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音乐表演 心理素质 精力集中 融会于心;
音乐表演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摘要:针对音乐表演中学生由于心理因素而影响表演水平的现象,就学生登台表演时如何
减少心理压力,从集中精力,融会于心,加强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精力集中;融会于心;
加强实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音乐考试、教学观摩、平时测试或舞台上,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同学在平时的(声乐、器乐)练习中,非常出色,但面临考试或公开演 出时却突然会出现记忆中断,停了下来,头脑出现瞬间的空白,有的学生在演奏中或节 奏、速度不平稳、或中途出现差错,平时易错的难点,虽经过反复练习,并已掌握,但在 登台表演时仍然会出错,缺乏清晰的音乐思维,甚至找不到感觉,表演水平大打折扣,诸 如此类现象屡见不鲜,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笔者认为这些都和表演者的心理因素有 关,即对客观事物缺乏认识,在训练中没有注意心理因素的作用。音乐表演不单纯是表演 者技能技巧的表现,同时也是表演者综合素质的体现,而表演者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如何在音乐表演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精力集中
音乐表演是转瞬即逝的一次性的过程,既不能重复,也无可补救,要想在每一次的考 试或临场表演中都能把平时的最好成绩表现出来,吧失误降到最低点,取得预想的表演效 果,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冻学生精力集中,全神贯注地投人到音 乐表演本身,而没有任何其他干扰与顾盼的良好心里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单 纯地传授技巧和硬性的监督,应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劝性和创造性,强调基本功训练的重要 性,掌握正确的读谱方法,防止养成漫不经心的不复习惯,培养学生在读谱时能在大脑中 通过想象去“演奏”,去表达音乐的能力,读谱默练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辅 助练习。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培养学生具备音乐的耳朵,从奏出的第一个音符开始,就必 须用自己的听觉去检验已经发出的声音效果和在想象中捕捉即将发出的声音效果,来发展
内心听觉,全神贯注、全心全意地投人到音乐表演.之中,把这种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在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基础上去加强音乐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强化记忆 是演奏、演唱者必须解决的课题。对于作品中的难点部分未解决的技巧问题,应反复练 习,着重强调慢练,做到“脑在手前”。因为慢练是快速弹奏的基础,通过慢练,有意识 地去注意和感受自己演唱或演奏的动作以及各方面的协调统一,从而避免练习中一遍又一 遍盲目、机械地重复的现象,尤其是那些难度较大的技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心理 障碍,因此在科学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慢练—熟练—快练—慢练这一程序,进行正确的操作练习,放慢演奏演唱的速度,使学生的音乐思维更加清晰,更好地去观察
自己的演奏演唱时的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在音乐表演中获得娴熟的技艺,把全部的智 慧、激情、才华完全倾注于正在进行的音乐表演之中,义无返顾地去完成表演创造。
二、融会于心
从音乐表演心理的角度来说,只有表演者在深刻领会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 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形象体验,拓展自己丰富的艺术想象,才能创造性地将音乐思维与
音乐动作运用于音乐表演之中。音乐表演的目的是为了表现音乐,因此,表演者应在更高 的水平上加以提炼,深刻揭示和完美再现音乐中的情感内涵,在音乐表演的实践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培养、锻炼和不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鉴赏、审美的能力以及全面 的修养,把握音乐跳动的脉搏,赋予音乐表演以真正的生命力,将自己的生命和音乐融为 一体,身临其境,达到忘我的境地,全情投人到音乐表演之中,真正把音乐融会于心。心 中只有音乐,学生在表演中的心境才会变得轻松自如,自然协调的动作意识随着音乐的起
落而起落,“上”松通,“下”坚定,学生的表演状态就会自然放松,心理音乐表演论文因素就会自然趋向稳定,表演技能就会自然趋于完美成熟,作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挥洒自如,变化有序,从而使音乐从自己的心里自然地流露出来,并使听众也受到同样的感动,取得最好的表演效果。因此,我们说融会于心的表演,有助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加强实践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地意识到:音乐这门学科有其特殊性,专业指导教 师学习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导师所教授的各种技法
内容和乐曲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直接影响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操作水平的高低和音乐表
达能力的强弱。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已不仅仅是“传道、授 业、解惑”,而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 想,因而,音乐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做示范, 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书本、课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味仿模,循规蹈矩,被动 地接受音乐知识的学习习惯,而是在课堂上努力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发挥学生的自主意 识,培养学生辩证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自助式的、无边界式的教学 模式和教学方法,多形式、多途径、多渠道极大地拓展学生音乐学习的视野,培养学生掌 握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而不只是一块黑板、 一台录音机、一张嘴、一架钢琴,创造一个信息资源极为丰富、视野极为宽广、古今中 外、包罗万象、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开动学生脑筋、培养学生用脑、用心、用耳 去聆听自己弹奏的音乐或演唱的曲目,去体味音质,使学生成为有创造力,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代新人。在教学中,加强教学实践,如组织若干个音乐小组,进行各种情境教学活 动和教学观摩,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走出校门,参万社会实践活动,多和兄弟院校进行学 习、交流、合作,互助互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