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业综合理论 试卷(B卷)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6页。
第I卷和第II卷中的A)生物学部分为考生必答内容,B)种植部分和C)养殖部分考生只需选答其中一部分。两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10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等项目。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A)生物学部分
1.下列植物中,体内具有导管的是 。
A.水杉 B.水稻 C.葫芦藓 D.蕨
2.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
A.氨基 B.羧基 C.氨基和羧基 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3.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
A.核膜 B.核仁 C.染色质 D.核液
4.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的原因是 。
A.细胞呼吸减弱 B.细胞呼吸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分解 5.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 。
A.光反应 B.光反应和暗反应 C.暗反应 D.光反应或暗反应 6.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A.精子 B.精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7.正常情况下,一个南瓜果实内含有多少粒种子,取决于 。
A.一朵花中雌蕊的数目 B.一个胚珠中卵细胞的数目 C.一个雌蕊中子房的数目 D.一个子房中胚珠的数目
8.某植株进行测交,得到后代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9.某自花授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偶有一次开出一朵白花,该花的自交后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分离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 10.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 。
A.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 11.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最重要的是 。
A.生产者和食草动物 B.食肉动物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12.必须使人们认识到,一个物种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
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原材料 C.一个基因库 D.一个财源
B) 种植部分
13.不完全叶是指 。
A.禾本科植物的叶 B.缺少叶柄或托叶或两者皆缺的叶 C.叶片表面有缺损的叶 D.叶柄上只生一张叶片的叶 14.根瘤菌肥是一种 肥料。
A. 生物 B.化学 C.有机 D.有机无机复合 15.植物的“代谢源”主要是指 。
A.茎杆 B.花 C.种子 D.叶
16.当土壤耕作时因水分过多而易使土粒粘附在农具上的特性是 。 A.可塑性 B.粘结性 C.粘着性 D.胀缩性 17.植物缺乏后,首先在老组织表现出症状的是 。
A.Mg B.Ca C.Fe D.Cu 18.在作物营养生长期,遇到低温冷害,将造成 。
A.分蘖过多 B.生育期延迟 C.颖花不育 D.籽粒空秕 19.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所需的水分,称为 。 A.生态需水 B.生理需水 C.蒸发需水 D.蒸腾需水 20.下列植物病害的症状属于病征的是 。
A.霉状物 B.斑点 C.变色 D.腐烂 21.我国按气候平均温度 划分为春秋季。
A.<10℃ B.10℃~22℃ C.20℃~30℃ D.>22℃ 22.可以从表皮直接侵入植株体的病原物是 。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23.用黑光灯消灭害虫的方法属于 。
A.物理防治法 B.化学防治法 C.农业防治法 D. 综合防治法 24.植物处于光饱和点时,其光合特点是 。
A.光合强度最小 B.光合强度最大 C.生产小于消耗 D.无光合作用 25.下列属于基本耕作措施的是 。
A.中耕 B.深松土 C.旋耕 D. 26.目前杂种优势利用最有效的途径是 。
A.人工去雄 B.自交不亲和性的利用 C.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D.标志性状的利用
27.影响油菜产量的主导构成因素是 。
A.单位面积上的株数 B.平均每株有效角果数 C.平均每角果实粒数 D.千粒重 28.下列属于常异花授粉作物的是 。
A.水稻 B.小麦 C.棉花 D.油菜 29.地区间相互引种时,以 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A.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引种 B.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引种 C.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引种 D.经度相近的南北地区引种 30.三龄幼虫,在其生长过程中,已蜕去 次皮。 A.5 B.4 C.3 D.2
C)养殖部分
13.下列 属于壁内腺。
A.腮腺 B.胃腺 C.肝 D.胰 14.动物消化吸收淀粉的主要器官是 。
A.小肠 B.大肠 C.胃 D.口腔 15. 妊娠期为五个月左右。
A.猪 B.马 C.牛 D.羊 16.下列属常量元素的是 。
