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新石器时代( )彩陶的杰出代表。[浙江理工大学2008年研] A.仰韶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龙山文化 D.红山文化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
的杰出代表。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其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
2山东嘉祥武梁祠的建造年代是( )。[美术学院2001年研] A.西汉早期 B.西汉晚期 C.东汉早期 D.东汉晚期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山东嘉祥武梁祠建于东汉晚期,其中武梁祠画像尤其著名。
3武宅山武氏祠画像石遗址位于( )。[四川大学2004年研] A.四川 B.山东 C.河南 D.江苏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武氏祠画像石遗址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画像石采用减地平
雕加阴线刻的手法,雕凿精湛,风格凝重沉稳,堪称汉画像石的典范。
41974~1976年,在陕西临潼西杨村南边发现的秦代兵马俑是( )艺术形式。[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 A.陶塑 B.石雕 C.木雕 D.青铜铸像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陕西临潼西杨村的秦代兵马俑是陶塑艺术形式,由7000余尊等人
等马的圆塑组成,其艺术特点是: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5代表西汉纪念碑雕刻,具有划时代成就标志的作品是(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 A.马踏飞燕 B.击鼓说唱俑 C.马踏匈奴 D.跽坐石人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刻“马踏匈奴”,由马、虎、象、牛、人、
熊、猪等14件大型花岗圆雕组成,艺术表现运用循石造型的手法,气派恢宏沉雄,是西汉纪念碑性质雕刻的杰作。
6“马踏匈奴”是西汉( )墓前的著名石刻。[美术学院2007年研] A.刘彻 B.霍去病 C.卫青 D.李广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马踏匈奴”是西汉霍去病墓前的著名石刻,由马、虎、象、牛、
人、熊、猪等14件大型花岗圆雕组成,艺术表现运用循石造型的手法,气派恢宏沉雄,是西汉纪念碑性质雕刻的杰作。
7《洛神赋图》是晋代大画家( )的作品。[美术学院2007年研]
A.顾恺之 B.陆探微 C.阎立本 D.吴道子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洛神赋图》是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作品。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
的画家,其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风格精细,“笔迹周密”,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将源于战国时期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境地。
8( )创造了象征六朝名士的“秀骨清像”。[四川大学2004年研] A.张僧繇 B.陆探微 C.曹仲达 D.顾恺之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南朝画家陆探微,创造了一种以容貌瘦削为特征的人物形象,被
称之为“秀骨清像”。这种突出清秀风骨、有飘然出尘之致的人物形象,正是谈玄论道的南朝士大夫的典型写照。
9中国绘画史上出现最早的理论专著是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 A.《历代名画记》
B.《画品》 C.《画山水序》 10.《叙画》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魏晋时期出现了绘画史上最早的理论专著,以顾恺之的《论画》
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顾恺之在《论画》中强调人物画的“传神”,重视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与性格气质,并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创作思想。南齐谢赫在《画品》(又名《古画品录》)提出了绘画的品评标准“六”,并以此为依据,把魏晋以来的27位画家分为六个品第,各论其优劣得失。
11南北朝时期理论家( )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六法”论。[美术学院2007年研] A.谢赫 B.宗炳 C.顾恺之 D.姚最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南齐谢赫在《画品》(又名《古画品录》)提出了绘画的品评标
准“六”,并以此为依据,把魏晋以来的27位画家分为六个品第,各论其优劣得失。“六”的主要内容有: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
12在( )花鸟画中,首创折枝花的构图形式。[四川大学2004年研] A.薛稷 B.光胤 C.边鸾 D.韩幹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花鸟画在唐代发展成为画科并走上了成熟的阶段,出现了薜
稷、边鸾等花鸟画名家。边鸾首创折枝花的构图形式,薜稷尤擅画鹤。
13《牧马图》是唐代画家( )的重要作品。[湖北美术学院2006年研] A.边鸾 B.曹霸 C.韩幹 D.韩滉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牧马图》是唐代画家韩幹的代表作,画中生动地表现了骏马的
体态神情,准确、简练,真实。牧马人的形象也威武生动。
14最早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家是( )。[美术学院2007年研] A.裴孝源 B.朱景玄
C.张彦远 D.张璪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最早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家是张璪,该理论反映
了艺术家对山水画创作的追求与理解。
15《续书谱》的作者是( )。[四川大学2004年研] A.张怀瓘 B.孙过庭 C.姜夔 D.卫夫人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续书谱》的作者是姜夔,是一本书论,所论书法艺术的各个方
面,实自抒其心得之语。是南宋书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
16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 )的代表作。[美术学院2007年研] A.范宽 B.李成 C.郭熙 D.李唐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溪山行旅图》是由北宋的范宽所画,墨笔绢本。此图一改常规
构图,迎面耸立、雄壮浑厚的大山头被置于画面的重要位置,顶天立地,极具质感,造成一种撼人心魄的视觉效果。
17《鹊华秋色图》的作者是( )。[美术学院2001年研] A.王蒙 B.赵孟頫 C.黄公望 D.钱选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鹊华秋色图》是赵孟頫于一二九五年回到故乡浙江时为周密所
画。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画境清旷恬淡,表现出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采用平远构图,以多种色彩调和渲染,虚实相生,笔法潇洒,富有节奏感。
18( )提出“书画本来同”的主张。[四川大学2004年研] A.张璪 B.苏轼 C.赵孟頫 D.董其昌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赵孟頫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提出“书画本来同”的主张,将
书法用笔引进绘画之中,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19《重为华山图序》的作者是( )。[美术学院2002年研] A.王绂 B.王履 C.王冕 D.王维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重为华山图序》的作者是王履,王履在该作品中提出了“吾师
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主张。
20《苦瓜和尚画语录》的作者是清代名僧( )。[美术学院2007年研] A.朱耷 B.石涛 C.李叔同 D.弘仁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苦瓜和尚画语录》的作者是清代名僧石涛,石涛在该作品中提
出的著名的“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主张,对当时被摹古风气笼罩着的沉闷画坛,起到振聋发聩的启示作用。
2120世纪初,( )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湖北美术学院2005年研] A.蔡元培 B.徐悲鸿 C.林风眠 D.鲁迅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20世纪初,蔡元培倡导美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把美育作
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
22我国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创办于( )。[四川大学2004年研] A.北京 B.上海 C.苏州 D.杭州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我国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是1911年周湘在上海创办的中西美术学
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