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互谅互让、楼道飘香 课题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
互谅互让、楼道飘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与邻里怎样和睦相处。
2、过程与方法: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与邻里小伙伴发生的小矛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邻里要和睦相处;有爱心、尊重别人、尽力帮助别人。 教学重难点:
认识邻里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1、播放“谁帮我家收了被子”课件导入。 2、互动交流: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正如俗话所说: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邻居的帮助。刚才的短片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邻里之间亲如一家的故事。 4.播放课件“妈妈不在家时” 小组讨论: (1)故事中邻里之间是如何互相帮助的? (2)故事中的“我”听了李阿姨的一番话后,为什么会流泪?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5.班级交流。 6.教师小结:好的邻里关系会给我们带来温情,带来方便,使大家心里都暖融融的。 7.过渡话:还记得邻居与自己家之间互相关心、帮助的事吗?找自己的好伙伴说一说或演一演。 8.学生表演。 表演中请学生互评:你觉得他或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或他们的表演怎样? 9.现场采访 学生表演完后,教师现场采访表演的学生:当时你和家人有什么感受?当你得到邻居的帮助后,或者邻居得到你的帮助后,你们两家的关系怎样? 10.教师小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这种相处是相互的,当你帮助别人 二次备课及 设计理念 越多时,得到的帮助就越多。邻里之间应和谐相处,那么我们邻居小朋友应该如何做呢? 11.播放课件:“我和邻居小朋友做作业、捉迷藏” 12.互动交流:自己和邻居家的小伙伴是否常在一起玩?在一起时干什么? 13.教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知道大家都有自己要好的邻居小伙伴,你们经常在一起学习、游戏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14.班级讨论: (1)教师播放课件:“一位男孩因妈妈不让自己下楼与小伙伴玩,而感到苦恼”。 (2)学生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男孩为什么感到苦恼?这样的苦恼我们该怎样解决? (3)请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小结: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确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这种感受告诉家长,让他们能体会到你的苦恼,相信我们的爸爸妈妈会改变自己的这种做法。 15.播放课件:“我和邻居小伙伴开心相处”。 16.说一说:刚才短篇中的几位小伙伴之间是怎样友好、开心相处的?猜一猜:他们当时会说些什么?心情怎样? 17.过渡语:同学们也有自己的小伙伴,能将自己与他们友好、开心相处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听吗? 18.互动交流:由2——3位学生讲述自己与他们友好、开心相处的事情。 19.教师小结:大家和邻居小伙伴就像兄弟姐妹,彼此间相互关心、照顾、好的东西共同分享。 活动拓展 1.回家后请同学们为曾经与你家发生过矛盾的邻居做一件好事。 2.以“我与邻居小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题 邻里守望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邻里守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与邻里怎样和睦相处。
2、过程与方法: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与邻里小伙伴发生的小矛盾。 教学重难点:
掌握邻里和谐相处的好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过渡语:天气有阴有晴,月亮有圆有缺,牙齿和舌头还有打架的时候, 邻居小伙伴他会发生矛盾。 1. 播放课件“小伙伴玩耍发生矛盾” 2.交流发言:在与小伙伴相处时,如果产生了小矛盾,我们可以怎么做?还有哪些小矛盾是我们自己可以解决的? 教师相机对学生的交流发言作评价,如:你这种解决小矛盾的方法很可取,、相信你以后一定能与邻居小伙伴和睦相处等。 2. 教师小结:当我们与小伙伴之间产生小矛盾,我们应学会共同商量、相互谦让,这们矛盾就很容易解决了。 3. 播放课件“冬冬在楼道拍球” 4. 评一评: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6.班级交流:和邻里相处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注意?出示课件:“放牛不踩庄稼,不在晒谷场上玩耍”。 7.邻里之间有时候难免产生一些矛盾。只要大家都多为别人着想,就能减少纠纷,相处得更加愉快。 8.小组讨论: 二次备课及 设计理念 (1)教师出示课件:“深夜唱卡拉OK,乱扔垃圾,乱摁门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他们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如果让你来处理,你会怎么做? 9.全班交流。 10.教师小结:每个人多为别人着想,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