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0-7695(2004)05-0126-03
体验式学习的价值生成机理及关联分析
蔡熹耀
(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处,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本文从学习和教学两方面探讨了体验式学习的价值生成机理,建立了体验式价值生成的关联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价值;灰色关联;模型
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识码:A
还是一种活动性的课程,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而且还是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在某种意义上,体验式学习所获得的并不是课程实体,而是一种学习理念。体验式学习倡导行为目标,因而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中有必要进行行为取向的目标设置。体验式学习倡导价值目标,注重课程学习的意义和对生活的价值,因而注重对传统课程知识目标进行价值渗透。基于学习角度的体验式学习价值生成见图1。
1 体验式学习概述
体验式学习方式创始于20世纪40年代,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由于体验式学习适应了时代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回归自然的需要,因此使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鹜,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时尚。体验式学习比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人作为一个平衡体的存在。从哲学的角度看,体验是人对社会生活整体性参与的结果,人总是以整体的意识和形象进行某种社会行为,这种整体而内在的心理结构就是体验。哲学意义上的体验不同于寻常认识论意义的经验、经历和经受,而在本体论上意指个体生命对与其人生意义和价值相关的生存论事件的深切领悟。哲学意义上的体验一般还具有带神秘主义色彩的自明性、直观性、审美性和自由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体验是一种类似于工业经济下商品的经济提供物,它具有深刻性,是一种耐用品,具有不易遗忘性。同时体验具有独特性,是一种使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商品。从心理学的角度,体验就是一种积极的内心活动。体验式学习是学习理论研究以及教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体验式学习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于教学模式、学习效率、人际沟通、能力拓展、潜能发掘等具有积极的、深渊的影响。本文正是基于此,开始对体验式学习理论进行尝试性地分析,探索体验式学习的价值生成机理。
体验式学习的价值生成源于体验式学习所特有的实践性与活动性,借助于活动与实践,体验式学习的学习理念贯穿于全过程,学习者就可以在体验中获取体验性知识。知识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不完全等同于价值。从体验性知识到价值生成的实现,必须依靠体验式学习课程设计中的行为目标和价值目标。只有当行为目标和价值目标同时实现,体验性知识才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体验式学习的真正价值才得以体现。
体验过程是一个集教学与评价于一身的过程。由于体验式学习常常是一种探究、摸索性的学习,时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而这种浑然一体的评价与教学能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的、全方位的反馈,促进学生进行持续的学习,并能够有效地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可以成为学习过程的“导航者”。另外,评价不仅应该
2 体验式学习的价值生成机理
体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体验的价值生成却又是瞬间就能完成的过程。基于此,体验式学习的价值生成机制是以认知为基础,以情境为中介,以意义的获得、价值的生成为升华的(刘伟,2003)。从学习的角度而言,体验式学习的价值来源于体验性知识的价值,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适当补充有关体验性知识的内容,这对于增强学习效果尤为重要。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实践课程。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践,注重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注重互动式的师生关系,强调增强活动内容的引导性和探究成分,追求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意义。体验学习
收稿日期:2004-07-26蔡熹耀:体验式学习的价值生成机理及关联分析
被整合到教学中,而且应该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方红等,2002)。从教学的角度看,体验式学习若要实现其价值,就离不开对情境的考虑,因为教学活动的实施缺不了情境利用,并且情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效。教学活动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验价值的生成与实现是以认知为基础,以情境为依托,以意义的获取为升华和超越的。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意义的获取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而体验价值的实现、对认知的升华和超越则是长远的追求。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教学角度的体验式学习价值生成如图2所示。
127
使之分析更趋合理、误差更小。(3)求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绝对差。(4)求两级最小差和两级最大差。(5)求灰色关联系数。(6)灰色关联度计算。(7)灰色关联度排序和结果分析。
体验式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反馈活动的过程。体验式学习的投入要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诱导x1。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学生反思、总结,提升观点等都离不开老师的诱导作用,老师的诱导作用是实现活动价值的重要手段。(2)情境x2。体验式学习与传统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能够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恰当的,能够与学习内容、学习目的相结合的学习情景,对于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3)实践x3。体验式学习方法要求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表现,在体验这一实践活动中,积极表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产生比传统学习更具影响力的学习效果。(4)反思x4。体验活动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体验式学习的价值实现在于学习者能够从那些具有娱乐性、趣味性、虚拟性的活动中,总结出活动背后所隐藏的真谛,将从简单的活动中总结出对于自己的学习、工作、人生观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5)情感x5。与传统学习相比,体验式学习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更融洽、团队意识更明显、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更大,体验的过程也就是情感投入和流通的过程。
