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本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座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可怜夜半虚前席, 。 (李商隐《贾生》) (3) ,赚得行人错喜欢。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5)《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 , 。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青年人最好看的,就是那股子狂妄气,因为无所有,所以无所畏,在灰扑扑的青春里(甲)(A.肆意 B.随意)撒野。你瞧,一个行业真正尖端的人物,也不全是衣着华贵生活精致之人。袁隆平捋起袖子站在稻田边的模样被印在了教科书上;马云密布着皱纹的脸上,有孩子般清澈和天真的神情;声名显hè ① (A.赫 B.郝)的作家,稿纸堆旁就是外卖盒。他们好像也奔赴在更好的道路上,没有太在意身姿是否足够优美,步履 ② (A.lǚ B.nǚ)是否太过匆匆。所以,青年人,真的不必急着(乙)(A.精致 B.雅致),.其他人告诉你的什么妆容精致衣饰得体,什么善待自己岁月静好,都只是表象,想象五六年后,你走向这个复杂的社会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才是你需要积累的。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汉字,为文中②加点字处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2分) ....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_________ 乙_________
(3)文中画线地方需要填上合适的词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①哪种能力能让你不跌倒 ②哪种能力能让你不用仰人鼻息靠脸吃饭 ③哪种能力能让那些轻视你的人都闭嘴 ④ 哪种能力能让你势如破竹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④③② D.③④①②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4-5题。(6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首句用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渲染出一种温馨的气氛。
B.后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诗人仿佛已从“商女”那里听到了亡国之音。 C.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两句写秦淮夜景,后两句抒发感慨。 D.本诗寓情于景,构思细密精巧,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诗中的“犹唱”二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①②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
③
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
④
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6.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亭亭净植 ( ) (2)陶后鲜有闻( ) ..(3)兰甚似乎君子( ) (4)是所谓“遁世无闷”( )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 B.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 C.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
D.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分)
②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3分)
9.【甲】【乙】两文,在做人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21分)
独腿人生
罗伟章
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到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②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想坐,可四周就只有这一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2倍呢。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③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个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0岁以上的年纪。
④车行了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人只有一条腿!
⑤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⑥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和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⑦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的筋一根根绷起,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⑧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⑨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⑩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⑪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 12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13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也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14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15我下了车,给他5元。 ○
16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17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2元钱。 ○
18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到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19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
20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到?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了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21议事完,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
22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我”对车夫以前的事一无所知,运用车夫自述的方式使故事更真实、情节更紧凑。
B.独腿车夫不是英雄,没有壮怀激烈的事迹,然而他却用发自灵魂深处最本真的光辉,让在人生中艰难打拼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C.“朋友”告诉“我”人力车的价钱,指责人力车夫不把客人送到目的地,这些小精明其实体现了他对“我”的关心。
D.独腿车夫在乘客坐上车后,主动向“我”解释自己要价五元的原因,这表明他不希望“我”误解自己,因为他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 11.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4分)
(1)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描写角度赏析) (2)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修辞角度赏析)
12.第⑧段中,看到车夫艰难地爬上了坡后,“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为什么?(4分)
13.“议事完,朋友留我吃饭”,“我”为什么“坚决拒绝了”?(4分)
14.车夫是一个具有很多优秀品质的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车夫的形象。(写出三个方面)(6分)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7题。(11分)
台风的功与过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
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台风有过亦有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B.第①段“江河中的涡旋”来比喻“台风”,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
C.台风发展和维持的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 D.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16.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4分)
17.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4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
