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绿化结构营造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屋顶绿化其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它可使屋顶住宅的室内温度得到改善,屋面的隔熱保温效果明显提高;保护建筑物免遭高温、紫外线等的损害,有利于延长其寿命;屋顶绿化还可净化空气,调节城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等。同时也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它能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生态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和推广,形成城市的空中绿化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标签: 屋顶;绿化;花园
一、屋顶绿化的类型
1.拓展型屋顶绿化:国内称为简单式屋顶花园,就是根据建筑荷载比较小的特点,利用草坪、地被、小型灌木和攀援植物进行屋顶覆盖绿化。中国的做法多采用草坪,而德国多采用景天科(Sedum)这种耐干旱低养护的植物,往往不需要单独设置灌溉系统,只靠自然降水就可以解决植物养护的问题。
2.拓展型屋顶绿化:目前要比密集型的屋顶绿化更普及一些,它就像一个活的“植物毯子”,建造速度快、成本低、重量轻,并且几乎不用维护,每年只要检查1到2次就可以了,但通常不能让人在上面活动。
3.半密集型屋顶花园:半密集型屋顶花园适用于可以看得见的屋顶,需要全年都能观赏到绿色和开花植物。其厚度较拓展型的厚,植物选择的范围也更广,但不包括乔木类的高大树木。其需要定期灌溉和维护,屋顶上可以留有小路和庭院供人们行走和停留。
4.密集型屋顶绿化:密集型屋顶绿化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屋顶花园,通常可以加入树、草、亭子、水池、假山和木椅等各种园林设计元素,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和运动的空间,但也需要经常的维护和保养。
对于建筑静荷载大于等于250kg/平方米的建筑物,可以选择半密集型屋顶绿化;对于建筑静荷载大于等于500kg/平方米的建筑物,可以选择密集型屋顶绿化(国内称为花园式屋顶绿化),其植物选择种类比较丰富,灌木或者乔木都是可以选择的,可以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植物配植方式,产生比较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一些景观设计上的元素,例如花架、山石、水景等较重的物体都应设计在墙、柱、梁等位置,地面也可以设计出地形。
二、技术因素
屋顶绿化要求的技术因素很多:屋顶载荷能力、防水层渗透问题、栽培基质问题、栽培植物选择问题等等。屋顶载荷能力关系到建筑安全问题,与之相关的
是栽培基质的类型,如果使用大量的壤土势必会增加屋顶的负重。在屋顶防漏上,由于植物的根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特别是树根,年代越久,扎的越深,而且会分泌具腐蚀力的液汁,会对防水层造成长期的破坏。屋顶绿化防漏还存在一个难点,由于屋顶被土壤和植物覆盖,如出现渗漏,很难找出漏点。屋顶种植的植物应选择浅根系植物,最好选择“熟活”植物,且植物的高度以不超过2.5米为宜。种植后最好能保持“两到三季常绿”。
三、屋顶绿化结构层新技术的应用
1.旧规范屋顶绿化结构层做法
由于历史原因,在早期的园林教科书(甚至旧施工规范)要求屋顶绿化必须设置有结构滤排水层,但只是要求采用砾石,碎石或陶粒等作滤水材料(至今仍然有人在使用),但这种不成熟的做法具有结构层厚度大,荷载大,雨季暴雨时排水仍然较慢(特别是绿化使用时间长以后植物根系填满砾石缝隙时)的缺点;同时因对阻断根层未作特别要求,也造成了屋顶绿化(特别是乔灌木多的类型)建成后刚使用初期未见质量问题,但时间一长出现防水结构层被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2.屋顶绿化结构层新技术引进与发展
近几年随着各行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出,在严格执行建筑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较快的城市开始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后引进如德国或日本相对成熟的营造技术:其中德国在营造屋顶绿化时在屋顶防水层上加上细砼混凝土做保护层也做上防植物根系腐蚀的阻根层,然后在铺上排水及过滤层作种植基床的基础(此种做法当今被许多教科书列为教科经典);而日本则是开始轻质种植土的开发和容器种植在屋顶绿化的应用
四、容易被忽视而引起质量事故的技术要点
1.屋顶绿化结构层新技术的应用
标签:防水保护层;阻断根层;蓄排水板,土工布,雨水观察口,临界点防水及排水处理。
闭水实验:检测防水层是否合格是整个屋顶绿化成败与否的基石,此一步骤必不可少。
临界点:此处临界点所指为屋顶绿化施工范围边界点,特指绿化地紧贴建筑外墙或女儿墙部位。根据笔者多年经验,此节点往往是防水的薄弱点,常用做法应与土建施工结合。此节点应在闭水实验合格,蓄排水层及土工布(包括折角)覆设完后砖砌或素砼压边,同时另做二道防水及水泥砂浆保护。
阻断根层:此结构为整个工程防水的最后保证,特别是结构层上植栽为根系
发达的植物(如竹类或榕树类植物)。
雨水观察口:设置雨水观察口可以与绿地地面排水系统相结合,设置的位置与数量应准确计算雨水流量,一则完善地面排水系统,二则可随时观测植物根系穿刺情况以便及时做出应对修缮措施。
五、屋顶绿化建设存在问题
1.政府政策上尚未给予足够支持,种植屋面绿化面积偏少
2005~2007年,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城市从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出发已相继出台针对城市屋顶绿化建设的政策性支持:如屋顶绿化面积可以折算绿地面积或市政府财政拨出专款支持奖励营造屋顶绿化的相关单位或个人,而我们福建除部分城市在城市建设时要求建筑屋顶平改坡或改绿外,尚未在立法或其他法规上做出实质性政策支持,现有城市规划范围内,种植屋面面积总量小,生态效益不明显。
2.技术水平低,对屋顶施工安全重视不够
屋顶绿化施工技术和规范未能得到充分认识与执行。因此在屋顶绿化施调查中发现仍然存在许多质量问题,给屋顶绿化推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屋顶绿化尚无资质要求,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施工不规范;未设置阻断根层,对原防水层保护不当,造成漏水隐患;对原排水系统保护不利,造成排水不畅;屋顶原水落口处置不当,影响正常使用;建筑节点或工程衔接处处理不当,引起漏水或渗水。
六、屋顶绿化建设发展前景展望
针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人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正在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提倡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同时,作为在城市高密度建筑中建设的新型绿化空间----以往绿化困难的建筑物墙壁,屋顶等特殊空间的绿化正在受到世人瞩目,特别是屋顶绿化的建设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国内,从上一世纪九十年代的提倡城市建设应该“见缝插绿”到现在的屋顶绿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从精明的房地产开发商早已经营造屋顶绿化或屋顶花园为售房卖点到前两年厦门市的要求城市建筑屋顶平改坡或改绿,到就近上海市已开始将公共建筑必须作屋顶绿化,住宅建筑提倡作屋顶绿化等相关特殊空间绿化的规定以立法形式确认,我们看到了大力发展屋顶绿化的时机已经到来。
参考文献:
1.陈易;生态城市的理论与探索[J];建筑学报;1997年04期
2.韩烈保,魏琦;屋顶花园(绿化)的种植设计[J];建设科技;2004年04
期
3.白钊义;浅谈屋顶绿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5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