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来源:吉趣旅游网
 WORD完美格式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1. 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和B两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 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10千克,B材料5千克;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4千克,B材料6千克。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材料1782千克,B材料1717千克。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材料2元,B材料3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 答案:(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 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10=1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 4=800(千克) 合计 1800(千克) B 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5= 5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6=1200(千克) 合计 1700(千克) (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 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

=0.99 =1.01

(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 A 材料实际数量 =1000×0.99=99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 A 材料实际数量 =800×0.99=792(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 B 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 B 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 (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 A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990×2=1980(元) 甲产品应分配的 B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505×3=1515(元) 合计 3495(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 A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 792×2=1584(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 B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1212×2=3636(元) 合计 5220(元) (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 (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 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见表3—12)。

(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1)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3495 —— 乙产品 5220 贷:原材料 8715 2)借:材料成本差异 174.3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9.9 ——乙产品 104.4 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此题答案中的“修理”改“供水”) 2.某企业设有供水、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如表3-31所示(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表3-31 辅助生产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及劳务量

项目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劳务供应数量 耗用劳务数量 供水车间 运输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 企业管理部门 1000立方米 16000立方米 3000立方米 30000公里 8500公里 供水车间 19000元 20000立方米 运输车间 2000元 40000公里 1500公里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示计算过程);填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3-32和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1)交互分配。 供水劳务分配率=运输劳务分配率=

=0.95 =0.5

供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0.95×1000=95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19000+750-950=18800(元)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20000+950-750=20200(元) (3)对外分配。 供水劳务分配率= 运输劳务分配率=

=0.989474 =0.524675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 =0.989474×16000=15832(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30000=15740(元) 合计 31572(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修理费 =0.989474×3000=2968(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8500=4460(元) 合计 7428(元) (4)根据以上计算分配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见表3-13。

(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交互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本题假设各项辅助生产费用均分别各受益单位负担 )。 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 修理 750 —— 运输 9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950 ——运输 750 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1572 管理费用 7428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18800 ——运输 20200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3.某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成本项目中均没有“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有关资料如表3-33所示。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表3-33 辅助生产费用非分配表 (计划生产分配法) 项目 待分配数量和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科目金额 小计 计划单位成本 供水车间耗用动力电 供水车间耗用照明电 供水车间耗用修理费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及水费 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及水费 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500 4000 1000 供水车间 数量(立方米) 费用 6840 18780 5500 25620 5 2500 20000 5000 27500 27420 -80 2000 1000 25000 5000 7000 15000 3000 4200 24000 25280 1280 供电车间 数量(度) 40000 费用 13700 9080 22780 0.6 1200 600 费用 合计 20540 27860 48400 1200 600 2500 15000 23000 9200 51500 1200 制造费用科目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用动力电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出计算过程);填制辅助生产费用表和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机修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 =2000×0.6=1200(元) 机修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1000×0.6=6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 =25000×0.6=15000(元)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 5000×0.6= 3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 7000×0.6= 4200(元) 合计 24000(元) 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500×5=25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 =4000×5=20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修理费 =1000×5=5000(元) 合计 27500(元) (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机修车间实际成本 =25620+(1200+600)=27420(元)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 =22780+2500=25280(元) (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机修车间成本差异 =27420-27500=-80(元)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 =25280-24000=1280(元)

(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 1)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直接燃料及动力) 1200 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 (直接燃料及动力) 15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3000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机修车间 600 ——供电车间 2500 管理费用 9200

贷: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27500 ——运输车间 24000 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 19380 —— 供电车间 11580

贷:制造费用——机修车间 19380 ——供电车间 11580 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2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80 ——供电车间 1280 第4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按约当量比例分配各项费用

1.某企业第一生产车间生产的甲产品本月完工5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甲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制成,完工甲产品工时定额为100小时,各工序工时定额及在产品数量如表4-12所示。 表4-12 工序 1 2 3 合计 本工序工时定额(小时) 40 40 20 100 月末在产品数量(件) 80 80 40 200 各工序内平均完工程度按50%计算。