A.铁 B.锰 C.镁 D.锌 17. 被称为乙醚浸出物。
A.粗脂肪 B.粗灰分 C.粗纤维 D.糖类 18.下列饲料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 A.鱼粉 B.尿素 C.肉骨粉 D.豆饼
19.棉籽饼中含有的有毒物质是 。
A.游离棉酚 B.抗胰蛋白酶 C.芥子甙 D.单宁 20.下列动物中,单位体重的维持需要最大的是 。 A.鸡 B.猪 C.马 D.牛 21.在以下动物中,对不饱和脂肪酸需要最迫切的是 。 A.妊娠牛 B.生长猪 C.成年马 D.剪毛羊 22.家畜相对生长发育最强烈的时期是 。
A.胚胎期 B.哺乳期 C.幼年期 D.青年期 23.家畜个体外形的生长顺序是 。
A.先长高,再长长,后宽深 B.先长长,再长高,后宽深 C.先宽深,再长高,后长长 D.先长高,再宽深,后长长 24.鸡蛋的正常孵化温度是 。
A.37℃ B.37.8℃ C.39℃ D.42℃ 25.猪感觉方面的特性是 。
A.嗅、听、视觉发达 B.听、嗅觉灵敏,视觉迟钝 C.视、嗅觉灵敏,听觉迟钝 D.嗅觉灵敏,视、听觉迟钝 26. 不是胚胎移植的必需步骤。
A.超数排卵 B.同期发情 C.性别鉴定 D.胚胎采集 27.现在我国商品猪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杂交方式是 。
A.二元杂交 B.三元杂交 C.双杂交 D.轮回杂交 28.近交的遗传效应有 。
A.提高生活力 B.淘汰有害基因 C.固定优良性状 D.改变生产方向 29.雏鸡开食的最佳时间是出壳后 内。
A.1小时 B.8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30. 不是乳用牛。
A.中国黑白花牛 B.爱尔夏牛 C.娟姗牛 D.夏洛来牛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A)生物学部分
31.少数种类的细菌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32.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与生物的遗传无关。 33.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34.有机物总是首先分配到生长中心。而对整个植物体来说,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具有不同的生长中心。
35.植物有氧呼吸的全过程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6.一般说来,公畜比母畜的性成熟较早一些,处于温暖气候条件下和营养状况好的,性成熟会早一些。
37.被子植物的种子中,胚和胚乳都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从而使被子植物的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38.一般说来,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39.两个纯合体相交,后代都是纯合体。 40.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就越快。
41.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42.有一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种群。
B) 种植部分
43.作物只能通过根部吸收养分。
44.风力越强,则植物的蒸腾作用越强。
45.异花传粉作物生产原种一般采用二年二圃制。 46.种子生活力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47.侧根和根毛都是由中柱鞘细胞恢复活动形成的。 48.无限花序的开花顺序是由下向上或由外向内依次开放。 49.空气中的CO2含量为21%,通常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50.作物的叶面积越大,则光能利用率越大。 51.土壤的宜耕期主要决定于土壤的含水量。 52.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 53.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称为种子。 .增施鳞肥可改善作物对钾的吸收。 55.霜冻发生的季节主要在冬季。
56.耕翻的深度越大,增产效果越明显。
57.花药中为花粉粒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绒毡层细胞。 58.形成枝条的芽叫做叶芽。
59.生产原种进行单株选择时,要求选择优良的自然变异单株。 60.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均称之为杂草。
C)养殖部分
43.食草家畜均属反刍动物。
44.B族维生素都能由消化管微生物合成。
45.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家畜的瘤胃中经细菌的氧化作用,变为饱和脂肪酸。 46.反刍家畜饲喂尿素时,不能与豆类及豆科牧草混饲。 47.玉米的饲用价值较高,其能量含量居所有饲料之首。
48.豆饼是我国主要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来源,也是所有饼粕类中品质最好的饲料。 49.减少维持需要的关键是:尽可能减少动物的活动量,提高畜禽舍温度。
50.饲养标准是饲养畜禽的准则,只要严格执行饲养标准,就能养好所有畜禽。 51.营养性原则是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
52.生长是生物体在细胞基础上进行细胞分化和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质变过程。 53.猪胴体是指宰杀放血,去头蹄、内脏(保留肾和板油)、皮后所得的屠体。 .一般遗传力高的性状适于采用表型选择。 55.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家畜有遗传特性。
56.当原有品种生产性能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时,宜采用导入杂交方法。 57.家畜分娩过程中开口期的动力一般只有阵缩没有努责。 58.蛋鸡的光照原则是生长期不可延长,产蛋期不可缩短。 59.后备猪是指断乳后2个月之内的种用猪。
