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与群体旅游特征研究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与群体旅游特征研究

来源:吉趣旅游网
::器 ̄in-__l::--:¨ - 。 - 鬲毂论坛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与群体旅游特征研究 李义天曲 义 (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基金项目:宿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资助(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项目“大学生旅游交互式平台的可行性研究”项目 编号:201510379148) 作者简介:李义天(1994一),男,安徽宣城人,本科在读,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2013级环境设计专业。 通讯作者:曲义(1985一),男,山东烟台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服饰艺术与现代服装服饰设计。 摘要:大学生群体的规模大、闲暇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旅游客源群体之一。通过对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 大学生旅游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大学生旅游讯息的获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大学生的旅游消费习惯,提出通过建立囊括系统分析、个 性化解决方案、资源共享、开放式互动和在线支付等功能模块的线上交互旅游平台,以提高大学生旅游的质量。旨在提升大学生旅游市 场的成熟度,为大学生群体旅游的研究工作添砖加瓦。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现状;特征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由以往的奢侈消费转 为调节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一般消费开支项目。同时,互联 网的高速发展也在逐渐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但当下的网络 平台亦存在信息不全面和虚假信息等弊端。大学生群体有旅游消 费欲望、群体规模庞大,通过对大学生旅游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 研究,进而寻找一种适合大学生的旅游方式,有助于为大学生提 供更完善的旅游信息和更便捷的旅游服务。 1 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截至2016年底,据教育部权威数据统计,我国高校在校生总 数为2600余万人。大学生群体规模之巨、闲暇之多,且随着生活 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能力亦在进一步增强,现已愈发成为旅 业的新兴目标客户群体。 学程旅游网是专注于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拓展的线上平台,据 其调查,目前有近七成的大学生有旅游意愿,四成有具体的目的 地或出行计划,预计大学生旅游的市场份额至少为100亿元每年。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相比非学生游市场,大学生群体的总 体消费能力不足,穷游则必然市场关注度不足,而现有专注大学 生旅游项目的企业也屈指可数,且成熟度与可信度均尚待提高。 2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分析 首先,从资金来源上来说,大学生旅游消费资金主要依靠父 母或凭借奖学金、兼职和创业盈利等渠道获取,资金数额相对有 限,但自由支配度较高;其次,从旅游出行的消费方式上来看, 大学生中短途出游多以结伴白助游形式为主,出行的工具主要选 择普通火车、客运汽车、自驾和骑行。长途游或通过旅行社报团, 或亦自助结伴游(结伴者中男性学生人数与选择自助游的概率成 正比),出行主要选择普通火车和特价飞机;第三,从消费项目来 看,大学生的旅游资金主要用于支付路费、门票、住宿和餐饮之 上.用于购买旅游地商品的开支极少。 3大学生旅游的时间分布特征 ’在所有旅游客源中,大学生群体每年可供自由支配的旅游时 间最多,周末、无课、节假与暑假相加,全年共约计170天左右, 近占全年的47%。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空余时间亦有所不同,具体 来说,以本科生为例,大一、大二学生的专业课与公共课并修, 学业任务相对较多,能够连贯在一起的闲暇时间大多只有周末两 天,故低年级大学生在校期间旅游多会选择短途周边游线路,以 确保按时返校行课;大二结束时,公共课基本已经修完,大三除 专业课以外的空余时间较之前明显增多,平均每周约有四天时间 文章编号:1672—5832(2017)05—0073—01 可用来旅游,此时中短途游便可供其选择;大四学生的课程最少, 因此空余时间最为充裕。很多学生会以宿舍为单位筹备毕业旅行, 且往往倾向于选择中长途的旅游目的地,旅行时间多为7—15天, 旅游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在各年级大学生中亦为最高。 4大学生旅游讯息的获取特征 大学生与网络接触密切,尤其喜爱使用手机、pad等移动终端 设备上网,旅游讯息的获取亦主要来源于网络资源。目前网络虚 假旅游信息泛滥,常常误导大学生制定出了错误的出行计划,而 去哪儿、蚂蜂窝旅行等运营较为成熟的APP所提供的旅游资讯对 穷游的大学生游客群体的关注度相对不足,服务的针对性较弱。 学程旅游网虽是国内少有的专注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线上平台, 但其站点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和 韶关共八个城市,产品(线路)较少、服务的辐射范围十分有限, 无法真正为广大高校潜在客源提供切实可行的人性化服务。 5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可行的大学生旅游平台应以关注适合大学生 自身穷游消费特点的食、住、行、最佳旅游线路和最佳季节为目 标。旅游平台需融合各类网络大数据,囊括系统分析、个性化解 决方案、资源共享、开放式互动和在线支付等功能模块,为大学 生提供最全面的旅游信息,创造一个人性化和可信度高的旅游交 互平台。: 参考文献: [1] 卢爱英.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及服务策略[J].浙江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O2):51—54. [2] 晏鲤波.中国旅游心理研究二十年述评[J].旅游科学, 2004(03):65—69. [3] 刘昱.旅游网站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 学,2001. [4] 聂学东.对数字旅游、虚拟旅游及智慧旅游的辨析研究 [J].经济论坛,2013(02):107—110. [5] 罗成奎.智慧旅游及其应用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 2012(06):24—27. [6] 杨亦艺.对人性化网站设计的探讨[J].中南林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2(06):157—159. [7] 李义天.大学生旅游交互式平台的可行性研究[J].中外 交流,2016(30):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