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

来源:吉趣旅游网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学专业本科四年制使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007年8月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学专业本科四年制使用)

前言

社区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新兴的应用型学科,是现代护理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专业必修课。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们多种健康需求的重要措施。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社区护理的开展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程围绕社区护理的主要任务,对相关概念、理论和内容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认识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工作内容,以及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并能应用相关知识指导社区护理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的目的,同时在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交流及护理实践中,学习和领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从而充实其的人生经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讲授,音像教学,讨论,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注重护生运用全科护理理念及方法对社区人群提供高质量护理的能力。

本课程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开设,总学时54学时,理论讲授48学时,实践6学时。

教学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社区护理的概念和特点、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

2.熟悉社区护理对象、社区护理的组织结构、社区护士的任职条件。 3.了解国社区护理的基本理念、社区护理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一、社区护理学概述 1.社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2.社区护理对象

3.社区护理特点和工作内容 二、社区护理学的基本理念 1.健康观念的变化 2.自我护理

三、社区护理管理

1.社区护理的组织机构

2.社区护士的任职条件与要求 3.社区护理管理工作的考核与监督 4.社区护理伦理准则

四、社区护理发展史与发展现状 1.地段访视护理阶段 2.公共卫生护理阶段

3.社区护理阶段

4.社区护理发展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第二章 社区护理工作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健康教育、家庭访视、居家护理的概念

2.熟悉健康教育的方法、社区中的护理程序及家庭访视的过程 3.了解健康教育相关理论 【教学内容】

一、 社区中的护理程序

1.个人家庭社区健康的护理评估 2.个人家庭社区健康的护理诊断 3.个人家庭社区健康的护理计划 4.个人家庭社区健康的护理实施 5.个人家庭社区健康的护理评价 二、 社区中的健康教育 1.概述

2.健康教育相关理论 3.健康教育程序

4.社区群体健康教育的应用 三、 家庭访视

1.家庭访视的概念与目的 2.家庭访视对象类型与内容 3.家庭访视的过程 四、 居家护理

1.居家护理的概念与目的 2.居家护理的对象 3.居家护理的形式 4.居家护理程序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实习。

第三章 社区健康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社区健康护理的概念、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 2.熟悉社区健康护理程序、社区环境与传染病防治。 3.了解社区健康护理常用的护理模式。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社区健康护理的概念

2.社区健康护理常用的护理模式 二、社区健康护理程序 1.社区健康护理评估 2.社区健康护理诊断 3.社区健康护理计划 4.社区健康护理实施 5.社区健康护理评价

三、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应用 1.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目的 2.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 3.社区健康档案管理

四、社区环境与传染病防治 1.社区环境与健康 2.社区传染病防治

五、 社区灾害性事件的预防与救护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实习。

第四章 家庭健康护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家庭的角色和功能、家庭的健康功能、家庭评估干预模式和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及家庭护理程序。

2. 熟悉家庭的结构类型和内在结构、家庭的发展阶段和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家庭护理实践的范围、特点和基本观点、家庭结构图和社会关系图。

3. 了解家庭的定义、类型及家庭健康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家庭和家庭类型 2.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

3.家庭生活周期及家庭面临的发展任务 4.家庭健康护理的特点和主要工作内容 5.社区护士在家庭健康护理中的作用 二、 家庭健康护理理论 1.家庭系统理论 2.家庭压力应对理论 三、 家庭健康护理程序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提问、实习。

第五章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保健与护理

【目的要求】

3. 掌握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和护理干预方法、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及

各年龄段儿童预防保健的重点。

4. 熟悉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儿童的营养需要、不同时期的饮食喂养特点、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和内容及儿童计划免疫。

3. 了解儿童保健的定义、目标、意义和内容、社区护士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及托幼机构儿童卫生保健。 【教学内容】 一、 概述

1.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的意义 2.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组织机构 3.我国儿童保健现状

二、 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 1.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特征

2.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检测与评价 三、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工作的内容 1.儿童保健工作内容 2.青少年保健工作内容 四、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1.计划免疫

2.预防接种禁忌症 3.预防接种的实施

五、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指导 1.新生儿期保健指导 2.婴幼儿期保健指导 3.学龄前期保健指导 4.青少年期保健指导

六、 托幼机构儿童卫生保健

1.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要求 2.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第六章 社区妇女健康保健与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影响妇女健康的因素及妇女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的保健。 2. 熟悉妇女健康、生殖健康的定义和妇女保健的内容及妇女青春期、青春期、生育期、 更年期常见的健康问题。