60.对于高产奶牛不仅需要供给足量的蛋白质,而且还必须保证蛋氨酸的供给。
题号 得分 三 四 江苏省2009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文化统考 五 农业专业综合理论 试卷
第II卷(共19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I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及第9、14页右下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楚。
2.第II卷共10页,考生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考生将第II卷和第I卷及其答题卡一并交回。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A)生物学部分
61.协助扩散
62.渗透作用
63.联会
.伴性遗传
65.适者生存
6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7.土壤孔隙度
68.相对湿度
69.温周期现象
70.堆肥
71.昆虫的滞育
72.真果
73.灭生性除草剂
74.复种指数
75.生理小种
67.小肠的分节运动
68.性周期
69.脂溶性维生素
70.饲养标准
71.日粮
72.专门化品种
73.产蛋曲线
B) 种植部分
C)养殖部分
74.杂种优势
75.现代鸡种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33小题75空格,每空格1分,共75分。)
A)生物学部分
76.因为 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所以说 是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特征。
77.单细胞的酵母菌既能进行 生殖,也能进行 生殖。 78.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两大门是 和 。 79.蔗糖水解后会生成一分子 和一分子 。
80.一般认为,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 有关;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
有关。
81.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和 ,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等作用。
82.合理利用光能包括 和 两个方面。
83.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少数种类的细菌能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都属于自养型生物。
84.果蝇的体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那么,它的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
为 和 。
85.基因是决定 的基本单位、是具有 效应的DNA片段。 86.基因型AABbcc的生物个体,其中的等位基因是 和 。
87.甲状腺激素对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既能够促进动物的 和 ,又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88.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 、 、适者生存。
.我国防治环境污染的工作方针是 、 。
90.虱子生活在动物体表,从动物体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 。
B) 种植部分
9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有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是 ,第二是 ,第三是 。
92.有限花序开花的顺序是 或 进行。 93.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的特点是 和 。
94.设施增温的主要方式有: 、 、 和塑料大棚等。
95.旱田土壤有效水的范围是 和 之间的含水量。 96.作物吸收氮的主要形态有 和 等。
97.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基本因素有三,分别是 、 和 。
98.根据低温对植物危害的特点及植物受害症状,可将冷害分为 、 和 。
99.引起植物病害的 简称为病原物。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称为 。 100.良种的繁育是按 、 和 三级程序进行的。
101.植物的抗虫性分为排趋性、 性和 性。
102.加速良种繁殖速度的方法有 、 和 等。
103.按测报内容,病虫害测报类型分为发生期预测、 预测和 预测等。
104.根据农作物耐连作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忌连作、 连作和 连作三类。
105.农药的毒性分为 、 、 三级。
106.真菌的繁殖分为 繁殖和 繁殖,真菌孢子产生的结构体统称为 。
107.光合作用时,光反应的实质在于产生 ;光合作用过程中放出的氧来自于 。
108.堆肥半腐熟的外部特征为 ,腐熟的外部特征为 。
C)养殖部分
91.口腔内的三大唾液腺主要是指 、 、 。 92.睾丸的生理功能是产生 ,分泌 。
93.胎盘产生的,目前在生产上应用价值较大的激素主要有 促性腺激素
和 促性腺激素。
94.动物体内的无氮浸出物主要是 和 ,且含量小于 。 95.维生素D是类固醇衍生物,包括 和 两种活性形式。 96.饲料中的能量与 、 应保持适当的比例,才对畜禽的生产有利。
97.制作青贮饲料成败的三个关键是原料中有 、原料中有 和提供一
个 环境。
98.维持需要用于 、 和 。
99.在饲养标准的能量体系中,家禽通常用 ,猪用 ,反刍动物多用 。
100.配合饲料产品按其营养成分可分为四大类: 、 、 和精料混合料。