甲产品月初在产品费用和本月生产费用如表4-13所示。 表4-13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费用 本月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燃料和动力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6000 15000 1200 2400 2400 6000 1400 4000 合计 11000 27400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1)编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2)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甲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按产量比例分配,其他各项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3)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答案(1)编制分配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计算表如表 4—13所示。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2) 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

分配率==30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500×30=15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 =200×30=6000(元) 2)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6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500×6=3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100×6=600(元) 3)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14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0×14=7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 =100×14=1400(元) 4)制造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

=9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00×9=45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9=900(元) 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 4—14 所示。

(3)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9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9500 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2.某企业丙产品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采用定额比例法分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定额原材料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本月丙产品有关资料如表4-14所示。 表4-14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费用 定额 3000 2000工时 实际 3500 2500 1500 7500 本月生产费用 定额 7000 3000工时 实际 7500 3500 2500 13500 本月丙产品完工100件,单件产品定额:直接材料80元,工时40小时。要求:(1)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并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1)1)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 =100×80=8000(元)

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3000+7000-8000=2000(元)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 =100×40=4000(小时)

在产品定额工时=2000+3000-4000=1000(小时 ) 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分配率=

=1.1

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8000×1.1=88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2000×1.1=2200(元) 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分配率=

=1.2

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4000×1.2=48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1000×1.2=1200(元) 4)分配制造费用。 分配率=

=0.8

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000×0.8=3200(元) 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000×0.8=800(元) 5)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4—15所示。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丙产品 168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16800 第6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1. 分批法

某公司按批量组织生产,其中402批号A产品20台,2月份投产,计划3月份完工,2月末提前完工2台。2月份发生下列费用:直接材料费用18400元,直接人工费用16200元,制造费用10400元。2月份完工产品数量少,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计划成本为:直接材料费用910元,直接人工费用830元,制造费用780元,合计2520元。3月份发生下列费用:直接人工费用600元,制造费用520元。3月末A产品全部完工。

要求:登记2月份和3月份402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402批号A产品的实际成本。 表和下图一样的需要填写 答案:(1)402批号 A 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6—55所示。

(2)计算 402批号全部 A 产品的实际成本。

402 批号全部 A 产品的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 (元) 402 批号 A 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 =

=2306(元)

2. 平行结转分步法

某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B产品成本。6月份有关资料如下:(1)B产品相关资料(见表6-64)。

表6-64 产品资料表 项目 月初在产品结存 本月投入并转入 本月完工并转出 月末在产品结存 完工程度 第一步骤 20 350 340 30 40% 第二步骤 15 340 335 20 50% (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见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6-65)。原材料均在每个步骤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发生。上述费用在完工产品(应计入产成品份额)和月末在产品(广义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要求:(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6-56、表6-57)。 表和下图一样的需要填写

(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见表6-58)。表和下图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一样的需要填写

(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第一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 分配率=

=100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335×100=3350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50×100=5000 (元) 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

=40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335×40=1340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32×40=1280(元) 3)制造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

=50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335×50=1675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32×50=1600(元) 第二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

=40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335×40=134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20×40=800(元) 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

=60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335×60=201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0×60=600(元) 3)制造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

=80

应计入产品的份额 =335×80=268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0×80=800(元)

(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6—56和表 6—57。 第一生产步骤

第二生产步骤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见表6—58

第7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1.分类法

大华工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相近,因而归为一类产品,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该类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在产品数量波动不大,因而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本月(10月)月初、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总成本,以及本月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如表7-49所示。

表7-49 单位:元

项目 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 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 本月生产费用 直接材料 7300 5200 65100 直接人工 1500 10000 12250 制造费用 4500 3000 36750 合计 13300 9200 114100 该类产品的消耗定额及本月产量自理如表7-50所示。 表7-50 甲 乙 丙 材料消耗定额(千克) 9.6 8 6.4 工时消耗定额(小时) 6 7 5 产品产量(件) 1500 2000 500 该厂各种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是:原材料费用按事先确定的耗料系数比例分配,耗料系数根据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以乙产品为标准产品计算确定。其他各项费用均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产品成本计算中的分类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成品的成本 (1)计算编制耗料系数计算表,见表7—32。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2)根据耗料系数和所给的有关资料计算该类产品成本以及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见表7—33。

