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 1 VOL.(3)NO.1 3 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54例疗效观察 The effective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54 cases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Tongmai decoction 史增信 韩文刚 (1.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450007;2.河南省荥阳市中医院,河南 荥阳,450100) 中图分类号:R255.2 【摘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1)13.0052.02 证型:BGD 要】目的:观察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选10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54例,对照组用抗凝、抗血小板集聚、降颅压、改善脑循环等常规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汤。结果: 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8%,两组 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 o结论: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 【关键词1通脉汤;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案例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treatng iischemic srtoke wih tongmaiT decoction.Mehods:To tchoose 108 cases wih tischemic stroke,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with 54 cases.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some colnnlon reattments such as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reduce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SO on.The treatment roup greated twih Tongmai tdecoction based on he ttreatment of control group.Results:In he ttreatment group markly effective in 37 cases,effective in 1 3 CaSeS,invalid 4 cases, hettotal effective ratewas 92.6%;Inthe controlgroupmarkly effcctivein28 cases,effectivein19 cases,invalid 7 cases,thet0tal effective rate was 77.8%,there were signiifcant diferences between he two troupsg ,<0.05).Conclusion:Treatng iischemic stroke wih tTongrnai decoction call make better effect. [Keywords]Tongrnai decoction;TCM;Ischemic stroke;Cases 自2010年以来我们应用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54例,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77.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l<0.05)。 4典型病例 患者甲,男,48岁,农民,2010年7月27日以“左侧肢 体麻木力弱伴头晕一天”住院,患者有糖尿病6年,血糖波动 1临床资料 108例均为住院患者,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 月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中风病症诊断标准。 其中治疗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7岁, 在6.5~8.0mmol/L,未经正规治疗,且形体胖,体重指数 32.05kg/m2。于2010年7月26日突然左侧肢体麻木力弱伴头 平均38岁;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最大72岁,最 小25岁,平均36岁。108例均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塞或 晕。于27日就诊。T:36.2℃,P:68 ̄R/min,R:l9 ̄/min, BP:140/80mmHg,神志清,精神一般,面色暗淡,无失语。 心肺听诊(~),肝区压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 脑血栓形成,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65例,糖尿病者史43例, 高脂血症者78例,高血粘者82例,冠心病者35例。 2治疗方法 共济失调,腱反射及深浅感觉正常。病理症(+),舌体胖, 舌质暗,舌苔黄厚腻,脉弦滑。头颅MRj示:右侧丘脑腔隙 性脑梗塞。腹部B超示:脂肪肝。空腹血糖8.2mmol/L,餐后 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单位,皮下注射,1日2次, 肠溶阿司匹林100rag,1日1次,甘露醇125ml,依病情不同, 1次150ml,1日2~4次,奥扎格雷钠80mg,1日2次静滴。 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者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汤,其组成:胆南星lOg,川I贝10g, 黄芩10g,杏仁15g,薏苡仁30g,半夏15g,枳实10g,滑石 30g,桃仁lOg,丹参20g,川芎15g,泽兰10g,鸡内金lOg。 水煎,每日3次,每次300ml,口服。 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mg/L,全血高切粘 度增高。诊断:中医:①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②消渴。 西医:a脑梗塞,blI型糖尿病。治疗:西医常规对症治疗:低 分子肝素钙4100单位,皮下注射,1日2次,肠溶阿司匹林 100mg,1日1次,奥扎格雷钠80mg,1日2次静滴并配降糖 及降压药等。 上述方案治疗两日后,患者麻木力弱、头晕未见明显好转, 3疗效标准及结果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 复诊:左侧肢体麻木、力弱、头晕,面色暗淡,精神不振,轻 度舌强,腹胀,纳差,大便不爽,舌体胖有龈,舌质暗淡,舌 疗效标准》中的中风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症状及体征消失为 显效:症状及体征好转为有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变为无效。