3.了解我国妇女保健工作的发展和现状。 【教学内容】 一、 概述

1.妇女保健的概念 2.我国妇女保健的现状

3.妇女保健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4.妇女卫生保健常用指标

二、 围婚期妇女保健 1.配偶的选择 2.婚前检查

3.最佳生育年龄与受孕时机 4.计划生育

5.家庭成员的适应 三、 孕期卫生保健

1.产前检查与产前健康教育 2.孕期卫生指导

3.孕期用药与性生活指导 4.孕期自我监护方法指导 5.孕期营养指导 6.孕晚期的指导要点

7.孕期常见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护理 四、 产褥期妇女保健 1.产褥期检查

2.产褥期日常生活保健 3.产褥期心理保健 4.母乳喂养指导 5.家庭的适应与协调 五、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 1.生理改变 2.心理改变 3.健康教育

4.营养与饮食健康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第七章 亚健康人和中年人健康保健与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影响妇女健康的因素及妇女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的保健。 2. 熟悉妇女健康、生殖健康的定义和妇女保健的内容及妇女青春期、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常见的健康问题。

3.了解我国妇女保健工作的发展和现状; 【教学内容】

一、 亚健康人的保健与护理 1.亚健康的定义 2.亚健康的分类 3.亚健康的组成因素

4.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与评估 5.亚健康人的保健指导 二、 中年人的保健与护理 1.中年人的概念

2.中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3.中年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第八章 社区老年人健康保健与护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评 价、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社区护理措施。

2. 熟悉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定义及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

3. 了解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老化的状况和特点、人口老化带来的问题及老年人的患病特点。

【教学内容】 一、 概述

1.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2.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改变 3.老年人的患病特点

二、 国内外社区老年人保健措施 三、 社区老年人的保健与护理 1.联合国老年人保健原则 2.老年人的健身与娱乐活动 3.老年人的饮食照顾 4.老年人的休息与睡眠 5.老年人的安全防护

四、 老年人常见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和预防 1.离退休综合征 2.老年抑郁症 3.老年疑病症 4.丧偶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第九章 社区慢性病人保健与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病的特点、慢性病对病人及家庭的影响及居家护理程序和居家护理标准。 2.熟悉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病居家护理的意义和目的。 3.了解疾病的分类和定义、慢性病的分类、慢性病社区护理网的建立和社区护士在慢性病护理中的作用及居家护理中心的基本要求和各类人员的职责。 【教学内容】

一、 概述

1.慢性病的现状

2.慢性病的概念及特征 3.慢性病的分类 4.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二、 慢性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1.慢性病对病人的影响 2.慢性病对病人家庭的影响 3.慢性病对社会的影响

三、 慢性病病人的自我健康管理 1.慢性病人的自我护理 2.慢性病人的日常生活调节 3.慢性病病人的心理调节

四、 社区慢性病病人居家护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实习。

第十章 社区残疾人和精神障碍者康复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康复护理的任务、日常生活功能的促进和社区参与功能的促进。

2.熟悉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残疾的概念及康复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干预和评价过程。

3.了解康复服务的方式及康复医学的组成。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 2.社区康复护理的对象与内容 二、社区残疾人的康复护理程序 1.社区残疾人的康复护理评估 2.社区残疾人的康复护理诊断 3.社区残疾人的康复护理计划 4.社区残疾人的康复护理实施 5.社区残疾人的康复护理评价 三、社区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护理

1.社区精神障碍者康复护理的目的和意义 2.社区精神障碍者的护理管理 3.社区精神障碍者康复护理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实习。

讨论课(一)

【目的要求】

训练学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能力: 发现社区健康教育的主题;

拟订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

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和书写教案; 实施社区健康教育; 评价健康教育效果。 【教学方法】

小组课外完成健康教育讲义、教案

小组课堂进行健康教育演示,提出意见或建议。 【教学时数】 3学时

讨论课(二)

【目的要求】

1. 复习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 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 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和合作的能力;

5. 训练学生从社区人群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教学方法】

分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绪论 社区护理工作方法 社区健康护理 家庭健康护理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保健与护理 社区妇女健康保健与护理 亚健康人和中年人健康保健与护理 社区老年人健康保健与护理 社区慢性病人的保健与护理 社区残疾人和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护理 合计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4 8 6 4 6 4 4 4 4 4 48 实验学时 4 2 6 主要参考文献

1.《社区护理》 主编 冯正仪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2.《社区护理学》主编 刘建芬 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

— 完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