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邢台市第三幼儿园 司雅洁 国培三期五班 摘要: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合作能力是幼儿立足社会、适应社会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对其一生至关重要。作为大班幼儿已显出合作的意识,教师要抓住这关键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为他们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班幼儿 合作能力 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合作来完成,一个人的力量显得孤立无援。进入二十一世纪,幼儿将成为未来的主人,他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 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异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的一生。所以说,合作能力是幼儿立足社会、适应社会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一个懂得合作的孩子,成人后会很快适应各种工作岗位,而不懂得合作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中会遇到诸多麻烦,并会无所适从。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各种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结合的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语言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目标,这就是合作。(摘自幼儿教育)
现在的家庭中,孩子们个个是家中的宝贝,基本上是六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孩子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家长们也处处维护着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唯我独尊。不仅不知道什么是合作,而且还自私自利、霸道、专横,发生矛盾时只会以暴力或哭泣来解决问题。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不予理睬,还一副“我凭什么帮你”的态度。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呢?
一、创设环境 萌生合作意识
1、创设主题墙饰,萌生合作意识
为了让幼儿初步体验合作的必要,形成一种合作意识,我们首先从墙壁布置入手。在墙壁设计时,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共同设计“班级树”。让每个小朋友的手印都印在树上,让幼儿感到我们是一家人,是一个整体。在季节墙饰“春天来了”中,让幼儿主动参与进来,每人画了一幅春天的景色。小草绿了,小花开了,河里的水融化了,还有小朋友们跳绳、放风筝的场景,并且孩子们还提出了制作方法,如:小树可以用皱纹纸粘贴,小花可以用纸团印出来等等许多方法。意见达成一致后,有的孩子印小花,有的孩子剪小草,有的孩子折动物,还有的孩子进行粘贴,他们分工合作、相互配合。主题墙饰完成后,孩子们高兴极了,初步体验到合作的成功,合作的快乐!此外,我还随时观察孩子孩子们的动向,发现有合作方面的现象,就马上用相机抓拍下来,贴在墙壁上,给幼儿合作的提示,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2、开展主题教育 萌生合作意识
利用教育教学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需要,形成一种合作的意识。例如:故事《拔萝卜》、看图讲述《蚂蚁搬豆》、童话剧《狼和小羊》、
木偶剧《狐狸和兔子》等,通过这些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学习,让幼儿初步懂得什么是友爱,什么是合作,让幼儿扮演其中角色,在表演中去理解合作,去感受合作。
3、树立榜样 萌生合作意识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我们三位老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分工合作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在喝水环节,一位老师接水,一位老师组织幼儿端水;在操作环节,一位老师组织活动,一位老师发放操作材料;在律动时,一位老师教动作,一位老师弹琴,这都在无形中给幼儿树立了正面的好的榜样。反之,教师的不合作行为也会影响孩子,因此作为老师,我们时刻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榜样。另外,同伴之间也是相互观察、相互学习的榜样,幼儿会模仿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指导,让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弱的幼儿相互游戏,这也是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二、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当孩子发现问题时,不知道怎样合作时,这就需要老师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首先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幼儿的合作性语言,为幼儿的合作行为做好铺垫。例如:当幼儿想参加某个活动时,要引导幼儿说:“我们一起玩,好吗?”当幼儿发生分歧时,要引导幼儿说:“我的意见是…”或“你能听听我的意见吗”当
幼儿遇到困难时,要引导幼儿说:“你能帮帮我,好吗?谢谢!”等等。其次,交给幼儿与同伴商量的办法。当幼儿在娃娃家中为角色的扮演发生争执时,引导幼儿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当操作材料不够发生争抢时,引导幼儿通过轮流使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幼儿找小伙伴协助自己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场景,帮助幼儿逐渐学会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三、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机会
