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必修下第一单元古文理解性默写习题

部编版必修下第一单元古文理解性默写习题

来源:吉趣旅游网


部编版普高必修二第一单元古文理解性默写习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古文目录: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庖丁解牛/《庄子》

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鸿门宴/司马迁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理解性默写:

①《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 “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居则: ,_________,________?”

②《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 _ , ,加之以师旅,____ ______,由也为 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

③《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__ __,___ ___,__ ___。” 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 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 。 。”

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 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 评,又不伤其自尊。

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2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因之以饥馑 且知方也 3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4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5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7 夫子哂之。 8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二、《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理解性默写: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认为让百性向善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三、《庖丁解牛》/庄子 名句默写: ①方今之时, ,官知止而神欲行。 ②以无厚入有间, 。 ③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而况大乎!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善刀而藏之。 ⑤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 , 。 【参考答案】 名句默写:

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②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③技经肯綮之未尝 ④为之踌躇满志 ⑤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五)简答:

1、所见无非牛者;未尝见全牛也;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目无全牛、切中肯綮、官止神行、游刃有余、踌躇满志

3.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有掌握了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四、《烛之武退秦师》

理解性默写: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 。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是:

5. 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10.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默写答案】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夫晋,何厌之有?

10.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五、《鸿门宴》司马迁 理解性默写:

1.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 。 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 。

3.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 ? 4.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 : 。 5.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是: 。 【默写答案】

1.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5.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