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工程施工 2015年7月・113・ 浅谈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金鑫 许立娟 1黑龙江恒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鸡西1881 00 2黑龙江龙煤矿山建设有限公司黑龙江鸡西 1881 00 摘要:砌体结构产生的裂缝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原因是基础沉降、温度裂缝、干缩裂缝、荷载作用裂缝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控制其裂缝产生的具体措施,以提高新建房屋质量的可靠性。裂缝的出现与房屋体型、结构类型、构件的布置,材料的性 能都有关系,只要科学分析,做好防治措施,控制砌体裂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5)32.0l13—01 砌体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 多年来在我国使用相当广泛,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 以上,几十年来砌体结构在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 代的作用。多层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 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经常出现裂缝,裂缝出现的时间 因不同的建筑物而异,有的出现早,有的出现晚,但多发生在 新建房屋的1年一3年内,缝宽不等,砌体结构裂缝问题已经 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 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 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 1砌体房屋墙体裂缝的特点 最近几年的住房建设速度很快,住房状况有很大改善、但 在住房建设质量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近几年的住房 质量状况统计,发现很多砌体结构房屋的墙体都了一些产生裂 缝。经统计,裂缝有以下特点: 1.1裂缝普遍沿灰缝开裂。450走向,呈阶梯形,从整片 墙体看呈“八”字形,裂缝宽度大致相等 1.2裂缝大致延伸到圈梁底和纵横墙交界处,呈中间宽两 端窄。 1.3裂缝一般在房屋竣十后前2年的7 ̄9月份出现,东西 山墙出现裂缝的机会多于其他部位墙体,顶层墙体多于其他部 位墙体,裂缝一般随季节变化,两年后基本稳定, 2引起裂缝的原因 2.1荷载裂缝 发生在大梁底部的墙体(窗间墙),产生局部竖直裂缝, 主要是大梁下应力比较集中,而又未没梁垫或构造柞,墙体强 度偏低,施工质量较差引起的 2-2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 裂缝位置多数出现在房屋下部,少数可发展到2层~3层; 对等高的长条形房屋,裂缝大多出现在两端附近;其他形状的 房屋,裂缝都在沉降变化剧烈处附近;一般都出现在纵墙上, 横墙上较少见。当地基性质突变时,也可能在房屋顶部出现裂 缝,并向下延伸,严重时可贯穿房屋全高裂缝形态特征较常见 的是斜裂缝,通过门窗口的洞口处裂缝较尧其次是竖向裂缝, 不论是房屋上部,或窗台下,或贯穿房屋全高的裂缝,其形状 一般之上宽下细;水平裂缝较少见,有的小现在窗角靠窗口 一端裂缝较宽;有的水平裂缝是地基局部塌陷而造成的,缝宽 往往较大裂缝出现的时间大多数在房屋建成后不久,也有少数 工程在施工期间明显开裂,严重的不能竣工。裂缝的发展变化 随地基变形和时间增长而加大加多。 2.3温度裂缝 钢筋混凝上结构与砌体结构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差别大, 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为1.0xl0.5,砖墙的线膨胀系数为 0.5xl0r5,即在相同温差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比墙体变形大 一倍、如果屋面保温和隔热层不符合要求,将使钢筋混凝土层 产生较大的膨胀和收缩,砌体对其产生约束作用,导致在砌体 内产生附加温度应力,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 裂缝、据有关资料分析,环境温差超过l0℃~15℃时,砖砌 体可能产生裂缝、裂缝位置往往出现在房屋顶部附近,以两端 为最常见,在纵墙和横墙上都可能出现,在寒冷地区越冬又未 采暖的房屋有可能在下部出现冷缩裂缝,位于房屋长度中部附 近的竖向裂缝也可能属于此类裂缝,裂缝形态最常见的是斜裂 缝或八字形斜裂缝,形状有一端宽、另一端细和中间宽、两端 细两种,易发生在门窗洞口边应力集中处,房屋越长,裂缝越 明显,南墙比北墙严重,纵墙比横墙严重; 3砌体墙体开裂的控制措施 通过对住宅砌体结构房屋墙体裂缝产生原因的调查,并总 结以往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以下砌体结构的抗裂构造措施: 3.1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可采取下列措施: 改进屋面构造,做好屋面保温隔热,是减少屋面板与墒体 间温差、避免项部产生温度裂缝的有效措施;在屋盖的适当部 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当现浇混凝土挑 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 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顶层砂浆的强度等级不低于 M5.0;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 范GB50003--2001第6.3.1条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 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3-2材料干缩引起的墙体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 设置灰缝钢筋:在墙洞口上、下的第1道和第2道灰缝, 钢筋伸人洞口每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在楼盖标高以上, 屋盖标高以下的第2或第3道灰缝,和靠近墙顶的部位;灰 缝钢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m;灰缝钢筋距楼、屋盖混凝土圈 粱或配筋带的距离不小于600mm:灰缝钢筋宜采用小螺纹钢 筋焊接网片,网片的纵向钢筋不小于25,横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灰缝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灰缝钢筋应埋人砂浆中。灰缝钢 筋砂浆保护层,上下不小于3mm,外侧小于15mm,灰缝钢 筋宣进行防腐处理;当利用灰缝钢筋作砌体抗剪钢筋时,其配 筋量应按计算确定,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尚不应小于300mm; 设置灰缝钢筋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③在墙 体中设置配筋带:在楼盖处和屋盖处、墙体的顶部窗台的下 部设置配筋带;配筋带的间距不应大于2400mm,也不宜小于 800mm;配筋带的钢筋,对190mm厚墙,不应小于212,对 250~00mm厚墙不应小于216,当配筋带作为过粱时,其配筋 应按计算确定:配筋带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能通长设置时, 也可搭接,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5d和600mm;配筋带钢筋 应弯过转角墙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d和400mm;当配 筋带仅用于控制墙体裂缝时,宜在控制缝处断开,当设计考虑 需要通过控制缝时,宜在该处的配筋带表面做成虚缝,以控制 可预料的裂缝位置;对地震设防裂度 7。的地区,配筋带的 截面不应小于190mmx 200mm,配筋不应小于410。 参考文献 [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