幼儿在学习、游戏、生活中,合作的机会很多,作为老师要想办法为幼儿创设、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游戏、生活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1、在学习中“学”合作
教育活动是幼儿日常学习的主要活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活动时间来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在美术活动“美丽的海底世界”中,我出示一副很大的海洋图,请幼儿进行装扮。这时,有幼儿说:“这么大,我可装饰不完”。我紧接着说:“那怎么办啊?“我们一起做吧”!孩子们喊了出来。接下来,我们一起商量、设计,让幼儿自由组合成了四组,一组幼儿画各式各样的鱼,一组幼儿剪各种水草,一组由进行粘贴,一组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海星、珊瑚等微生物。他们相互配合,有秩序地进行活动。画展时,孩子高兴地欢呼着。在科学活动中,提供有限的材料,让幼儿配合进行“沉浮”、“小船浮起来”、“吹泡泡”等小实验。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没有出现争抢现象,都很自觉的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来进行。
2、在游戏中“玩”合作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游戏中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合作性的游戏,让幼儿懂得只有相互帮助,团结合作,才能更好的游戏。在游戏“上小船”中,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一张报纸,比一比看谁的小船上的人多。最开始,孩子们都往船上挤,不是你把我推下来,就是我把你挤下来,最后谁也上不了船。我适时地介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明白只有合作才能进行游戏,游戏再次开始,幼儿都不在拥挤,很有秩序的上船,有的幼儿搂在
一起,有的幼儿趴在另一个幼儿的背上,有的幼儿一条腿站立,最后都上船了。顿时,活动室里欢呼一片,他们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区角游戏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地作用。每一个区角游戏都蕴含着合作的技巧。“娃娃家”、“小超市”、“小餐厅”、“小银行”、“糖果屋”、“小医院”等区角游戏,让幼儿自由结合,自己商量扮演的角色,自己商量游戏的规则,意见达成一致后,方可进行游戏,这样,孩子们都会很好的投入到游戏中,逐渐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在户外游戏中多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进行集体游戏。为幼儿开展“毛毛虫”,让幼儿相互合作,齐心齐力才能走起来;游戏“两人三足”需要伙伴之间两两配合,走起路来才能不摔跤;游戏“穿大鞋”中,孩子们喊起了“一、二、一、二”的口号,六人合作,跟着节拍,走得很成功。在投放体育器材“球”时,只提供幼儿人数的一半,让
幼儿自己商量怎样玩,没有出现一人一球的现象,有传球的、有抛球的、有拍球接力的等,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的快乐。
3、在生活中“实践”合作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许多合作的机会,教师要抓住这些教育契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值日生值日时,孩子们会自行商量自己的工作,然后分头去做,这样做得又好又对,既让幼儿养成了劳动习惯,更让幼儿实践了合作。在午睡前后,鼓励幼儿相互帮忙脱衣服、解拉链、翻衣领,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共同抬桌子共同搬玩具筐等。将合作才渗透到一日生活中,教师及时指导,幼儿及时实践,能很好的提高幼儿的合作技能。
四、体验合作的快乐
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往往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绪,这对巩固、强化合作行为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幼儿常常不能明显的感受到这种快乐的情绪。作为老师,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快乐。在点评活动中,让幼儿欣赏自己的合作成果,并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与同伴之间相互配合的,对于这种配合教师要给予肯定。幼儿即出色地完成了活动内容,又增进了同伴之间的友谊,还体验了合作的快乐。
五、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
当幼儿进行合作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给予肯定。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赞美,一句肯定,以及对幼儿亲切的点头,竖
起的大拇指,都对孩子起到很大的鼓舞,让幼儿们愿意更多的去做出合作行为。
六、家园共育 将合作进行到底
教育离不开家园一致的配合,我们通过接送孩子时间,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帮助家长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建议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作画、一起制作手工、一起做家务、一起包饺子等。即增强了亲子之间的感情,有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总之,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当让幼儿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增进友谊,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主要参考文献:
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期刊《幼儿教育》 19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