101.评定畜禽生产力的原则是 和 。
102.生长发育计算的主要项目有 、 、 及生长系数。
103.家畜选种过程中,对遗传力高的性状采用 选择,遗传力低的性状采用 选择方法。
104.选配可分为 选配和 选配两大类。
105.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有:正确选择 、慎重选择 、注意 方法、严格 。
106.生产中动物发情鉴定,牛一般采用 法,猪采用 法,羊
采用 法。
107.在牛的泌乳盛期,短期优饲法适用于 的乳牛,而诱导饲养法仅限于 的奶牛。
108.从经济用途上,白科尼什鸡一般作肉用鸡 系,白洛克一般作肉用鸡 系。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75分。)
A)生物学部分
109.试说明病毒的结构特征和生命活动特点。(6分)
+3-110.麦田中施用了适量的磷酸钾(K3PO4),试分析小麦根毛吸收K和PO4的过程。(6分)
111.为什么在一定数量的人群中,男女之间的数量比总是表现为1︰1?(6分)
112.简述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6分)
113.试分析森林中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6分)
B) 种植部分
114.简述土壤通气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节措施。(7分)
115.简述叶部营养的含义及特点。(6分)
116. 简述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
117.简述植物引种的原则与注意事项。(6分)
118.简述刺吸式口器与咀嚼式口器的构造特点及为害状。(6分)
119.什么是植物检疫?简述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6分)
120.简述复种的条件和技术要求。(8分)
C)养殖部分
114.简述瘤胃微生物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6分)
115.简述粗纤维的营养作用及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6分)
116.简述青贮的原理和意义。(7分)
117.为什么要配合饲料?按营养成分可将配合饲料分为哪几类?(7分)
118.简述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6分)
119.简述精液冷冻保存原理及冷冻精液制作步骤。(7分)
120.如何高效生产瘦肉型商品猪?(6分)
江苏省2009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 《农业专业综合理论》试题(B卷参)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B 2.C 3.C 4.A 5.A 6.C 7.D 8.D 9.A 10.A 11.C 12.C 13.B 14.A 15.D 16.C 17.A 18.B 19.A 20.A 21.B 22.A 23.A 24.B 25.B 26.C 27.B 28.C 29.C 30.D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31.A 32.B 33.A 34.A 35.B 36.B 37.A 38.A 39.B 40.B 41.B 42.A 43.B 44.B 45.B 46.A 47.B 48.A 49.B 50.B 51.A 52.B 53.B .A 55.B 56.B 57.A 58.A 59.B 60.A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A)生物学部分:
61.协助扩散: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运动,但是必须要有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的协助完成。
62.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 6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伴性遗传:有些性状的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伴性遗传现象。
65.适者生存: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会生存下来,并且留下后代;不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会被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
6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反复的循环运动。 B) 种植部分:
67.土壤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比。
68.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69.温周期现象: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气温呈周期性变化,许多植物适应温度的这种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的现象。
70.堆肥:是用秸秆、落叶、草皮、草炭、绿肥、垃圾和人粪尿等堆制而成的肥料。 71.昆虫的滞育:昆虫在生活史中,常常有一段或长或短的不食不动、生长发育暂时停滞的时期,这种现象称为滞育。
72.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称为真果。 73.灭生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植物无选择性,苗草不分,凡接触药剂的植物都受到伤害致死,如草甘膦等。
74.复种指数:指全年收获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75.生理小种:指病原物的种内形态相同、对寄主植物的品种致病力不同的专化类群。 C)养殖部分:
67.小肠的分节运动:是小肠的重要运动形式,是一种以小肠的环形肌的收缩和舒张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可以使食糜不断分开,又不断混合。
68.性周期:家畜从这一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的间隔时间,又叫发情周期。 69.脂溶性维生素:能溶于脂肪酸和有机溶剂中的维生素,包括VA、VD、VE、VK。
70.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和动物生产的实际,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做出的规定。(或特定动物系统的成套营养定额)
71.日粮:指满足一头(只)动物一昼夜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提供的各种饲料总量。
72.专门化品种:由于人们的长期选择与培育,使品种的某些组织器官发生了变化,某些特性获得显著发展,从而形成了某一生产用途的品种。
73.产蛋曲线:以产蛋时间为横坐标,以产蛋率为纵坐标,将母鸡的日产蛋率的数字标在直角坐标图纸上,将各点连接起来得到的曲线。
74.杂种优势:是杂种后代(子一代)在生活力、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优于亲本纯繁群体。
75.现代鸡种:经过配合力测定筛选出的最佳杂交组合配套系。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33小题75空格,每空格1分,共计75分。) A)生物学部分:
76.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 77.出芽 孢子
78.节肢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79.葡萄糖 果糖
80.细胞壁 细胞分泌物 81.纤维素 果胶
82.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83.光合 化能合成 84.8 4
85.生物性状 遗传 86.B b
87.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
88.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90.寄生
B) 种植部分:
91.浓度效应 位置效应 配合效应 92.自上而下 由内向外 93.等价交换 可逆反应
94.智能化温室 加温温室 日光温室 95.萎蔫系数 田间持水量 96.铵态氮 硝态氮
97.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下垫面性质及分布 98.障碍性冷害 延迟性冷害 混合性冷害 99.病原生物 病原
100.单株选择 分系比较 混系繁殖 101.抗生 耐害
102.稀播繁殖 剥蘖分植繁殖 异季或异地加代繁殖 103.发生量 产量损失 104.耐短期 耐长期 105.高毒 中毒 低毒 106.无性 有性 子实 107.同化力 水
108.棕、软、霉 黑、烂、臭 C)养殖部分:
91.腮腺 舌下腺 颌下腺 92.精子 雄性激素 93.孕马血清 人绒毛膜
94.葡萄糖 糖原 1%
95.维生素D2或麦角固醇 维生素D3或胆钙化醇 96.蛋白质 氨基酸
97.足够的糖分 适宜的含水量 厌氧的 98.维持体温 基础代谢 随意运动 99.代谢能 消化能 净能
100.添加剂预混料 浓缩饲料 全价配合饲料 101.全面性 一致性
102.累积生长 绝对生长 相对生长 103.表型 家系 104.品质 亲缘
105.引入品种 个体 引种 检疫制度 106.直肠检查 外部观察 试情 107.产乳量一般 高产 108.父 母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75分。) A)生物学部分: 109.(6分)
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通常由一个核酸核心和一个包在外面的蛋白质外壳组成。(2分)
病毒不能生活,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表现出生命特征。(2分) 病毒的繁殖也只能在寄生的活细胞里进行。(2分) 110.(6分)
+3-+-答:磷酸钾施入麦田后,在土壤溶液中离解成K和PO4,二者分别与根细胞膜表面的H和HCO3
进行交换吸附;(3分)
+3-吸附在根细胞膜表面的K和PO4经主动运输转移到细胞内部。(3分)
111.(6分)
答:根据基因的分离规律,男性的精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形成精子时,可以同时产生含有X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并且这两种精子的数目是相等的;女性的卵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形成卵细胞时,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2分)
受精时,两种精子与卵细胞是随机结合的,会形成两种数目相等的受精卵: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和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2分) 前者将来发育为女性,后者将来发育为男性。(2分) 112.(6分)
答:⑴促进植物的生长;(2分) ⑵促进果实发育;(2分)
⑶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分) 113.(6分)
答:在森林中,乔木占据森林的上层,往下依次是灌木层和草本层,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3
分)
动物在森林中的分布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鹰、松鼠等在上层活动,山雀、柳莺等小鸟在灌木层活动,虎、豹、鹿等动物在地面活动,枯枝落叶层和土壤中,还有许多低等动物如蚯蚓、马陆。(3分) B) 种植部分: 114. (7分)
答: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①影响种子萌发;(1分)
②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与吸收功能;(1分)
