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部门影响力
海选、PK、李宇春、粉丝团……它们能够成为热门词语,恐怕都要归功于“超级女声”(以下简称“超女”)——一档诞生于2004年、火爆于2005年的湖南电视台举办的电视选秀节目。“超女”的空前成功引发复制热潮。今年,东方卫视举办的电视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以下简称“好男儿”)节目在上海地区的火爆更有甚“超女”。
时代的滚滚车轮推动着我们与时并进。我们反对对“超女”、“好男儿”等节目的影响作不切实际的渲染,但是不可否认,它们必定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向这类火爆的节目“借镜”,提倡拿来主义,以扬弃的态度学习其积极有益的元素,办出真正受欢迎的学生活动,增强学生会组织的影响力,就成为时代给出的一个新命题。
一、解“超女”之谜
“超女”作为国外选秀节目在中国的首个本地化版本,三个名词最具创新活力:海选、短信投票、粉丝团。
1、海选。“想唱就唱”是“超女”的口号,海选就是口号的生动实践。在海选中,任何年满18岁的女生都能获得30秒的演唱机会,还有可能因此上电视。对选手来说,在公开场合展现自我能获得一种自我满足;对大众而言,占据荧屏的人终于从明星变成了我们身边的“邻家少女”,增添几分亲切感。海选的意义在于降低了门槛,扩大了“超女”节目的参与性。对此,我们应以肯定为主。
2、大众评判。大众评判制度是“超女”对传统游戏规则的变更。以往决定权掌控在权
威手中,而现在让观众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他们感到从来没有的“做主”感觉。短信投票等虽然不是新创的互动形式,但它们在“超女”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票数高低直接决定了选手的去留,激发观众对节目的热情投入和直接参与。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节目制作单位的主观目的是以此为盈利手段(每条短信除0.1元信息费外另收费1元),但却在客观上为观众参与节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粉丝团。“玉米”、“笔杆”、“凉粉”……每位“超女”都拥有自己的专属“粉丝团”,以前的“歌友会”成了现在的“粉丝团”。总决选期间,各大粉丝团体的拉票行动也进入了最高潮。在上海来福士广场和全国各大城市,每天都聚集着大量粉丝,高举所支持“超女”的宣传牌,试图说服每位过往行人都掏出手机投满15票。“粉丝团”的另一活动阵地在网络。在“百度贴吧”中,“粉丝”们为自己的偶像设立了各种“吧”,大家互相发帖鼓劲,异常热闹。
以“梦想”统领,借助“海选”、“大众评判”的创新手段,与“粉丝团”一起“合谋”,外加第一次的新鲜感,“超女”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娱乐风暴乃至文化风潮。
二、借“超女”之鉴
“超女”引发的评论针锋相对,然而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超女”、“好男儿”将会给青年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会组织如何作出高质量的回应?比如,青年学生可能会产生一种很直观的感觉:在“超女”节目中我能通过手机短信给我喜欢的选手投票,还可以参加她的“粉丝团”上街拉票;但是学校学生会举办的活动中,我就只能坐在台下听报告或是看别人表演。我们认为,这绝非青年学子之失,而是学生会活动的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从而不能满足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于这样的理由,向明中学学生会于2005年9月起组织编写篇幅为五万字的校园读本《超女热前的冷思考》,历时三个月完稿,以“超女”热潮背后的心理分析、“超女”火爆折射中学生“新偶像观”、“超女”对中学校园活动的启示三大专题为线索,深入追击“超女”现象,并试图从中汲取其对学生会活动值得借鉴的元素。复旦大学社会学胡守钧教授、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员杨雄等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接受了编写组专访,新华社等作了重点报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不可否认,作为一档电视娱乐节目,“超女”商业性颇为浓重,然而撇开这些因素,“超级女声”对于学生会活动有不少可资借鉴的启示。
1、提倡平等的态度。学生会活动要体现导向性和教育功能,这是由学生会组织的性质决定的。但是,导向鲜明不等于形式老套,教育功能也不能和板起脸来上课划等号,目的和形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学生会策划活动时应以平等的姿态倾听青年学生的心声,通过“金点子信箱”、“调查”、“听证会”、“学生组委会”等形式,了解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好,切实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拉近活动与青年学生的距离,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平等”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活动的“低门槛”。因此,我们要增强活动的群众性,力避所谓“精英活动”,拓宽活动的参与面。
2、提倡新鲜的形式。有报人说“报卖一张皮(指头版),也卖一行题(指头版标题)”。无论是报纸的头版还是头版的标题,都是“形式”,形式作为活动内容的外显,是与青年学生打照面的先锋,其作用不可小觑。
以由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有关媒体合办的“这一代的声音——浙江省暨杭州市中学校园文学PK大赛”为例,虽然是校园文学的老主题,但由于“老酒装新瓶”,以文学社团为单位,以“博客”这一Web2.0时代的“弄潮儿”为载体,历经海选、复选、总决选,青年学生热情参与,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3、提倡互动的手段。我们常有一个困惑,那就是学生会举办的活动大多达不到“火爆”的程度,一个原因是门槛过高,另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互动,广大青年学生只能做观众、听众,当然缺乏兴趣。短信投票的本质是互动,是电视节目与观众的直接交流。通过互动,观众获得了表达自己声音的渠道。
