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永不灭的光明
站在黄土高坡,仰望金色太阳播撒光芒,我们为有与土地一样的肤色而心潮澎湃。古老的东方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用它来寻找红色——永不灭的光明——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前几日是平安夜,很多人给亲朋好友送红红的苹果,只因为“苹”字谐音“平安”,人们便将纯洁的祝福寄托其上,并乐此不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寒风萧瑟的冬月,人们毫不吝惜地给圣诞老人的雪白胡子点染上传统文化鲜亮的红。
蹲在又一年的末页回首,眼里不禁溢满泪水。
曾经,街头巷尾回荡着“人之初,性本善”的琅琅书声,耳边、眼前,飘飞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论语精髓。不知何时,严肃庄重的国学研读向商业炒作的作秀无限扩大,绚丽浮华的背后,只余了贫乏的空洞。我们欢愉了一时,却不能免去似《读者》申请破产保护那样的隐忧;我们总将“结婚”挂在嘴边,却无法给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不变承诺。
好恨!我能用什么来拯救你,被玷污的传统文化?
曾经,端午节莫名奇妙地被别国拿去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知后觉的书法艺术保护仅仅让脆弱的心更添忧几分;我们竭尽全力保护动物活化石“熊猫”,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挽留历史的活化石——人的记忆,不让它随时间风化;我们欣喜于肯德基的快速便捷,又有几人肯挑灯夜读,品味倚窗的悠闲?
好恨!何时才能听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的“为中华之复兴而奋斗”的豪言壮志,被忽视的传统文化?
曾经,拂去覆盖的黄沙,难以想象,怪异的白色洞壁上有过飘飞千年的丝带。一想到两眼冒光的人将珍品当垃圾一样扫地出门,点头哈腰的人将珍品当玩什一样兑换金银,愚蠢无知的人将珍品当期货一样抛却丢走,我们只能忍着呜咽打碎牙齿往肚里吞。再看看如今东奔西走的人,小心翼翼地研读真品的拓印本,风餐露宿,几十年如一日地咀嚼剩余的残章断句,我们只能闭着眼,任脸色苍白。我们,无法抹去敦煌暮年的悲伤。
有人说,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难道我们,不该将这句话献给流失的传统文化吗?好恨!
至今,圆明园断壁残垣中仍纠结着突兀的树结: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心中永远的结!
物尤如此,人何以堪?当人们远离故土、远离故国,那份赤诚才显得愈加浓烈。
海洋翻飞的浪花不知带走过多少载着爱和悲哀归去的纸船,灯火阑珊的夜风不知吹走过多少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的清笛,于是,什么也阻挡不了那些“海归”前行的脚步,什么也阻挡不了那些赤子抛头颅洒热血地贡献力量。忍不住慨叹,得知奥运会举办城市是中国北京时,身处异地的同胞们忘情的呼喊。忍不住慨叹,圣火传递时,异国之地道路两侧,同胞们摩肩接踵的欢庆盛况。他们通红的面庞,高举的手臂,还有跳动着血一样颜色的瞳眸,哪一样不历历在目,哪一点不动人心魄?忍不住慨叹,比赛进行过程中,数以万计的同胞守在电视、广播前不气馁地等候取得胜利奏响国歌的那份执著,仅仅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坐在海峡岸边的老人总喜欢眺望,从青海到长沙。思念这支歌,只
有黄河的肺活量才能唱得响!
冰刀雪剑的风雨不知刻划过多少紧握钢守护边疆的容颜,但是只要看到远方的灯塔,纵然血泪满眶,也不惜万死保家卫国。他们知道,“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默默无闻不知埋藏了多少鞠躬尽瘁的身影,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升空,“让你幸福,我愿意试!”
若要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觉得,是他们!
还记得,停摆的时钟指向的触目惊心的时刻,幸存的人梦里血肉模糊的景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连那朴实无华、被认为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农民也毅然奔赴第一线抗震救灾。
还记得白蓝交替的色彩代表的平安幸福的含义,焦虑、恐慌、无助,最脆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们才回到最初。是他们,为了我们,将生死置之度外。
还记得··
冰雪无法冻结涌动的真情,地动山摇也无法震垮筑起的后盾。即使面对非典,我们依然众志成城;纵然创造生命奇迹,我们不忘敬礼。
我们断言多难兴邦,那是因为我们坚信团结就是力量;我们明白“莫斯科没有眼泪”,那是因为我们有着喜马拉雅的脊梁。我们,中华,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至今,山间草巅还蜿蜒着巨石堆砌的长城,他在大地上无声地写着“人”字;至今,
戈壁滩的胡杨仍挺立不倒,直指苍穹!
撰稿人:山西大同大学外语学院10级师范英语八班 张晓楠
评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