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文件集
目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8
附件1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11
附件2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12
附件3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14
附件4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15
附件5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1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7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1)..........................................................................................35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2)..........................................................................................35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3)..........................................................................................36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4)..........................................................................................36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36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36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6
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36
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36
现场急救常识.............................................................................................................36
触电急救&灭火器......................................................................................................36
专项应急预案.............................................................................................................36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有关编制要求.........................................................................36
预防坍塌事故的有关要求.........................................................................................36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有关要求.....................................................................................36
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试题.....................................................................................36
中学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6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置.....................................................................38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22年3月20日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骆琳
二○○九年四月一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规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辖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2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第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第九条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
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第十条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3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评审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涉及相关部门职能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第十五条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六条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第四章应急预案的备案
第十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九条管理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分别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中涉及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
备案;未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
煤矿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抄报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第二十一条受理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二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指导、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
第五章应急预案的实施
5
篇二: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区别
1、公司的应急响应体系的构成是怎样的?
答:针对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按照级别和类别的不同,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层别的内容。
2、“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写有什么要求?
答: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要求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3、“应急预案”由谁来编写?
答:公司EHS部编写制度“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这两套预案相当能够与地方部门的应急预案对口衔接。按照公司安全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现场处置方案”应当由各部门自主编制。另外,由现场员工自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的好处在地,能够让员工自己反省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并且通过预案的编写做到“危险因素早知道”,“意外事故有准备”的安全意识状态。新员工入职之后也可以通过“现场处置方案”的学习,来了解作业环境存在的危险,以达到三级安全教育的目的。
4、“现场处置方案”由员工自己编制的安全文化理念什么?
答:在保守的安全管理文化中,大家习惯于突出由领导主宰自己命运的地位。正是因为这样,员工不了解自己身边的危险,只是被动的去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结果安全规定和制度满天飞,却很少有员工会关注他们。事故依旧不断发生。
如今,公司在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希望让一线员工处于主导地位。安全技术条件相对比较固定和稳定的情况下,让员工自己发现管理和行为习惯仍然存在的危险因素(科学研究表明,80%的事故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另外,几乎所有的事故都有管理欠缺的原因)。让员工自己去做,“我能不能做到安全,一旦……的情况发生,将会出现…….后果。这种后果伤害自己、别人或者被别人伤害”。
现代企业的安全责任要求,不能只是在那儿光喊“以人为本”,而是提出了“四自”原则:感受自己谈,责任自己定,文件自己写,方案自己拿。自主负责,“写你干的,干你写的”,如此产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效果自将是不同凡响的。
5、应急响应体系的术语和定义
5.1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5.2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应
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5.3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映、正确处置。
5.5事故
指由于外在或内在的原因造成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5.6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5.7劳保护品
劳动保护用品的简称,指为减少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而采取
的辅助工具。如口罩、眼罩、自给式呼吸器等。
5.8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篇三:山东电建一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附件1:
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为正确、高效、快速地处Z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维护企业稳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以下法律法规、n准制度及相关文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4)《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22)
(6)《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中电建股2022175号)
(7)《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
电建股202280号)
(8)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文件
1.3适用范围
1.3.1本预案指导公司各单位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Z。
1.3.2本预案指导和规范公司各专项预案和所属各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
1.4工作原则
1.4.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做好企业自身突发事件应对处Z的同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把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各类危害。
1.4.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
作。
1.4.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落实股份公司应急管理工作部署,在股份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开展突发事件预防和处Z工作。
1.4.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充分发挥公司自身优势,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区域协作”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内外部工作交流,整合内外部应急资源,依靠社会和第三方力量,协同开展突发事件处Z工作,尽量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4.5规范管理,提高素质。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针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横向、纵向预案相互对应、合理衔接,确保应急预警、响应等工作流程清晰、职责明确、运转高效。
1.5预案体系
1.5.1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Z方案构成。公司总部设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公司各项目部设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Z方案;公司其它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参照以上要求设Z相应预案。
1.5.2综合应急预案是公司组织管理、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Z工作的指导原则和程序规范,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文件。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突发事件、危险源和应急保障制定的计划或方案。现场处Z方案是针对特定的场所、设备设施、岗位,在详细分析现场风险和危险源的基础上,针对典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的处Z措施和主要流程。
1.5.3公司各单位根据《应急管理程序》中规定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组织编制突发事件专
项应急预案,适时修订完善。
二、危险源分级及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2.1危险源分析
2.1.1施工现场方面。主要有人员高处坠落、触电、动火作
业、电气设备运行操作引起的各种火灾,交通事故、机械设备损坏、基坑坍塌,脚手架、起重设备或其它建筑物和设施倒塌等危害;
2.1.2自然灾害方面。主要是台风、雷击、暴雨、地震等恶劣天气给人员、设备和工程建设带来的危害。
2.1.3公共安全方面。主要有传染病,食物安全和其他突发事件等对人员造成的危害和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各种影响。
2.1.4国外工程项目方面。国外项目分布地域广,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全因素,如、民族、种族和宗教冲突、政局动荡、社会治安差等风险,容易发生社会安全事件。境外工作压力大,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易身心疲惫,自我防范意识不强。施工人员与当地居民语言沟通不便,遇到突发紧急事件缺乏应对经验,给公司国外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2.2突发事件的分类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Z措施予以应对
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1)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突发性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
(2)安全生产类。主要包括人身伤亡事故,交通运输事故,
设施和设备事故,火灾事故,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群体性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新闻危机事件,境外突发事件和件等。
各类突发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2.3突发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公司突发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分级n准见附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常设领导及工作机构
3.1.1公司设立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公司应急工作。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公司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公司相关部门和单位(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组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