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寄情
——不同月亮不同情感
授课人: 钟 华
授课年级:五年级
一、教学内容:S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五年级上册《暮江吟》、五年
级下册《出塞》
课外选材《中秋月》《汴京元夕》
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诗人笔下的月亮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的
方法。
2、指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诗人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学习积累古诗。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探究,能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月亮的不同,层层深入体
会作者的感情。
2.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阅读
教师: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内容:
(一)初步交流,出示议题
1、谈话:孩子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组古诗。通过课前阅读,对五首古诗的字音、诗意还有什么疑问吗?
2、请学生朗读,正音。
看来大家的课前预习都完成得不错。现在,我请五位同学来朗读古诗,请你们尽量读得正确、流利。
3、问:通过朗读,你们发现这些古诗的内容有一个什么共同点?(都和月亮有关)
过渡:在中国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审美意象。皓月当空,
长风拂面本是自然景象,但经诗人的妙笔生花,便成为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明月寄情。(板书:明月寄情)
4、出示议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同的月亮寄托了诗人不同的情感。(板书:不同月亮 不同情感)接下来,我们就透过月亮来体会诗人的内心。 (二)阅读探究,指导朗读
1、自主阅读,感知月亮 (1)寻找月亮
①用笔勾画出每首古诗中直接描 写月亮的诗句。
②根据勾画出的诗句内容在下面批注:这是( )的月亮 (2)品读月亮
①根据批注,读出你心中月亮的形象! ②读给同桌听一听。 (3)品读展示
表达要求:我勾画的是 ( 古诗题目 )这首诗中的 ( 诗句 ),我感受到这是 (什么样)的月亮。
例:我勾画的是《静夜思》这首诗中的“床前明月光”,我感受到这是一轮月光皎洁的月亮。
2、深入阅读,诵读“月亮” 指导理解、朗读《出塞》 (1)感受不一样的月亮
①结合整首古诗,补充:这是( )的月亮。
提示:可以从诗人观月的时间、地点、角度、季节,诗人的心情等方面补充。 ②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这是千百年来照耀着边关的月亮! 这是戍边将士和亲人共同仰望的月亮! 这是寄托了思念之情的月亮!
(2)体会不一样的情感
①根据批注,结合古诗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填写“寄托了诗人( )的情感”。
②朗读古诗,读出你的理解。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表达要求:这是( )的月亮,寄托了诗人( )的情感。 3、合作阅读,感悟“月亮” 小组合作阅读
(1)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从月亮入手,深入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情感。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小组展示。
(相机完善板书不同的月亮不同的情感) 4、激情诵读,积累古诗。 (1)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尝试把古诗背下来。 (3)诵读展示。 (三)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感知了不一样的月亮。同样一轮月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象呢?因为它寄托了诗人不同的情感。月亮在中国古诗中还有很多别样的风采别样的韵味,请大家在课外找到更多有关月亮的古诗,继续阅读,继续感悟。
七、板书设计:
明 不同月亮 月 皎洁、欢乐、可爱 „„ 寄 情 不同情感 失望、愉悦、团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