通过体验式学习,学习者从中获得的内容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具体来说包括如下3个方面:(1)能力y1。通过有效的体验式学习,学习者在其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潜在的业务能力、组建工作团队的能力、应付危机的能力、驾御风险的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将有所提升。(2)观念y2。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其所具有的情景式学习特点、行动式学习特点、实用性学习特点等,在具体的体验过程中能够转变学习者对于生活、工作甚至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有益认识,而这一认识将对学习者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3)绩效y3。对于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定义,可以是应试学生的考试分数,可以是业务员的业绩,也可以是经理人的价值体现等。对于体验式学习的投入指标x1,x2,x3,x4,x5和输出指标y1,y2,y3将其分值范围设定在1~10之间。以10个学习者为例,假定其输入输出如表1所示。
表1 体验式学习的输入输出表
x1345765
x25357756565
x35587566565
x46755675666
x575667666
y16786877767
y26677877679
y377678687
从教学的角度看,体验式学习是教学与评价的结合体,并且评价特性具有反馈功能,通过体验的结果表现可以直接用来评价教学的成果。体验式学习的短期结果在于学习者通过对体验过程的总结、回味获取体验的意义,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的情感性充当了催化剂的功能。体验式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习者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认识和挖掘自身的能力,因此从粗浅意义获取到价值的最终生成,除了要依靠反复的教学活动之外,还必须借助于具体的教学情境。
3 体验式学习的价值关联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主要是对态势发展变化的分析,也就是对系统动态发展过程的量化分析。它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接近的程度。由于关联分析是分析发展趋势,因而对样本量的大小没有太高的要求,分析时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而且分析的结果一般与定性分析相吻合,所以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灰色关联模型需要经过如下步骤(邓聚龙,1985):(1)确定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灰色关联分析实质上是比较数据与曲线几何形状的接近程度。一般来说,几何形状越接近,变化趋势也就越接近,关联度就越大。因而在进行关联分析时必须先确定参考序列,然后比较其它序列同参考序列的接近程度,这样才能对其他序列进行比较,进而做出判断。(2)原始数据初始化处理。在关联分析中,因各因素序列的量纲不同,数量级相差很大,为此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初始化处理,使之在数量上比较接近,在单位上为无量纲量,
128
蔡熹耀:体验式学习的价值生成机理及关联分析
体验式学习始于体验、感悟,具有内发性。悟于探究、反思,具有生成性。终于迁移、运用,具有实践性。因此,相对于传统学习,体验式学习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供活学活用的机会,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体验式学习方法正逐步运用于企业的内训和外训中,也越来越受到培训机构、培训学校的重视。体验式学习将提高逐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模式。参考文献:
[1]刘伟.浅谈体验式学习[J].辽宁教育研究,2003,(3):84~
85.
[2]方红,顾纪鑫.简论体验式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02,
(2):82~84.
[3]邓聚龙.灰色系统:社会,经济[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5.
运用DPS软件进行运算,可以得到关联系数分别为:G(y1,x1)=0.269,G(y1,x2)=0.2,G(y1,x3)
=0.338,G(y1,x4)=0.409,G(y1,x5)=0.338关联序x4>x3>x5>x2>x1,此即表明在影响体验式学习效果能力输出的诸因素中,关联度依次为反思因素、实践因素、情感因素、情境因素和诱导因素。
G(y2,x1)=0.344,G(y2,x2)=0.321,G(y2,x3)=0.385,G(y2,x4)=0.228,G(y2,x5)=0.416.
关联序为x5>x3>x1>x2>x4,即表明在影响体验式学习效果观念输出的诸因素中,关联度依次为情感因素、实践因素、诱导因素、情境因素和反思因素。
G(y3,x1)=0.280,G(y3,x2)=0.414,G(y3,x3)=0.310,G(y3,x4)=0.336,G(y3,x5)=0.321.关联序为x2>x4>x5>x3>x1,即表明在影响体验式学习效果绩效输出的诸因素中,关联度依次为情境因素、反思因素、情感因素、实践因素和诱导因素。
(本文责编:彭统序)
(上接第133页)
当前,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从区域上讲,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三极的发达国家格局,我们都应进入,以便全方位的获取各种先进技术和信息;从现状看,对欧盟的投资相对较少,应重点进入,特别是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较快,排外性较强,我国企业应该绕过欧盟的贸易壁垒,直接向欧盟各国开展直接投资。
3.3 积极慎重地开展对联体和东欧国家的投资。原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后,各国纷纷推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改革,竞相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外国企业直接投资,从而使这些国家正成为世界上除亚洲、拉美外的又一个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我国企业也应抓住时机进入这一地区。因为:第一,这些国家与我国有多年的交往和联系,我国企业比较了解他们的产业技术和社会环境。第二,这些国家拥有仅次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经济基础以及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区域大市场和资源供给地。第三,这些国家由于过去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造成了在轻工、食品、纺织和家用电器等行业的相对落后,这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消费品工业进入其内部市场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当然,由于这些国家正在急速向市场经济转
变,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因而要慎重选择投资机会和进入领域。参考文献:
[1]程惠芳,潘信路.入世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M].上海:世
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80~93.
[2]宋亚菲.中国企业直接投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1:105~123.
[3]鲁桐.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M].北京:党校出
版社,2002:1~175.
[4]江小涓.“十五”我国对外投资趋势研究[J].管理世界,
2001,(1):62~69.
[5]李文锋.中国公司现状、问题与对策[J].改革,2003,
(1):40~45.
[6]成思危.企业集团与经济全球化的经营[J].中外管理导
报,2002,(7):5~26.
[7]杨大楷,应溶.我国企业FDI的区位选择分析[J].世界经济
研究,2003,(1):25~28.
作者简介:刘志范(1963-),男,湖南邵东人,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
(本文责编:熊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