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30—31页的例2、例3。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部分的重要学习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从丰富的生活例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以提高教学效益,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材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让学生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和鉴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发现平移或旋转后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谈话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移和旋转动画)、黑板贴纸、游乐场玩具分类卡片、两个学具袋、小鱼涂色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前谈话谈话:
师:同学们,节假日的时候我们能经常跟着爸爸妈妈去游乐园玩吗?同学们玩过哪些游乐项目呢?
生:大风车、滑滑梯、小飞机......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老师也非常喜欢游乐园,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爱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上课!
2. 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游乐园,请看大屏幕。 3、观察要求: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游乐项目运动? (2)你最喜欢的一项游乐项目是什么,它是怎样运动的? 生1:我最喜欢的是大风车,大风车是转圈圈运动的、 生2:我最喜欢的是电缆车,它是直直的运动的。 生3:我最喜欢的是……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去的游乐园为突破口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创设了学生去游乐园玩的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二、合作交流,构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1.小组合作。师: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你能利用我们的学具卡片边做动作边思考并给这些游乐玩具分分类吗? 2.操作要求:
(1)三人一组小组合作讨论;
(2)合作要求: 小组长拿出一号学具袋里的分类卡片,各小组成员边做动作边思考应该怎样分,再分一分,然后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比比看哪个组分的又对又快。
3.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分类的结果与分类的理由。(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小火车、观光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大风车、钟表。) 4.师归纳:像缆车、小火车、滑滑梯等沿直线运动的现象在数学里叫做平移;(板书:平移)像大风车、摩天轮、转椅等绕一个点或者轴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5.揭题并板书:平移和旋转。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像的运动中的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2)师:谁能跟老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现象是平移,什么样的现象是旋转?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平移和旋转的准确概念。
【设计意图】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运动方式的不同,对游乐园的各种游戏进行划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自然形成了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表象。 三、独立思考,发现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点。 1.生自己独立研究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平移和旋转分别有什么样的运动特点呢?思考好的同学请用你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课件出示独立思考: 物体在做平移和旋转运动时,它的大小、形状、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
两个学生汇报思考结果,师生共同评价,掌声鼓励! 师用课件上的集合圈归纳总结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平移: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变,方向也不变。 (板书) 旋转: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变,但方向改变。(板书) 2.强化练习
师: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看谁真正认识了我们学习的平移和旋转这两个现象。请先说动作,再说是什么现象。 指名回答,师及时肯定与评价。 (生1:拧水管是一种旋转现象; 生2:转动方向盘是一种旋转现象; 生3:拉抽屉是一种平移现象;
生4:可能会说拍皮球是一种平移现象,师纠正;球的上下运动是一种平移现象; 生5:拨算珠是一种平移现象。)
【设计意图】及时强化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时巩固新知。 四、走进生活,深化概念。
放眼看生活,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1.谈话:同学们学得可真不错,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接下来我们放眼看生活,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
2.学生举例(学生回答可能有升国旗、开抽屉、商场的电梯、大风车等) 3.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拉窗户、直梯的上下运动、自动门的开关、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早晨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动车组和谐号沿直线铁轨运行,游乐园里的弹跳塔、救火先锋、激流勇进等。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摩天轮、空中飞椅、旋转木马、旋转的风车、飞机螺旋桨的转动、酒店旋转门、轮胎的运动。
【设计意图】走进生活,让学生自己主动在生活中找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进一步理解与深化概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里的动态的例子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五、巩固练习,闯关活动: 1.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
谈话:下面老师来考考你的眼力。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在脑海中移移看。 指名回答。
生:1、3、5号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三个小房子方向相同。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为什么剩下的三个小房子不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呢? 生:方向不同?
师:2、4、6号怎样才能相互重合呢? 生:通过旋转。
师:你们可真聪明,让我么看一下电脑小博士带给我们的答案和我们说的一样吗,请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1、3、5号小房子的平移并重合的动向,教师解说。最后这三座小房子被涂成了红色。 2.涂颜色练习。 谈话:
师:小鱼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拿出二号学具袋里的答题纸,把可以平移到红色小鱼位置的鱼涂上红色,把不能平移到红色小鱼位置的鱼涂上另一种颜色。 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代表展台下展示作品并汇报。
生可能会说:我把这三条小鱼涂成了红色,因为他们都可以向右向下平移和红色小鱼重合。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掌声送给这位勇敢的孩子。
【设计意图】在 “做中学”,让学生亲手去移一移,再一次落实感知平移的过程。通过判断物体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动手画一画,巩固理解平移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平面空间变换观念。
3.课堂小游戏:老师说口令,你来做动作。思考我们做的动作里有没有今天所学的现象。
师:把我们的数学课本向上移动、向下移动、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把我们的数学课本在桌面上转一圈。再把我们智慧的小脑袋转一圈。 师:思考我们刚才做的动作里藏着今天所学的哪些小秘密?
生:移动数学课本是平移现象, 把数学课本转一圈和转动小脑袋是旋转现象。 4.看视频见证奇迹。
教师播放上台音乐厅整体平移的一段视频,师生一起观看。 生汇报视频里的现象。
师:在这段视频中,我们看到了重大5650吨的上海音乐厅向东南方向整体平移了66米多,如此伟大的平移工程饱含了华人建筑师博大的聪明才智,先现在开始,我们要好好学习、学以致用。【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鼓励了大家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巩固了所学知识,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平移和旋转的热情,并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六:伴着音乐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创造出来的精美画卷。
师:我们的汉字中有平移现象、我们美丽的花朵是由花瓣旋转形成的,我们精美的布卷里藏着平移和旋转现象、我们生存的地球时刻在旋转、我们女孩子最喜欢的舞蹈中也存在着平移和旋转带来的美。
【设计意图】最后回归生活。利用多媒体动画和图片,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激发了学生热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七:师生共同谈收获。
师:美好的40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说,师归纳总结。
课件一步步播放本节课的图文知识梳理。
师:千金难买回头看,我们一起来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
首先我们由游乐园的主题图引出了游乐项目的分类,把游乐项目分成了两类。并认识了像小火车、电缆车、观光梯等这样,物体沿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像大风车、旋转小飞机这样,物体绕一个点或者轴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并进一步研究了平移和旋转各自的特点:平移现象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变,方向也不变,旋转现象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变,但方向改变。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回顾总结,教师利用课件中的框架图帮助孩子们有条理地梳理本课知识点。 八:课后作业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自己创作出美丽的图画吗?课后老师留一个小作业: 用今天所学的平移和旋转,自己动手做一个精美图案。
九: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
特点: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变,方向也不变。 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者轴运动的现象。 特点: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变,但方向改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