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名称: 《鳄鱼来了》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游戏,情绪积极愉快。
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性。 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鳄鱼\"头饰一只,圈划幼儿活动范围和\"鳄鱼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如果你突然遇到一条大鳄鱼,你该怎么样,它才不会吃你?\"幼儿讨论提出意见。
2、设置情境,观察讨论鳄鱼的习性。
(1)请另一位老师扮成鳄鱼,听到主班老师说\"“哎呀!瞧,我们班来了一只大鳄鱼!你们快用你刚才的办法试试看,看它会不会吃你!“就出现。
幼儿尝试自己的办法,鳄鱼将出声的,动的幼儿抓走。
教师请没被抓走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没有动,没有出声音等。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鳄鱼的习性:
“鳄鱼\"介绍自己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鳄鱼的时候该怎么办:看到了鳄鱼不要动,不要说话,就不会被鳄鱼吃了。
3、学习儿歌《鳄鱼来啦》。
(1)教师:“我这儿有一首儿歌,只要你会念这首儿歌就不会被鳄鱼抓走了,像不想听听?“
(2)教师念儿歌,幼儿以集体,分男女的形式学习儿歌。
4、第二次游戏。
教师:“如果鳄鱼再来,我们怕不怕?我们就一边念儿歌,一边用儿歌里的方法,就不会被鳄鱼抓走了!“教师:“哎呀!鳄鱼来啦!“鳄鱼出现,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玩游戏。
5、商定游戏玩法和规则。
和幼儿一起讨论\"鳄鱼没来的时候我们干什么?\"\"鳄鱼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念儿歌?\"\"什么时候不动了\"\"什么时候游戏结束?\"\"鳄鱼的家在哪里?“等问题。
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结果。 6、幼儿扮鳄鱼进行游戏。 (1)请一位幼儿扮鳄鱼进行游戏。 (2)请若干幼儿扮鳄鱼进行游戏。
7、教师小结,评价,表扬按规则进行游戏的幼儿。 8、幼儿\"鳄鱼\"走进教室。 附:儿歌《鳄鱼来啦》
鳄鱼来啦!鳄鱼来啦!|闻闻你来闻闻他。别动别笑别说话,别被大鳄鱼抓回家。
反思:
让教师在体育活动组织、指导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在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活动中支持幼儿的自我挑战活动,使幼儿获得成功感;能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作出反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自信心;注意活动中部分幼儿心理负担过重的问题并加以引导,使幼儿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为幼儿快乐的人生奠定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