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前儿童艺术教育(B卷)-2021.01成人-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B卷)-2021.01成人-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编号:0755 座位号:

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试题

2021年1月

题 号 一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二 三 四 总 分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抹阶段、 、再现和表现阶段。

2. _______________是幼儿的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

3.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 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4.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 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5. 幼儿进行手工活动的第二个阶段是 和设计。 6. 在提问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提问的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指以单独舞者为主、集体舞者为辅的一种合作表演方式。 8.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 、绘画和欣赏三个部分。 9. _______________是幼儿的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

10. 我们需要把儿童发展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有机整体”在这里既是强调儿童发展的____________,又是强调儿童各方面发展相互影响的必然性。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第1页(共4页)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行为目标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 A.教师在撰写时应注意分析 B.幼儿外显的美术行为表现 C.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 D.行为表现公认的具体内涵

2. 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有三个规律:( ) A.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B.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 C.从单一动作到连续重复的动作 D.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

3. 为幼儿选择乐器时,一般考虑三点:( ) A.乐器的美观性 B.乐器的音色要好

C.乐器的大小及重量应适合于幼儿

D.乐器的演奏方法要适于不同年龄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4. 乐器相关的一般技能主要有:( ) A.演奏方式与音色的关系 B.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 C.奏出适中的音量和美好的音色

D.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等

5. 幼儿对于造型、色彩、构成等艺术手法的学习,可以通过欣赏的形式来获得。其方式有三种:( ) A.最具有表现力的材料

B.多种材料制作出多种形象的手工作品 C.多欣赏“因材施艺”类手工作品 D.多欣赏“因意选材”类手工作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第2页(共4页)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概念画期的含义。

2.幼儿创造性歌唱活动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第3页(共4页)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共20分)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第4页(共4页)

编号:0755

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1年1月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装饰阶段。

2.行为目标。

3.目的。 4.年龄。 5.构思。 6.目的。 7.领舞群舞。 8.手工。 9.行为目标。 10.主动性。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B,C,D 2. A,B,D 3. B,C,D 4. B,C,D 5. B,C,D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概念画期的含义。 参考答案:

概念画期的幼儿视觉感受性又有提高,眼动的轨迹越来越符合物象的外部轮廓,手部的小肌肉进一步发育,作画时能表现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不借助语言也能看出所画的内容。但是,该阶段的儿童常以程式化的图形表现物象,缺乏写实性,形象不完整,喜欢用固定样式和画法表现不同的对象,画得比较概念化。

2.幼儿创造性歌唱活动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参考答案:

(1)为歌曲增编歌词;(2)为歌曲创编动作;(3)创编丰富的演唱形式; (4)创编曲调或即兴歌唱。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答案第1页(共2页)

四、论述题(共20分)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

参考答案:(1)感觉的层次。教师以开放的态度,利用艺术作品本身的感染力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要求他们用自己直接的感觉、知觉与美感意识去接触作品。这时教师要避免用自己预定的期望去影响儿童。(5分)

(2)智慧的层次。艺术活动有赖于智慧的运用,而艺术认知层面的活动是需要学习的。在儿童观看欣赏以后,引导儿童从主题、形式、象征、材料、构图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并作扼要的陈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了解画面的形式及其内涵。(5分)

(3)表现的层次。要求儿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对审美要素进行分析、描述和谈论。教师可以着重分析作品中视觉元素的特色,作者是如何安排或组织,以达到创作的预期效果的。教师和儿童在共同的交流中,用隐喻、暗示和解释等巧妙地呈现艺术品的内涵与意境。并将所知觉的作品结构加以必要的说明、解释和评价。(5分)

(4)创造性层次。教师和儿童共同发掘所欣赏的艺术品的潜在美感价值,扩展其新奇性、原创性,并鼓励幼儿在作品的潜移默化中创作自己的作品。(5分)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答案第2页(共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