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由此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特别是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的淬炼。
《朱子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儿时间读书学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我们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 【材料二】
《2019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显示: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6.79%的初中生和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70.61%的初中生和72.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75%的初中生、76.97%高中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
调研也发现,我市仍有部分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65%的初中生和1.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从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66%的初中生和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偶尔”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儿童若缺少劳动,可能会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B.对儿童而言,劳动教育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因为这会关涉到诸多方面的教育。 C.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工程师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高。 D.材料一阐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材料三阐述了新时代如何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19.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3分)
20.材料一中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4分) (六)名著阅读(6分)
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完成21-22题。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 30 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21.文段节选自法国作家 ________ (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 ,主要讲述法国 _____ ___ (填学科名)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塞尔跟着 ________ (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3分)
22.请概述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3分)
三、写作(60分)
23.作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苔,生于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它不自卑、不埋怨。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但它依然静静地、美丽地、执着地绽放。无论境遇如何,我们每个人都应似苔花一样,努力绽放出最好的自己。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这一次,做最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书写要工整,字体要端正、匀称。
福清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语文试卷(A卷)参考答案
1.(10分)(1)烟笼寒水月笼沙;(2)不问苍生问鬼神;(3)莫言下岭便无难;政入万山围子里;(4)黄梅时节家家雨;闲敲棋子落灯花;(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每
空1分,错写、漏写均不得分) 2.(3分)D(A项不合逻辑。“缩小”不能用倍数。B项句式杂糅。可改为“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C项状语位置不当。应把“广泛”放在“关注”前。); 3.(7分)(1)A A (各1分) (2)A A (各1分) (3)C(3分) 4.(3分)A(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 5.(3分)“犹唱”二字上溯历史,说明沉湎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现实,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此下去,也将亡国;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愤怒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6.(4分,每空1分)(1)竖立 (2)少 (3)很 (4)这(这就是) 7.(3分)B (根据文意做出判断) 8.①(2分)(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染0.5分,妖0.5分,句意1分)
②(3分)②(兰花)在遭受迅猛的雪霜摧残后,来年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见0.5分、来岁0.5分,省略句式1分,句子通顺1分) 9.(4分)【甲】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守节操,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信念,即便环境恶劣更要坚持自己,做好自己。【乙】启示我们未成名之前耐得住寂寞,虽屡遭打击而不改其操守;善于把握时机,施展才华等。(各2分,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0.(3分)C (体现朋友对人力车夫的鄙视) 11.(1)(2分)运用了动作描写,(0.5分)“蹬着”“倾斜”等词描写了车夫蹬车的动作,(0.5分)表现了其蹬车的艰难以及抗争命运的不屈品质。(1分)(意思接近即可) (2)(2分)运用拟人手法,(0.5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车身的摇晃和抖动,(0.5分)也从侧面表现出车夫蹬车的艰难和其坚强的性格。(1分)(意思接近即可)
12.(4分)开始“我”同情他、可怜他,觉得他谋生很不容易;后来看到他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佩服代替了同情。 (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一点给两分)
13.(4分)朋友对人力车夫的鄙视引起了“我”对朋友的强烈不满;“我”和朋友之间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距离,因此“我”坚决拒绝同朋友一起吃饭。(每点2分)
14. (6分)车夫为人诚恳、善良;身残志坚,自食其力;乐观自信,自尊自爱;等等。(事例1分,形象1分,写出三组得满分)
15. (3分)C(缺少主要两字,意思发生改变)
16.(4分)①带来降水。②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③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紧张程度。④节约原煤,用风力发电。⑤有利于鱼群生长。⑥避免产生大型地震。(写出四点,一点一分) 17.(4分)主旨: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思考:台风有过更有功,提醒我们事物常常有两面性,只有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事物,用辩证、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事物。(“主旨”1分,“思考”围绕“事物有两面性”来回答,有自己的见解2分,表述清楚1分) 18.(3分)C(材料二中提到,高中生比初中生比例高)
19.(3分)①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②要端正学生劳动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③要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 20.(4分)示例:劳动能让我们的学习环境更美,我们打扫卫生,布置教室,张贴书法、绘画作品,使教室更美。我们要多参加劳动,让生活更美好。(理解句子2分,联系生活2分) 21.(3分)儒勒 • 凡尔纳(或凡尔纳) 生物学(或“博物学”) 尼摩
22.(3分)阿龙纳斯逃出鹦鹉螺号潜艇回国后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23.(60分)
【思路点拨】
本次作文标题是《这一次,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是说我们千万不要模仿别人,我们应认清自我,找到自己,保持本色,守护本色,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且在自己的努力下,力争做到最好。这句话时常用来激励人们不要气馁,它启示我们每个人总有存在的价值和未来的追求。而“这一次”则意味着以往并没有做到“做最好的自己”,所以要在“这一次”改变以前的自己,做一回最好的自己。在写作时要把这一点写出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