表中的分配率计算如下:

直接材料分配率=67200÷4200=16

直接材料人工分配率 =12750÷25500=0.5 制造费用分配率=38250÷25500=1.5 2.定额法

某企业对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本月有关甲产品直接材料的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1000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200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后降低100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本月定额费用为9000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97元。(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1%,原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4)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为8100元。要求:(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答案(1)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 =(1000-100)-8100=1800(元) (2)1)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 =(-200-97)÷(200+1800)=-3% 2)材料成本差异率=(9000-97)×(-3%)=98.03(元)

3)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8100×(-3%)=-243(元) 4)在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 =1800×(-3%)=-54(元)

5)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 =8100-243+100+89.03=16146.03(元)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6)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1800-54=1746(元) 3.标准成本法

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9月份有关材料如下:(1)计划工时为15000销售,实际工时为14700小时。(2)工时耗用标准为每件2小时,实际产量为7000件。(3)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每小时2元,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为每小时1.8元。要求:(1)计算标准固定制造费用。(2)按三差异分析法计算本月固定制造费用的各项差异。 答案(1)计算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7000×2×2=28000 (元) (2)用三差异分析法对固定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 (预算)差异 =14700×1.8-15000×2=-354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500-14700)×2=+6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4700-7000×2)×2=+1400(元)

第8章 其他行业成本核算 1.会计分录

某农业企业从2002年开始自行营造200公顷橡胶树,当年发生种苗费403000元,平整土地和定植所使用机械的折旧费为116000元,当年发生肥料及农药费375000元、人员工资830000元。橡胶树在2002年至2007年6年间共发生管护费用4688000元,以银行存款等形式支付。2008年橡胶树进入正常生产期。橡胶树预计净残值为412000元,在25年内按直线法计提折旧。2008年在养护和收货过程中发生肥料及农药费289000元,人员工资42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生产费用174500元。要求:为该企业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1)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橡胶树) 1724000 贷:原材料—— 种苗 403000 —— 肥料及农药 375000 应付职工薪酬 830000 累计折旧 116000 (2)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橡胶树) 4688000

贷:银行存款等 4688000 (3)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橡胶树) 6412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 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橡胶树) 6412000 (4)借:农业生产成本 112350

贷:原材料 ——肥料及农药 289000 应付职工薪酬 420000 银行存款 174500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240000 (5)借:农产品 1123500 贷:农业生产成本 1123500 2.会计分录

某物流企业2009年5月的相关情况如下:(1)企业采用满邮箱制计算燃料耗用数。甲车队当月加油12000升,乙车队当月加油8600升,丙车队当月加油5000升。汽油的成本为每升4.2元。(2)企业对轮胎采用一次摊销法。当月甲车队领用外胎3个,丙车队领用外胎1个。每个车胎的成本为900元。(3)甲车队司机和助手的工资为36000元,乙车队司机和助手的工资为28000元,丙车队司机和助手的工资为24000元。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4) 甲车队计提车辆折旧费140000元,乙车队计提车辆折旧费100000元,丙车队计提车辆折旧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费85000元。(5)企业发生洗车费、过桥过路费等杂费60200元,其中甲车队22100元,乙车队21100元,丙车队17000元。(6)企业发生营运间接费用58000元,按直接费用金额的比例进行分配。(7)甲车队当月提供1100千吨公里的运输服务,乙车队当月提供800千吨公里的运输服务,丙车队当月提供600千吨公里的运输服务。要求:为该企业编制2009年5月的会计分录,并计算各车队的单位运输成本。

答案(1)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 (燃料) 50400 —— 乙车队 (燃料) 36120 —— 丙车队 (燃料) 21000

贷:原材料 ——燃料 107520 (2)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 (轮胎) 2700 —— 丙车队 (轮胎) 900

