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小暑科普小知识,小暑习俗吃6种食俗食物

2021小暑科普小知识,小暑习俗吃6种食俗食物

来源:吉趣旅游网
2021小暑科普小知识,小暑习俗吃6种食俗食物

小暑食俗1、吃三宝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小暑食俗2、食新食辛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小暑食俗3、黄瓜+煮鸡蛋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小暑食俗4、吃饺子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小暑食俗5、吃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小暑食俗6、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小暑谚语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东风不晴天。

常刮南风忽转北,风雨齐来到不黑。 常刮北风忽转南,当夜就是阴雨天。 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 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云往南,水漂船;云往北,瓦碴晒成灰。 云彩往东一阵风,云彩往 淋了伏头旱伏尾。 东南风,雨太公。

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 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 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 东风急溜溜,难过五更头。 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 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风急云越急,越急越有雨。

西雨凄凄,云彩往南雨连连,云彩往北一阵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