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吉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凌宏艺

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30期

摘要: 会展经济发展对会展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高校近年来虽然已经开设了会展相关的专业,但其人才培养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专业定位、课程安排、教学方法、资源整合、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都应适应市场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Abstract: Exhibition economy development needs more and more exhibition talents. Fo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exhibition specialty is set u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But the its talent training mode needs to be further optimized, in the specialty orientation, course

arrangement, teaching methods, resources integration,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etc., should be meet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of market for talent. 关键词: 会展;人才;教育;培养

Key words: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talent;education;cultivate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06-02 1 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成功的申办,中国会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短短十余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2004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第一批会展专业的招生与培养的正式开始。在2004年后进入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130多所高校开设了会展专业,其中有近40所是本科院校,90多所是高职院校。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会展人才培养在普通高校中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国内高校会展专业的开设背景,大体可分为五种情况。第一类是在旅游类专业基础上开设,目前中国会展教育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开设的,如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第二类是在国际贸易类专业基础上开设,如上海外贸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外经贸学院等;第三类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以培养会展项目经理和一线运作人才作为目标,如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会展商务管理专业就是此类。第四类是在艺术类、设计类专业基础上开设,如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院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第五类在原广告或外语专业基础上或直接从会展类专业起步,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厦门国际会展职业学院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当前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举办会展教育的高校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尽管各类高校将会展相关专业设立于不同的院系,但因为专业设置的原因,学科定位相对趋同,一方面弱化了各类高校自身优势与专业特色,分散了高校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衍生出原有专业与新设专业的融合问题。此外,趋同的学科定位,加剧了会展相关专业毕业生间的竞争,难以凸显比较优势,导致就业问题不容乐观,不利于会展专业的发展与成熟。

另一个问题是,会展业是一个注重实务性和操作性的综合性行业。高校在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而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则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现阶段部分高校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务性和操作性仍有所差距,还难以企及应用型会展人才的标准,其核心竞争力不足。

3 加强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3.1 明晰会展专业定位,推动差异化发展

我国会展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赖于专业会展人才的支撑,而完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工作是明晰会展专业定位。

目前,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会展专业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艺术与技术。会展经济与管理和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都具备跨学科、综合性强的特征,与会展业相关的领域比较宽泛。各院校在确立会展专业定位时,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是自身特色与办学水平,二是社会对各类会展人才的需求状况,三是其他院校特别是办学水平相当的高校的选择。

一般而言,会展业人才可分为核心人才、辅助人才和支持人才三类,每一类会展专业人才的工作涉及的领域较多。作为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奠基者,各类院校可将主要目标定于培养不同领域的会展辅助人才上,更好地满足会展业差异化的人才需求。各类院校在培养会展辅助人才时,可充分结合自身特色,强化专业间的共生与发展,提高会展专业学生的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西部省市开设会展相关专业的院校,以专科层次为主,本科层次为辅。不同类型的高校可以进行差异化会展专业定位。专科院校可考虑专注于培养实用型会展辅助人才,通过课程设置、专业指导等多种方式适当增加学生的实习和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化学生对会展业的直观认识,满足相关会展主体对会展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本科院校的会展专业可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会展辅助人才,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综合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应激发学生深入研究会展经济的兴趣,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夯实和完善会展专业理论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2 优化课程安排,打造特色学科

课程设置是学科建设水平的直观体现,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科学设置的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应以会展业发展的内在特点及运作流程为逻辑起点,以满足各会展主体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以会展专业教材为支撑,公共课博而不杂、专业课和而不同。各类院校在设置会展专业课程时,既要考虑自身办学实力和办学层次,也要考虑不同学生群体的课程需求,注重课程间的衔接与融合。

对于不同办学层次的院校,会展专业课程设置应有所差异。专科院校在明晰会展专业定位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实力,充分考虑会展活动的关联性和专业性,合理安排会展策划、会展广告、会展营销等专业课程,适当提高实习实训、专业能力培养等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重视实践课程,确保实训效果。本科院校的会展专业课程设置应结合会展活动的整体流程,构建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既要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需求,又要为学生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具体学科建设上,各类院校可构建模块化的会展专业课程体系。总体上,会展专业课程可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三大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以通识课程为主,基本不涉及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是一些初级专业课程,如会展原理、会展史学、会展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模块可进一步细分成小模块,如体现学校学科特色且与会展专业相融合的专业特色课模块,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实务型专业选修课模块,以及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理论型专业选修课模块等。

3.3 提升会展专业办学水平,鼓励多样化教学

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应的办学实力作为后盾。为更好推动城市会展业的持续发展,各类院校都需要加强会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会展专业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会展人才,以期满足城市各会展主体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是加强对从事会展教学工作的教师的培养。对教师的培养可分为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两个方面。理论培养方面,从事会展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在自主学习会展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主动参加学校或其他主体组织的培训班、研讨会等学习交流活动,加强会展理论学习,增强教学实力。实践培养方面,各类院校可依据自身会展专业定位,积极与相关会展企业或会展活动主办方沟通交流,并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有选择、有计划地将相关教师安排到会展企业学习,参与企业会展项目工作,或参加相关会展活动,使教师培训常态化,深化教师对会展行业的认识。

二是引进部分会展专业人才,充实高校师资力量。各类院校可与相关会展企业进行协商,以企业家、客座教授等多种方式引进会展人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活动,拉近会展专业学生与会展市场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城市会展业的发展状况的认识。同时,各类院校可组织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入的会展人才对本校会展专业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加强教师与会展从业人员的沟通交流,使教师了解城市会展业发展动态与趋势,进一步融合理论与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会展企业与高校的良性互动。

三是有条件的院校可考虑加强会展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如会展模拟场地、会展软件等。会展配套设施建设,将为会展专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实务平台,有助于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4 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协调发展

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引导。这种引导可考虑建立两种联席会议制度:一是政府各相关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制度,保证政府发展会展经济的相关政策得到及时、有效地贯彻执行;二是负责推动会展业发展的政府部门、开设会展专业的各类院校以及部分发展良好的会展企业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三方共同为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会展经济良性发展献计献策。

通过建立前一种联席会议制度,政府各部门之间可集中探讨加快推进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或规划,并利用定期或不定期的联席会议,确保相关政策及时、有效执行。同时,各部门可就推动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商议调整、完善措施,尽力保证如期实现会展业规划发展目标。

通过建立后一种联席会议制度,各类院校可以更直接的了解政府发展会展经济的思路与规划。而且,各类院校可以获取会展企业对于会展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培养方案等方面的建议,了解其他院校会展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育、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现状。同时,各类院校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友好合作,了解会展企业对会展从业人才的素质要求,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引进企业会展人才,拓宽会展专业学生进入会展企业实训的覆盖面。 3.5 规范职业培训,提高会展人才素质

会展职业培训是提高会展人才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会展专业人才院校培养、企业培养和行业培养无缝衔接的重要环节,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辅助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和会展行业协会可深入调研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状况,会展业人才需求层次与结构状况及会展职业资格培训状况,更好掌握目前会展业人才供需状况。在此基础上,根据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及政府相关规划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使短期人才培养与中长期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注重会展专业人才的多样性与专业性,重视会展职业培训品牌建设,构建结构合理、数量适中、覆盖会展活动全流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为会展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蒋昕.基于需求分析的普通高校会展人才培养构想[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2). [2]张岩岩,丛哲.高职院校会展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 [3]李强.开放教育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