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再谈诗与音乐的结合

再谈诗与音乐的结合

来源:吉趣旅游网
◎音乐论坛 再谈诗与音乐的结合 ■魏华 摘要:诗与乐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记录了人类在历史长河 中的文明与进步。它的发展经历了“以诗从乐”和“以乐从诗”的不同阶段。但无论是“依诗谱曲”还 是“依曲填词”。诗乐都以其独具的艺术特性显现了其应有的艺术价值。诗与乐都是以表达情感为目的的 艺术.所以,准确地表达诗与乐的思想感情是艺术的灵魂之本。 关键词:诗与乐;互动;感情 古时候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游牧民族骑马狩 猎;渔民们在江河大海中驾舟打鱼。人们为了求生,与天 重要的位置。 古希腊,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文学、艺术等多 方面对于整个欧洲的影响源远流长,由诗人荷马创作并流芳 而世的巨著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通过音乐的形式 斗、与地斗的炽烈战斗场面,孕育了人们的聪明智慧,激发 出人们的勇敢斗志,表达出他们的思想情感,由此创作出了 壮丽的诗篇,创作出了美丽动人的音乐旋律。劳动创造一 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公元前7 7 6年开始的奥林匹亚竞技会, 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技能比赛就是歌唱,这里且不论通过什 切,劳动造就了艺术,劳动先于艺术。诗与乐都是劳动人民 在生活、生产中所创造的。他们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向前 发展,逐渐演变而发展提高而升华。 一么样的比赛和评判,运动员如何赢得比赛,但是这种在特殊 时期,特殊的运动形式促进了古希腊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出 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兼音乐家,如萨福和阿尔赛欧斯,两者 在写了大量的诗的同时,还创作了很多的抒情歌曲,也由此 开创了“萨福体歌谣”和“阿尔赛欧斯韵律”的风格。因此,我 们可以认为,从人类的古代开始,诗与歌的创作是同时进行 的,诗的创作可以以歌为目的,而歌的节奏与诗的韵律也可 以相一致。“诗为乐之心,乐为诗之声”。 ,诗为乐心,乐为诗声,诗乐共体 诗与音乐是一同诞生的,诗、歌、舞三位一体是人类 早期文学与音乐的共同特征,由于生产力低下以及当时人们 物质生活简陋的原因形成了这种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有道 是诗中有乐,乐中有诗。《毛诗序》中有记载说明能够完全用 来表达或者是传达感情并在情感上得以渲泄的艺术表现形式 都是通过诗、歌、舞来进行的。 歌曲是音乐与诗的合成艺术。歌曲中词句的形成来自 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加工,形成 富有表现性的、进行情感表达的语言,通常而言,一首好的 歌词,就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好诗、一首富有韵味的好诗! 在诗与音乐的发展的过程中,歌曲的发展也由低级形 态进入到了高级形态,艺术、宗教歌曲以及歌剧等应运而 生。在中世纪,诗人歌德、海涅等的文学作品,由舒伯特、 舒曼等音乐家谱曲,完美的结合带给全世界人民最美好的感 觉冲击,而宗教音乐配以赞美诗的风格风靡于整个欧洲:莎 士比亚的诗集在交响乐大师的手中变成歌剧,获得了新的生 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席卷全欧,音乐家们创造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诗历来是为歌而作的,因 而会有“其诗必歌,不歌的诗不可谓之诗”之说。最早发生在 我国先民们狩猎时期生活的《弹歌》和“三人操牛尾,投足以 歌八阙”的葛天氏之乐,即是文学史上最早的诗、音乐史上 最早的歌!从我国先秦时期的讴歌吟呼,到我国的第一部诗 歌总集《诗经》的诞生,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 交响诗、多乐章标题交响乐、单乐章标题音乐会序曲、标题 小品套曲、音乐剧等等。他们将诗产生的意境渗入到音乐, 使音乐的表现不再抽象,变得易懂并具有了故事性,从而扩 大了音乐的审美领域。 基础,而且在音乐与诗的关系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唐 代经学家孔颖达就有“诗是乐歌”的论点。在唐代学者的观点 中,诗与乐是相辅相成的,故只要有诗出现,就有乐之存 在。在诗人、书法家、画家兴盛的唐代,诗与乐相辅而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文明里程碑式的进 步,诗,渐渐成为了文学的一个分支,它以辞赋、散文等的 文学形式向前发展和延伸,并受到现代文学的影响成为了纯 粹的文学体式,音乐与它相辅相成的关系变得不再那么紧 密。然而,歌唱却从未计脱离诗与乐的联体。诗为乐心、乐 为诗声,诗乐共体的艺术特征却始终体现在任何时代的歌曲 创作与演唱中,无论是源于人们生活中流传的民歌,还是由 词、曲家所创作的艺术之作,诗中的主题与音乐的灵魂自始 至终都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富有浪漫主义的德国抒情诗, 特别是对于上层建筑的需要,出现了以诗人为官的社会现 象,诗人作出诗句,并很快有专业的人员谱出曲目进行演 唱,唐诗并不仅以文学性流传于世,而且还以充满音乐的性 质流传于世,因此,后世的人们把它们称之为曲、词曲或曲 子词等等,到了宋代,还出现了依据乐曲来进行填词的文学 家,而其中最著名的、集词人与音乐家于一身的姜夔最具代 表性,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集》,在中国的音乐史上占据极其 造就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光未然的长诗《黄河吟》,成就了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根据《长恨歌》和组诗《红军不怕远 田黄河之声2012年第4期 征难》而创作的《长征组歌》,在艺术的 表现力上则得到了升华和全新的体 现。 =.诗与乐的结合 渗透与互动 诗人为情所动、为景所醉;心声 的河流或平静美丽,或汹涌澎湃,于 是,诗歌就有了生命。都说语言的尽 头是音乐,最美的语言还不如歌唱, 于是,诗歌就成了歌曲。歌曲的文学 性是一体的,声乐艺术因而更容易得 到理解领悟,理所当然是最具广泛性 的音乐形式。在歌中,文学与音乐如 同血与肉,如同灵魂与身体,不可分 割。《阳关三叠》这首离别诗词,干百 年来感动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劝君更 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如同 心里流出的旋律,道不尽离别时的伤 感。歌声起于平静的离别诉说,一层 层的音乐伴着诗人的浮想漫向高潮。 诗对音乐的渗透还表现在内容 上,音乐家们将诗的“借景抒情”、“借 事抒情”引入音乐,创造了标题音乐。 他们借用诗的比兴手法,以音响编织 意象,用乐章摹拟自然界的音效,如 虫叫、鸟鸣、海啸、风暴;用音乐节 奏的变化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如月 光、彩虹、草原;用音乐的律动比喻 自然界的物种,如奔跑的骡子、展翅 而飞的小鸟:用交响手法表现剧烈的 矛盾冲突。尽管音乐表达概念极其有 限,但从诗中吸取的意象塑造,扩大 了音乐的表现领域。匈牙利作曲家李 斯特将诗的意象引入音乐,他的交响 诗《前奏曲》受拉马丁的诗歌《诗的冥 想》的启发,用音符写出他对生活的热 爱,诗意地表达了“在经受暴风雨的洗 礼后才能体会爱情和欢乐”的主题思 想。我国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以优美的主题,富于戏剧性的音乐结 构,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描绘了动人 的爱情故事,使听众得到美的享受, 意象的引入给音乐增添了无穷的魅 力。 三 感情的表达是诗与乐的灵魂 艺术作为情感交流的媒介。在各 门类艺术中,音乐是最善于表现情感 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早在两干多年 前的《乐记》就有相关的记载,形象生 动地说明了运用各种不同的声音与音 投稿热线:l 3 8I1 2 47 961\1 3 0 51 4 51 988 QQ:54 9 0 64845\Ema-1:1wk一9 9 l 3@8i na..com 乐来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等各种 成为声乐艺术家们在表演实践中的一 不同的心情与情感。在西方,亚里士 种追求。 多德认为乐调能反映出愤怒、勇敢等 歌唱是诗与音乐有机结合的综合 性情。黑格尔更进一步认为,音乐能 艺术表现形式。歌唱是进行情感表达 表现人类心灵深处所能体验到的一切 的行为艺术,在其艺术创作的过程 深浅不同的情绪。音乐是灵魂的直接 中,最初是由词、曲作家在进行词、 语言,而由最具情感的诗和乐构成的 曲创作时,将自身的情感体验注入到 歌,则最能直接深刻表达人们的藏心 作品的内容之中,再由演唱者根据作 之志、铭志之情。因而,在即诗亦乐 品的主题表达,并以自身对歌曲整体 的歌唱艺术中连接和维系诗与乐,使 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艺术的二度 诗乐共体,当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在 创造,最终将作品的思想感情传达给 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现实生活反应 听者、欣赏者。 的心理活动一一感情。 因此,能以严谨的态度,真实、 经过提炼后的语言,形成歌词, 准确、深刻地表达作品中蕴涵的思想 继而成为歌唱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作 感情,是歌唱艺术的灵魂与根本。诗 核心,因此歌唱与语言如同孪生姐妹 与音乐的和谐结合,促进了文学艺术 一样,一起来到这个世间。语言所体 与音乐的完美与发展,它将随着人类 现的因素与作用始终贯穿在歌词、音 文化的进步,对生活、经济、政治等 乐的创作和歌曲的演唱之中,而反 诸多方面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 之,歌曲的表达也始终离不开对语言 作用。■ 的感受、体验与表现。在歌唱艺术中 诸如作品的曲调美、演唱的声腔美以 参考文献: 及由曲调与演唱所体现出来的歌唱艺 [1]黄腾鹏.《西方音乐史》.敦煌文艺出 术的风格、民族、时代等特征的审美 版社.1994 因素,甚至包括演唱中的呼吸、咬字 [2]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纳》.中国社会 , 及音色、力度的变化等,都与语言的 科学出版社.2002 自然语调、韵律,及其在不同情感体 [3]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 现中的变化与表现紧密相联,所以, 社.2002 文字的艺术美,成为歌唱艺术的美学 价值的一种体现,而且这种美的表达 (山西省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 黄河之声2o12年第4期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