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赵仁山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06期
语文的一切来自生活,语文的一切也必须来自生活。任何语文的载体都是生活的显现。让语文介入生活,就是让语文成为学生的生活,就是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共生发展。 一、融入生活,创设情境
刘国正所言“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和风拂面图,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
这样的情境,让教材与生活走到了一起,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样情境创设的课堂,就是知识与生活共生的课堂。 二、唤醒生活,丰富内涵
语文不应是简单的告知、传递、赠送,而应是沟通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有效诱发和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提高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比如在教《庐山云雾》时,首先通过自己讲述旅游的景点及感受,唤起学生对曾游览过的风景点的回忆。这时,我顺水推舟:“同学们去过庐山没有?想不想去,那我们今天就去游览。”学完了本篇课文,学生会对庐山充满向往,趁此机会,我向学生提出一个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的问题:“你们都曾经到过不少地方,还有些同学到过名山,那你们能不能把以前游览过的地方的美景讲述出来与大家分享呢?”于是,学生纷纷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的美景描述出来。讲述过后,再让学生把自己游览记录下来,这时,一篇篇绝妙的美文,在学生的笔下生成了。
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完美整合。
三、回归生活,启迪升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
在“生活化”的语文中,学生体验到了生活给语文学习带来的帮助和乐趣。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敢于大胆想象,智慧之花竞相开放,教学高潮不时迭起,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学会和学生一起善于用语文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生活的资源丰富语文;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让语文学习本身成为学生的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