方式,基础设在人行道外侧,桥上避车台及桥墩顶帽上桥专业附属设备的设置,必须注意避开接触网支柱基础设置位置。
(2)双线桥梁左右两侧进行布置,两侧中心连线垂直于正线,锚栓相应配螺母、垫圈。上部定位钢板顶面应与基础顶面平齐。
(3)锚栓之间必须准确定位,螺栓预埋顶部向下300mm应采用二级热浸镀锌,即:任何局部锌层厚度不低于70μm。预埋好的基础螺栓外露部分均要求涂油防腐并用塑料套包裹并绑扎。
(4)接触网基础应按“通号(2009)930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设接地钢筋与综合接地系统连接。
(5)接触网支柱基础位置、类型以《接触网基础预留平面布置图》(黔张常(施)网01-06、07、08(预))为准。
接触网基础类型及位置一览表 接触网基础类型及位置 桥梁名称 QJ-A(梁面上预留格构式中间柱) 陈家沟1号大桥 陈家沟2号中桥 麦地湾中桥 QJ-B(梁面上预留格构式下锚柱) QJ-C(梁面上预留钢管硬横跨柱) QJ-D(桥墩顶帽上预留格构式中间柱) 2、4、6(大里程侧)号墩 QJ-E(桥墩顶帽上预留格构式下锚柱) 3、5号墩 QJ-F(桥墩顶帽上预留钢管硬横跨柱) 1(小里程侧)号墩 DK+787.45、 1号墩、DK+853.45 1、2号墩 黔张常铁路Ⅳ二分部标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7
金龙村大桥 老虎洞河中桥 猴栗堡中桥 无 DK076+453(右线)茅坪大桥 DK076+490(左线),DK076+522 响水洞特大桥 无 DK076+453左线),DK076+490(右线)
无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3、4、5、6号墩 1、2号墩 无 DK69+583.08、 无 1、7(大里程)号墩 无 DK076+559、DK076+595 2~5号桥墩 小里程桥台、 1~4、6~10、12~17 DK078+940、凤翔立交特大桥 DK078+982、DK079+024、DK079+066、DK079+108 5、11号墩 2~6、8、13~18、20~22、24、25、27号墩 1、7、19、23、26号墩 (6)简支梁支柱基础设在墩顶帽上,左右两侧对称布置。连续梁设在梁面上。 (7)支柱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的距离一般为3.85m.。
(8)桥台预留有接触网牛腿时,按照以下原则施做:(1)桥台接触网基础:构造截面及配筋参照桥墩的施工(黔张常施桥参8),(2)定位: A、高程 与桥台顶帽顶(55cm)处平齐;
B、纵向 按照台前的梁缝中心对称布置; C、横向 按照L值定位;
(9)不等高实体墩预留接触网基础时,基础顶面与较低侧墩顶平齐;接触基础外形尺寸与其相接的托盘外形一致.
5.2施工要点
(1)检查螺栓所用类型,螺纹的长度;根据基础类型,正确选用法兰盘的型号;依据基础设计要求位置,按照设计里程复核基础位置。
(2)检查预埋的螺栓位置及尺寸,确保预留的螺栓尺寸准确,精度满足要求;核实后进行灌注梁体混凝土,此时必须采用定位板固定外露的螺栓,确保螺栓不移位。
(3)梁体施工完成后用对螺栓外露部分用胶带缠裹进行防护,避免支柱安装前损坏螺栓。
黔张常铁路Ⅳ二分部标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8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连续梁浇筑后,进行接触网基础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时,人工将接触网基础部分的桥面混凝土凿毛,并清理干净;再次核实螺栓间距,同时校正接触网钢筋和预埋接地端子方向;支立模板,灌注接触网基础混凝土.。
(5)对螺栓外露部分用胶带缠裹进行防护,避免支柱安装前损坏螺栓。
(6)使用模具:接触网基础预埋件在模具上焊接,模具可以找专业机械厂按图精准加工,按三层加工,上下开孔尺寸按锚栓直径加大0.5mm,中间按锚栓直径加大1mm,确保接触网基础预埋件在模具上焊接的精准度。
(7)时速200km/h 段落声屏障简支T 梁采用通桥(2012)2209,非声屏障简支梁T 梁采用通桥(2012)2201 梁;不同梁型对应牛腿尺寸及预埋螺栓距离线路左(右)线线中心距离L 值详见《黔张常施桥参08》,施工中应注意声屏障梁与非声屏障梁接触网螺栓预埋件距离线路中心L 值并不一致。
(8)对于声屏障梁与非声屏障梁过渡墩,接触网牛腿及预埋件位置按声屏障梁的 桥墩处理。
(9)预埋螺栓外露部分长度为140mm丝扣。
5.3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位置的确定 根据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选择基础类型 柱脚钢板法兰盘、基础地脚螺栓的确定 根据基础类型选用所用基础内部所用钢筋数 量 基础距箱梁中心距离的确定 基础螺栓、法兰盘的固定(并复核基础位置) 黔张常铁路Ⅳ二分部标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9 基础螺栓外露部分的确定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系统工艺流程:
5.4 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允许误差 序号 1 2 3 4 5 项 目 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 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 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 螺栓相邻间距 螺栓对角线间距 允许误差 +50mm/-0mm ±50mm +5mm/-0mm ±1mm ±1.5mm 黔张常铁路Ⅳ二分部标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10
序号 6 7 8 9 10 11 12
项 目 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或略高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允许误差 +5mm/-0mm +5mm/-0mm <5mm <1mm ±1.5° ±5mm +20mm/-0mm 预埋钢板中部预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预埋钢板顶面 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 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 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 基础面至轨面距离;基础面高出桥梁面距离;基础平台尺寸;预埋钢板尺寸 基础断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 6桥上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
区间桥梁两侧设置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电缆槽均应附可开启盖板。
(1) T梁区段采用外挂电缆槽,通信信号电缆槽净尺寸: 410mm(宽)*250mm(深),通信信号电缆槽中靠线路侧分隔出宽度40mm小槽用于综合接地系统贯通地线的敷设,采用复合材料(SMC)电缆槽,产品应满足《复合材料(SMC)电缆槽技术条件》要求;
(2) 现浇梁时采用混凝土现浇电缆槽,通信信号电缆槽净尺寸:350mm(宽)*300mm(深)。
(3) 电力电缆沿桥梁两侧均预留的电力电缆槽敷设;电缆槽上方设可开启电缆槽盖板。T梁段电力电缆槽采用不锈钢槽,连续梁段电力电缆槽采用现浇。
(4) 桥梁上考虑预留电力电缆引上引下接口;电缆引出电缆槽引下桥梁采用沿设在桥墩上的电缆桥架敷设。
(5) 每片梁梁端电力电缆槽内各设置接地端子一处,要求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6) 桥隧相连处对称设置桥隧电缆槽接续井2处。
黔张常铁路Ⅳ二分部标四电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