如我们在“向明之春”艺术节原创音乐大赛中,由青年学生当场投票决出“最具人气奖”,成为调动现场气氛的有力手段。我们认为,互动不仅仅是手段,更是一个理念,它暗喻人人都来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4、提倡积极的引导。不可否认,“超女”也造成了青少年对某些概念的误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易使青少年盲从攀比、浮躁投机。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也会导致非理性行为。除此之外,“一夜成名”的传奇如若缺乏引导,也易使青少年沉溺于成名的幻想泡沫之中。而过度热衷于此类节目,必定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学生会组织要把准方向,进行积极有力的引导。
三、采“超女”之长
综上所述,我们感到:“超女”、“好男儿”等选秀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契合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关注和探寻其对青少年施加何种影响,它的火爆一时反映了当代青少年怎样的心理状况与成长环境等问题,是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我们要坚持更新理念,拓宽参与,强化互动,办真正贴近和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的活动,从而增强学生会组织的影响力。
• 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的必要性
我们学校是培养现代职业劳动者的主要阵地。要把学校工作做好,把中专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职业劳动者,除学校各级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之外,学生会干部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可称为学校第二政工干伍。学生会干部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各级领导部门的得力助手和参谋,是搞好校风建设的带头人和火车头。学生会干部作用发挥得如何,对于办好中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我校举办学生会干部培训班有四个方面的必要性。
(一) 构建优良校风工程,需要全体学生干部能够发挥火车头作用。新学期开学伊始,学校把校风建设作为突破口,狠抓优良校风建设和学生规范化管理,召开了构建优良校风动员大会,开展了创文明宿舍和文明班活动,启动了礼仪教育工程和健康教育工程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紧紧围绕校风建设来展开,收到了初步的效果,校风有了明显好转,学风日渐浓厚,但与优良校风还有较大的差距,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构建优良校风的需要,要求全体学生干部一定要在构建优良校风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担当起火车头的功能。因此,这个培训班可以说是“加油站”,主要为学生会干部鼓劲和加油,让全体学生会干部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学校育人工作从管理机制向育人机制转变,需要学生会干部提高综合素质。我校的育人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技能过硬、品德优良、素质全面的现代职业劳动者。为此必须转变育人机制,从过去靠制度管人向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要调整思维,改变方法,提升素质。学生会干部
作为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要切实提高综合素质,适应育人工作的转变,所以开办学生会干部培训班,旨在提升学生会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 从当前我校学生会干部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来看,急需提高学生会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目前我校学生会干伍,主流是好的,多数干部工作有成效,有创新精神。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支队伍素质不够齐整、作风不够硬朗、方法不够科学、工作艺术不够灵活自如,导致推动工作不统一、不协调、不平衡。学生会有些部门工作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因此,这次把大家集中起来,就是为了教授工作方法,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工作艺术,增强学生会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推动工作。
(四) 从学校发展角度来看,学生会干部必须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密切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
当前我校正处在发展期,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必须方向明确、认识一致、思路清晰、方法得当。特别是学生会干部必须从发展角度来看待当前学校工作中仍然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正确处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学生会干部如何站队呢?我认为必须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密切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从学校全局出发,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关注学校的形象和声誉,为学校的发展增色生辉。是开办学生干部培训班的又一个目的。