贷:原材料 ——轮胎 3600 (3)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 (工资费用) 3600 —— 甲车队(其他薪酬费用)5040 —— 乙车队(工资费用) 28000 —— 乙车队(其他薪酬费用)3920 —— 丙车队(工资费用) 24000 —— 丙车队(其他薪酬费用)336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320 (4)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折旧费) 140000 —— 乙车队(折旧费) 100000 —— 丙车队(折旧费) 85000

贷:累计折旧 325000 (5)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 (其他费用) 22100 —— 乙车队(其他费用) 21100 —— 丙车队(其他费用) 17000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60200 (6)甲车队直接费用合计 =50400+2700+36000+5040+140000+22100 =256240 (元)

乙车队直接费用合计 =36120+28000+3920+100000+21100 =189140 (元)

丙车队直接费用合计 =21000+900+24000+3360+85000+17000 =151260 (元) 甲车队分配的营运间接费用 = 乙车队分配的营运间接费用 = 丙车队分配的营运间接费用 =

=24909.36 (元) =18386.50 (元) =14704.14 (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营运间接费用) 24909.36 —— 乙车队(营运间接费用) 18386.50 —— 丙车队(营运间接费用) 14704.14

贷:营运间接费用 58000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7)甲车队单位运输成本 = 乙车队单位运输成本 = 丙车队单位运输成本 =

=255.59(元/千吨公里) =259.41(元/千吨公里) =276.61(元/千吨公里)

3. 会计分录

某建筑工程公司目前有甲、乙两项工程。2009年5月的相关情况如下:(1)甲、乙两项工程耗用钢材的计划成本分别为80000元和210000元,耗用水泥的计划成本分别为50000元和120000元,耗用其他材料的计划成本分别为65000元和18000元。钢材的成本差异率为-8%,水泥的成本差异率为-3%,其他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2%。(2)公司发生计时工资150000元,其中,甲工程耗用6000工时,乙工程耗用4000工时。(3)按施工机械的实际台时分配机械使用费。公司的一台吊车当月的机械使用费为13680元,分别对甲、乙两项工程实施了机械作业,甲工程使用吊车90小时,乙工程使用吊车24小时。公司的一台挖土机当月的机械使用费为15755元,全部为乙工程服务。(4)公司运输队本月发生各种费用共计25600元。本月运输队总共提供32000吨公里的运输服务,其中,为甲项目提供9500吨公里的运输服务,为乙项目提供22500吨公里的运输服务。(5)公司本月发生间接费用82000元,按各工程的直接成本实际数进行分配。(6)甲工程包含A,B两个分项工程。甲工程月初未完工程成本为879600元。A工程在本月全部完工,B工程完工20%,B工程的预算造价为600000元。乙工程为上月新动工的工程,尚未完工。要求:为该公司编制2009年5月的会计分录。 答案(1)甲工程耗用的材料计划成本 =80000+50000+65000=195000(元)

甲工程耗用材料的成本差异 =80000×(-8%)+50000×(-3%)+65000×2% =-6600(元)

乙工程耗用的材料计划成本 =210000+120000+18000=348000(元)

乙工程耗用材料的成本差异=210000×(-8%)+120000×(-3%)+18000×2% =-20040 (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直接材料) 195000 —— 乙工程(直接材料) 348000 贷:原材料——钢材 290000 ——水泥 170000 ——其他材料 83000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直接材料) -6600 —— 乙工程(直接材料) -20040 贷:材料成本差异——钢材 -23200 ——水泥 -5100 ——其他材料 1660 (2)甲工程分摊人工费 =150000÷(6000+4000)×6000=90000(元) 乙工程分摊人工费 =150000÷(6000+4000)×4000=60000(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直接人工) 90000 —— 乙工程(直接人工) 6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000 (3)甲工程分摊吊车费用 =13680÷(90+24)×90=10800(元) 乙工程分摊吊车费用 =13680÷(90+24)×24=2880(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 (机械使用费 ) 10800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 乙工程 (机械使用费 ) 18635 贷:机械作业——吊车 13680 ——挖土机 15755 (4)运输费用分配率=25 600÷32 000=0.8