治 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 92.6%: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 苔黄厚腻,脉弦滑。辨证属风痰阻络,浊气上扰,脑脉不畅。 治疗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汤”加减:胆南 星10g,川贝10g,黄芩10g,杏仁15g,薏苡仁30g,半夏15g, (下转54页) -54一 Clinical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 2011 VOL.(3)NO.13 注:与对照组比较,nP<0.05。 另外,医院用正柴胡饮治疗流感感冒108例,治愈97例, 有疗效的9例,无效果的2例,总有效率为98%。治疗风寒感 冒208例,并将这208例患者随即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 进行用药,结果显示,使用大剂量或者常规剂量对于效果并无 明显差别。都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较快的降低患者体温, 改善血白细胞和分类异常情况。在6天内治愈的常规剂量组和 3讨论 《景岳全书》中共收录6个正柴胡配方。第六个是在前五 个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总结而得出的,是心甘平三的代表方, 名叫做“正柴胡饮”。正柴胡已经应用了数百年,该药剂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认可,目前在国内外都很受认可,尤其是在 日韩等国。正柴胡饮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约1O种病毒有着显著 治愈率为98.1%,大剂量组则为97.1%,两组的总有效率都达 到100%。而从患者治愈的实践来看,大部分患者在3~4天内 的广谱抗病毒作用,尤其是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作用更为显 著。但是能否抑制其它新型病毒,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正柴 达到治愈,真柴胡饮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风寒暑表类型的发 热、头痛、恶心、恶寒、咳嗽、喷嚏等症状,可以较快的降低 体温,改善血白细胞计数以及分类异常情况等。对于具有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的感冒患者有着良好的疗效,是临床治疗感冒的 很有效的中成药。 2.2治疗恶性肿瘤 胡饮对抗组胺,有着明显的抗过敏作用,这也是正柴胡饮治疗 外感风寒初起,并且伴有流涕、鼻塞的症状的依据。正柴胡饮 临床应用中的结果显示,该药剂对外感风寒初起的疗效较好, 不但可以解热阵痛,同时还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全身症状,符 合该方的组方思想。但同时目前我们对该方的加味减味的研究 不足,而不同的配方的疗效也是不同的,我们还应该做进一步 的研究,开发出针对性更强的药剂。 参考文献: [1]岳广辉,潘海峰,张晓峰,李守拙.正柴胡饮的研究进展叨.承德医学院学 报,2009,(O4) 恶性肿瘤肺感染性发热不容易治疗,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特 效药,有医生使用正柴胡饮冲剂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颇 佳,30例患者中在一个疗程之内退热的就有22例,2个疗程 退热的则有6例,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3.3%。 2.3治疗心肌炎 [2]董红红,秦雪梅,郭小青,张丽增.正柴胡饮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咖.山西中 医,2008,(02) 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心慌、无力患者,经用病毒唑、病毒灵 等药物多次治疗症状并无明显改善,后改用正柴胡饮,服用6 剂后症状大减,继续服用24剂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至今未再 发作。 【3]谢东浩,蔡宝昌,安益强,李霞,贾晓斌.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 究进展f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01) 【4]李芳,李建北,张东明.柴胡的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O2) 2.4治疗肺炎 对于发热、咳嗽、无力、气促的患者经检查后诊断为右下 肺炎,先后服用新诺宁等药品,不见好转,在服用正柴胡6剂 后退热,12剂后止咳。 (上接52页) [5]杨志刚,陈阿琴,孙红祥,俞颂东.柴胡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 杂志,2005,(05) 【6]于香军,姜金英.正柴胡饮治疗流行性感冒108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01) 编号:ER一11053014(修回2011-07.11) 枳实10g,滑石30g,桃仁10g,丹参2Og,川芎15g,泽兰10g, 鸡内金10g。水煎,每日3次,每次300ml,口服。 三日后复诊:麻木、头晕明显减轻,余无不适,舌质淡红, 苔薄黄,脉弦。继续以上方加钩藤20g,水蛭15g,四剂。诸 症消失。继服十剂,血糖平稳下降、血粘度明显改善。三日后 出院,将上方十五剂,巩固治疗。嘱其定期复查、调理方药。 5讨论 引起脑脉不畅,发为中风,与现代医学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之 机理相吻合,所以必须以清热祛湿、化痰通络之法治之,采用 自拟“通脉汤”,使其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舌像的变化与其 血糖、血粘度的变化密切相关。该方:胆南星、川贝、黄芩、 半夏、杏仁、薏苡仁、滑石、清热、祛湿、化痰,桃仁、丹参、 川芎、泽兰、枳实理气活血,祛风通络,鸡内金顾护脾胃以增 药效。后加入钩藤、水蛭是增大其解痉化瘀通络的作用,诸药 本例属缺血性中风,(右侧丘脑梗塞),消渴(II型糖尿病)。 其特征为形体肥胖,《素闻・奇病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 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内经》又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 贵人,则膏梁之疾也。由此不难看出,内经已论述“偏枯”、“痿 厥”与消渴有密切相关。是为消渴而引起之中风。故中满、内 热、其气上逆,必映及脑脉。本例患者为痰热中阻,浊气上逆 共凑祛风通络,清热化痰之功效。使之血糖稳降、血粘度改善, 脑脉血流通畅,而中风之麻木、头晕诸症消除,病自愈。 作者简介: 史增信(1963一),男,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河南省郑州市中心 医院。 编号:EA.11050492(修回:201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