二、当前我校学生会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我校学生会干部主流是好的同时,从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来看,我个人认为,当前学生干部仍然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一)缺乏活力。我校各级学生干部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花了很多时间去搞学生
管理工作,但工作仍缺乏活力,表现为工作局面过于沉闷,按部就班,缺乏高潮,缺乏创新,缺乏精品。今后学生干部的工作要在“活”字上做文章,希望能看到充满活力、充满新意、充满朝气的工作局面。
(二)缺乏动力。学生会干部是“学生官”,当好“学生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必须充分认识在校当学生干部的意义。在校当学生会干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准干部”训练,可以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可以增强公共关系能力,可以掌握管理方法和管理艺术。这是一般学生不具有的锻炼机会。因此,学生会干部要充分认识当好学生干部的意义,把它转化为当好干部的动力,不能患得患失,更不能想辞职不干。
(三)缺乏合力。学生会干部是一个群体,是集体领导力量。团结合作可以增强凝聚力,产生新的战斗力。但在实践中,有的干部则表现出不合作的倾向和行为,干部之间闹矛盾,与班主任合作不力,与学生沟通不够。因此,工作开展不顺,工作效果欠佳。我希望各干部要加强合作,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营造管理特色。
(四)缺乏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个别学生会干部身上,他们缺乏特长和优势,不能影响其他学生,起不到带头作用和引导作用。因此,学生会干部要致力于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才干,发挥优势。学生会干部必须具备优良的品德、过硬的特长、优秀的学业、良好的人缘、创新的精神等综合素质。
(五)缺乏魄力。学生会干部既要成为学生的“工作领袖”,又要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当前有个别学生干部缺乏魄力,主要是个人影响力不够,不能支配周围的人。因此,学生干部要注意品行,提高自身的威信,增强工作魄力。
三、学生干部形象和作用
学生干部要注重良好形象的树立,并发挥学生干部应有的作用。
(一)学生会干部形象。学生会干部是学生代表,应让学生“称心”, 让老师“放心”。学生会干部形象应该是公正不偏心、实干不浮夸、勤奋不懒惰、文明不落俗、守纪不违规。
(二)学生会干部作用。学生会干部在学生工作中,应发挥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信息源的作用;二是参谋的作用;三是堡垒的作用;四是桥梁的作用;五是模范带头的作用。
四、学生会干部工作方法
学生会干部工作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它的目的就不能实现。可见,学生会干部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讲究工作方法,通过正确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学生会干部工作的方法问题。
(一)学生会干部常用的工作方法
1、宣传鼓动方法。学生工作是群体性工作,学生会干部必须注意宣传发动工作,学会号召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工作的本领。
2、以身作则,勇于实践方法。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带头人,必 须处处以身作则,勇于实践,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
3、榜样教育法。树立学生榜样,教育同学,激励同学是学生会干部做好学生工作的有效方法。
4、请示汇报方法。学生会干部要准确地把握学生工作的重点,切实解决好学生工作
的难点、热点问题。必须经常与学校领导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请示汇报工作。
(二)学生会干部正确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方法
学生会干部工作是服务全体同学的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尊重同学个性,动之以情,服之以理;二是要团结同学,听取同学意见,真诚友爱相处;三是要正面引导和教育,善于指正同学的不良现象和行为。
(三)学生会干部正确处理学校与学生关系的方法
学生会干部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学生干 部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保证学校工作和学生工作同步进行。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呢?我认为学生会干部必须做到四点:一是要确立主人翁地位,坚持从学校全局出发的原则。二要坚持从严治校的原则,坚持系统管理学生的工作方针。三是坚决维护学校的形象和声誉,敢于纠正同学中的不良行为和现象。四是一切服从学校的命令,令行禁止,有效地调整工作步伐。
(四)新任学生会干部开展工作的方法
1、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治班目标。
2、制订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
3、合理分工,加强协调,狠抓落实,建立管理机制。
4、坚持树立正气,发挥优势,营造管理特色。
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效改进工作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