甲工程分配的运输费用=0.8×9500=7600(元) 乙工程分配的运输费用=0.8×22500=18000(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 (辅助生产费用) 7600 —— 乙工程 (辅助生产费用) 18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25600 (5)甲工程当月直接成本 =195000-6600+90000+10800+7600=296800 (元) 乙工程当月直接成本 =348000-20040+60000+18635+18000=424595 (元) 甲工程分配的间接费用= 乙工程分配的间接费用=

=33736.86 (元)

=48263.14 (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 (间接费用) 33736.86 —— 乙工程 (间接费用) 48263.14 贷:制造费用 82000.00 (6)甲工程中未完工程成本=600000×80%=480000 (元)

甲工程中已完工程成本=879600+296800+33736.86-480000=730136.86 (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730136.86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甲工程 730136.86

第9章 成本会计前沿

四、教材练习题答案 1.计算结果见表 9—7。

2.(1)摊销预防成本。

借:管理费用 贷:质量成本——预防成本 (2)归集并结转质量检测成本。 借:质量成本——鉴定成本 贷:累计折旧

1000 1000 2500 500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应付职工薪酬 2000 借:制造费用 2500 贷:质量成本——鉴定成本 2500 (3)归集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借:质量成本——内部失败成本 88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880 借:原材料 320 营业外支出 560 贷:质量成本——内部失败成本 880 (4)归集可修复废品损失。

借:质量成本——内部失败成本 200 贷:原材料 100 辅助生产成本 100 (5)结转废品损失成本。

借:生产成本——甲 (废品损失) 200 贷:质量成本——内部失败成本 200 (6)归集并结转次品降价损失。

借:质量成本——外部失败成本 1800 贷:银行存款 18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1800 贷:质量成本——外部失败成本 1800 (7)归集并结转质量 “三包”费用。

借:质量成本——外部失败成本 700 贷:银行存款 700 借:销售费用 700 贷:质量成本——外部失败成本 700

第10章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四、教材练习题答案

1.利用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首先可以总括地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同时,还可以分析产值成本率等指标的计划完成情况。

在分析时,应从总括分析入手,逐步深入地进行分析,在具体的计算分析过程中,可采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以及因素替换法等方法。

2.根据本题的资料,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计算分析 :

●全部产品成本以及各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见表 10—16。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以看出,本月全部产品以及各种产品均较好地完成了成本计划,即实际成本较计划成本均有所降低,尤其是可比产品中的乙产品和不可比产品丙产品降低幅度较大。结合所给资料可以看出,可比产品的成本降低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 、车间会同技术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的情况下主观努力的结果,所以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属于有关车间部门的工作业绩,应予肯定。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

计划降低额:500 元 计划降低率:0.83333% 实际降低额:2760元 实际降低率:3.63158% 实际脱离计划差异 :

降低额=2760-500=2260(元)

降低率=3.63158%-0.83333%=2.79825%

(2)计算确定各因素变动时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 1)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76000×0.83333%=633.33(元)

产品产量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 =633.33-500=133.33(元) 2)品种构成变动的影响。

76000-74900=1100(元)

品种构成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 =1100-633.33=466.67(元) 品种构成变动对降低率的影响 =

=0.61404%

(3)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76000-73240=2760(元)

单位成本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 =2760-1100=1660(元) 单位成本变动对降低率的影响 =

=2.18421%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以看出,可比产品较好地完成了成本降低计划,即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均完成了计划。而且成本的降低主要是由单位成本的降低带来的,结合所给的资料,应对车间、技术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业绩给予肯定。另外,产量和产品品种构成的变动对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产品产量调整的结果,是合理的。

另外,本月的产值成本率指标也完成了计划,即计划产值成本率为80元/万元,实际产值成本率为79元/万元(94440/119540×100),这说明本月产品劳动耗费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较好。对此问题还应结合有关资料深入进行分析。

3.在分析成本报表时,应注意:成本计划本身的正确性;成本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在分析评价中要分清主观努力和客观因素对成本降低或升高的影响,以正确地评价企业或车间等在成本管理中的业绩或不足。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