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大学生消费与理财

论大学生消费与理财

来源:吉趣旅游网


论大学生消费与理财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他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财商”,在当前就成为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消费状况 消费心理 行为导向 理财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一)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大学生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大学生非常关注的内容。

(二) 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大多数,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大学生的共同特点。

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

第 1 页 共 5 页

低于8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大学生们追求的,小至一张几百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着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被问到“如果经济条件许可,是否会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400以下 600以下 900以下 1400以下 1400以上 有点痛苦 17% 勉强过得去 30% 稍微有点爽 35% 比较自由 15% 跟着感觉走 3%

笔者为调查月平均消费额与满足程度之间的关系,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以齐师专作为大样本,随机抽取100人展开调查,得出如表所示的数据。有17%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30%的同学在400-60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5%的同学在600-900元之间“稍微有点爽”,有15%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3%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即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没有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因此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对此的抵抗力十分淡薄。同时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第 2 页 共 5 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因此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因此大学生的消费和理财观念存在许多的问题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理财观念

(一) 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财商

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只有正确树立财商观念,才能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着手。

(二) 什么是理财

1. “理财”这一以前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银行、网络中到处可见“理财”这一名词。

相对“财富”而言,很多人认为理财就是生财、发财,是一种投资增值,只有那些腰缠万贯家底殷实既无远虑又无近忧的人才需要理财,在自己没有一定财富积累的时候还很难涉及理财。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财观念,生财并不是理财的最终目的。理财的目的在于学会赚钱、花钱和 管钱,使个人与家庭的财务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2.大学生为什么要理财

理财是一辈子的事。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只是训练和演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一种理财的习惯,而不是看重输赢结果的比赛。美国的爱默生在其《处世之道》中说到“财富就是将智慧运用于自然;致富的艺术是选择合适的方法、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地点”。因此在大学阶段的理财训练包括养成良好的心态、成熟的心智;培养全面的专业素质;获得人生和工作的经验、职业技能的学习;制定明确的目标、生涯的规划。

第 3 页 共 5 页

五、大学生如何理财

(一) 教育策划

对于教育策划,很多人认为这不是理财,其实那是一个误区。不是只有炒股、买基金才是投资,教育也是一种投资。完成大学学业或者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都有利于大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因此顺利完成学业,是保证理财投资的前提。

(二) 投资策划

1.投资定期存款是节流的第一步

学生也可以开一个个人储蓄账户,采用跟银行约定的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定期从生活费中拿出几十元存入银行,或者将每个月用剩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这种零存整取的方式对学生存钱有一定约束力,也有利于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2.投资保险,实现保障与增值

保险向来就是理财的重要工具,因为它本身就具有保障的功能,而且它投资起来非常方便,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打理。最近几年,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上推出了结合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的险种。比如说,中国平安推出的平安万能险,除了能保障重大疾病以外,还有上不封顶,最低1.75%的保底收益,与银行单利计息的投资收益相比,此险种还有每月收益复利计息的优点。因此,大学生平时学习之外也没有多少时间和经历,适当的投资这样的保险,不仅能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还能获得比定期存款更高的投资收益。

(三) 合理使用信用卡

“没有信用卡,出了校门我就不能潇洒了!”许多大学生毫不掩饰自己对信用卡的依赖。调查发现,时下大学生手持多张信用卡的现象十分普遍,少则一两张,多则七八张。不少大学生已成为“卡奴”。部分大学生将拥有信用卡视为迈入社会的“第一步”,有的甚至把拥有一张高透支额度的信用卡看作富裕的标志、成功的象征。而有了信用卡之后,他们对透支已经习以为常。月光一族在当代大学生中可谓阵容庞大,时至今日,其势头依然有增无减。有些同学每个月的前十天吃香的喝辣的,可到后十天却只好馒头加咸菜勉强度日。为了生活,于是只好举借外债。各大银行也许正是掌握了这个商机而纷纷推出刷卡超支消费业务,来赚取

第 4 页 共 5 页

我们“看不见”的钞票,因此很多大学生赤字月月攀升。盲目办卡、高额透支消费的不理性不仅让自己成为“负翁”,受卡所累。大学生的每笔透支与偿还都会在信用档案上留下记录,而随着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全国联网,恶意欠款行为将会在信用档案中留下抹不掉的痕迹,不仅影响未来就业,还会影响工作后申请房贷车贷,所以大学生透支消费应理性。

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兼职来帮助理财,兼职是一种理财经历。

据美国的大学调查显示,约有56%的大学生有较为稳定的兼职工作,曾经或打算兼职的同学超过了90%。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找一份合适的校外兼职,会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的大学生不应该仅仅只有“智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商”,在大学时代就应该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为自己在现在和将来精打细算,这样对于以后走向社会收益巨大。

参考文献:

[1] 乔治-克拉森.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9-98. [2] 陈一祥,苏天恩,大学生经济差异现象及其对策.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1(5):69-71.

[3] 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

[4] 唐沙,王洪斌.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高等农业教育,2004,6(156):184-186. [5] 温孝卿等.消费心理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268-315. [6] 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北京:中国教育,2003:158-162.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