③影响土壤养分状况;(1分) ④影响植物的抗病性;(1分) ⑵调节措施:
①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1分) ②合理排灌;(1分) ③适时中耕。(1分) 115. (6分)
答:⑴含义:植物通过茎、叶吸收养分,主要是通过叶面吸收,因此根外营养又称叶部营养。(2分)
⑵特点:
①直接供应养分,减少土壤养分固定;(1分)
②吸收速率快,能及时满足植物的营养需要;(1分) ③叶部营养能影响植物代谢活动;(1分)
④叶部营养是经济有效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和补施大量元素肥料的手段。(1分) 116. (6分)
答:①土壤湿度,影响土壤热特性和辐射收支、热量收支;(1分)
②土壤颜色,深色土壤白天温度高,日较差大;浅色土壤则相反;(1分) ③纬度和海拔高度,土壤温度随纬度增加、海拔增高而逐渐降低;(1分) ④土壤质地,土壤温度变化幅度以沙土最大,壤土次之,粘土最小;(1分)
⑤覆盖,一方面截留部分太阳辐射能,使土温不易升高;另一方面防止土壤热量散失,起
保温作用;(1分)
⑥地形和天气条件,影响地面热量收支。(1分) 117. (6分)
答:原则:①引种要有明确的目的性;(1分)
②必须作引种试验;(1分) ③引种要有组织地进行。(1分) 注意事项:①加强检疫工作;(1分)
②进行种子检验;(1分) ③引种与选择相结合。(1分)
118. (6分)
答:⑴咀嚼式口器: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组成,取食固体食物;(2分)
为害状有缺刻、孔洞、蛀孔、断茎等。(1分)
⑵刺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是由咀嚼式口器演变而来,上下颚特化成了四根细长的口针,
下唇延长成喙,并具有抽吸机构,取食液体食物;(2分) 为害状有斑点、变色、畸形、虫瘿等。(1分)
119. (6分)
答:⑴含义:防止危险性病虫草害传入、传出或为其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称为植物检疫(2分)
⑵确定原则:
①国内尚未发现或虽已发现但分布不广,正在根除的;(1分) ②一旦传播后有严重危害,且防除困难的;(1分) ③易随种子、苗木、农产品等人为传播的;(1分)
④国际上公认的必须加以防范、封锁、消灭的危险性病虫害。(1分) 120. (8分)
答:⑴复种的条件:
①热量是决定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主要的热量指标有积温、生长期和界限温度;(1分) ②水分条件,如降水量、蒸腾量等;(1分)
③要有一定的地力、肥料、劳畜力、机械等物质保证;(1分) ④经济效益要高。(1分) ⑵技术要求:
①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和品种;(1分) ②采取套作和育苗移栽方式;(1分) ③抢时播种;(1分) ④早发早熟。(1分) C)养殖部分: 114. (6分)
答:瘤胃微生物种类复杂,主要为厌氧性纤毛虫、细菌和真菌。(2分)
作用:①将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类逐级分解,形成挥发性脂肪酸、甲烷和二氧化碳。(1分)
②将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和氨,然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微生物蛋白质进入消化管后段后,成为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来源。(1分) ③瘤胃微生物可合成某些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1分) ④能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变成饱和脂肪酸。(1分)
115. (6分)
答:作用:①填充胃肠道,给家畜以饱感;(1分)
②促进胃肠道蠕动和粪便排泄,保证消化的正常进行;(1分) ③在草食动物消化道内被分解为低级脂肪酸,氧化供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1分) 影响因素:①畜禽种类;(1分)
②日粮中营养成分含量;(1分) ③饲料加工调制技术。(1分)
116. (7分)
答:青贮原理:在厌氧的环境中,乳酸菌大量繁殖(1分),将饲料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变成乳
酸(1分),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便抑制了菌的生长繁殖,这样就可以把青贮料的养分长期保存下来。(1分)
意义:①有效保存青绿植物的营养成分;(1分)
②保持原料青绿时的鲜嫩汁液;(1分) ③扩大饲料来源;(1分) ④杀菌。(1分)
117. (7分) 答:原因:①天然饲料和工农业副产品中可以单独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物质是不存在的;(1分)
②集约化饲养使动物处于基本上与自然环境隔绝的条件,所需营养完全取决于养殖业者所提供的饲料。(1分)
③遗传育种工作大大提高了动物的生产性能,动物对营养物质供应的需求更苛刻。
(1分)
因此要求配合饲料以满足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要求。
分类:①添加剂预混料(1分)
②浓缩饲料(1分) ③全价配合饲料(1分) ④精料混合料。(1分)
118. (6分)
答:方法:导入杂交(1分),改造杂交(1分)和育成杂交(1分)
步骤:杂交创造新类型阶段(1分),自繁定型阶段(1分),扩群提高阶段(1分)。 119. (7分)
答:原理:精液冷冻处理后,在超低温条件下,精子的代谢完全被抑制(1分),使其在静止状
态下保存起来(1分),一旦升温又能复苏而不失去受精能力(1分)。
方法:①精液品质检查;(1分)
②精液稀释;(1分) ③降温和平衡;(1分)
④精液的分装和冷冻。(1分)
120. (6分)
答:①选择适宜的品种,开展杂交;(1分)
②去势后饲养,特别是公猪;(1分)
③合理调制饲料,做好日粮配合工作;(1分)
④创造适合猪生长肥育、安全卫生的外界环境;(1分)
⑤采取科学的饲喂方法,一般采用前敞后限的方法;(1分) ⑥适时出栏上市。(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