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11II■啊 圈 I硼 文/占 =C 国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 '= 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 战,建立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十分重要。 一、现行保险制度,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的 养老问题 1.资金不足,养老金支出膨胀。 近几年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缺口成为一个突出 问题。造成养老保险基金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以来我 国养老保险没有基金积累;二是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一 些企业效益不好,基金收缴困难;三是人口老龄化加速,退休 职工人数急骤增加,形成了基金支付的压力和缺口;四是大 量提前退休造成养老基金“食之者众,生之者寡”。 2.替代率太高。 我国企业养老金的平均工资替代率目前高达80%以 上,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原因是我国的退休制度是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镇职工的工资只够吃饭穿衣。到 退休时,仅可维持本来就很低的生活水平。 表面看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在向“三良柱”方向 努力。其实不然。一是我国政府承诺的基本养老保险目标 过高,包揽过多,责任过大,甚至引发了兑现承诺的危机。 另外,职业退休金和个人养老储蓄缺乏立法保障,无法规 范操作。归根结底,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还是一个支 柱——政府保险。 3.养老金的企业交费率较高,企业负担重。 4.‘ 拙 佾导致完全的现收现付,个人账户出现空账。 为了推行“统账结合”,我国实行了“老人老办法,新人 新办法”。对已退休的老职工,仍沿用现收现付的办法给 付养老金,并且保持原来的水平不变;对尚在劳动年龄的 职工则要建立个人账户。这就使正在工作的这一代,不仅 要为已经退休的上一代人缴费,还要为自己未来的养老 金向“个人账户”缴费。 二、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养老保险对策 1.实施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 在解决养老方式上重视精神生活的一面,注意到老 年人为社会贡献的事实,重视家庭养老的功能,实施家庭 养老和社会养老并举的方针。 一般健康和生活优裕的老人仍希望在自己的家里度 过晚年。积极倡导居家养老模式,投入财力、物力、人力, 为居家养老提供全面的配套福利服务。同时,又重视对养 58l决策&储您 l2008年第6期总第283期 老设施的建设,把养老设施作为老人们最后的生活保障。 2.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保障制度。 第一个层次是国家立法规定的,低有保证、高有限额 的强制性的基本保险。第二个层次是,各企业自定的企业 保险年金。这种保险比政府规定灵活得多,形式多种多 样,标准有高有低。第三个层次是,个人养老保险。 政府对企业、社会团体、私人举办的保险项目,只提 供法律上的保护和政策上的支持。 以上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各有特色。在管理上,国家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一体化、定额支付的原则,基本养老保 险并不是保障当事人的全部生活,而只是保障最基本、最 标准的生活要求。高于最基本、最标准的需求部分,必须 要依靠企业及个人的自助努力,要协调好互助与自助。企 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内部决定,个人储蓄 养老保险则遵循自愿原则。在基本模式方面,前者是部分 积累筹资,后两者是完全积累筹资。 3.逐步达到费用征收的多元化。 在考虑企业和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逐步减少 企业的养老保险的交费率,引进“受益者负担”的原则,以解 决养老保险的财源问题。在费税改革方面,适当的时候,将 “费”变为“税”,保证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此外还可提高一 些社会福利设施的收费标准和扩大有偿服务范围。 4.倡导养老保障事业的社会化。 在不少发达国家,尽管具体管理养老保障项目的机构 很多,既有政府机构f中央的和地方的),也有民间团体和私人 企业,但从总的趋向上看,养老保障制度是由政府集中管理 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实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切细节,从资 金来源,运用的方向,甚至保障的标准、收支的程序,大都有 明确的法律规定。养老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通常由受保人、 企业或雇主和政府三方代表组成的理事会领导。 实行综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全符合我国的 国情。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多、底子薄,而且地 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应当允许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 的养老保险水平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存在一定差别。同 时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可以减轻国家基本 养老保险负担,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企业的需要,满足职工 不同层次、不同水准的多种保障需求的需要,使养老保险制 度更好地起到保障生活和安定社会的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