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长》,老师带来了几个图形请同学们认一认。这是什么? 生:三角形。
师:这个呢?谁知道?你说。 生1:是五边形。
师:真聪明。再看看这个。大家说这是什么图形? 生:五角星…
师:好。还有呢,这是什么? 生:钟表。 师:来,你说? 生2:钟表。
师:是一个圆形的钟面。贴牢一点。 (老师往黑板上贴图)
师:这个黑板就想让我们掉下来,我们偏要贴牢它。这个呢? 生:月亮。
师:月牙形。还有一个? 生:树叶。
师:啊,是的,树叶型。啊呀,那边又掉了一块。那么这些图形的周长它们有吗? 生:有。
师:它们的周长在哪呢?你会指吗?(举手)有小朋友会指的。他会了,她会了,他也会了。这些图形老师便于小朋友去研究,都把它缩小了放在我们的塑料袋里,下面请四个小组从塑料袋里着出来,在小组内指一指,它们的周长在哪呢,并且说一说我是怎么指的,开始吧。
(学生课堂实践)
师:他们打算一人一个去指,非常好,这是一个好主意。他们很快就开始了。 师:指完了吗? 生齐答:指完了。
师:指完了小朋友把图形轻轻地放下来。会指了吗? 生齐答:会。
师:我看大家都指的挺使劲的。这个三角形的周长谁愿意上来指给大家看看。老师请最后一个女孩,请你来。你打算怎么指? 生1:我打算这样。 师:从哪里开始? 生1:从这里。
师:指过来,然后呢?
生1:然后再指这个角。从这里到这里。 师:那就行了是吗? 生1:还有这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想周长就是1条线,就是1条线段的意思。 师:你好像指了3条线段?
生1:3条线段就标识它有3个角,就可以有其它3个线段。
师:你认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由3条线段组成的。是这个意思吗? 生1:是。
师:她是这样指的,还有小朋友能够换一种方法也来指指看吗?她是1条1条1条的指,你还想怎么指?你来。
生2:我是这样子一次指完。
师:你一次指完指给大家看看,老师帮你拿了。 生2:一边。
师:再指过来,再指过去。她这样指,你们觉得可以吗? 生齐答:可以。
师:她这样指了一周,马老师问问,为什么指到这里,这样指过来,这样指过来,指过来,为什么指到这里就停住了,不再往下指了? 生2:因为它只有3条边。 师:是吗? 生齐答:是。
师:如果再往下指下去的话,就…? 生:就成4条边了。 师:就怎么样了? 生齐答:多了。
师:是的,就重复了。好的,从这个点出发指,又回到这个点她指出周长,还有小朋友从不同的地方开始指的吗?谁上来指,你来? 生3:从这里。 师:嗯。可以吗? 生3:可以。
师:我发现你们真棒。指出了三角形的周长,还有谁愿意来指指别的图形的周长呢?谁上来?请你上来,在黑板上指。想指这个?好的。等一下。 生4:从这里开始这样指。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同意给他一点掌声吧,指的不错。 (学生鼓掌)
师:谁还想上来指啊?你来吧。 生5:我想指这个。
师:边说边指啊。从这里开始?
生5:从这里开始,然后这样就成了。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还有机会啊,谁来啊,你来吧。你想指什么?
生6:我指钟表。从12这个刻度指起,又回到12刻度。 师:那就是它的? 生6:周长。
师:你说的可好了,他指的好,说的也好,还有吗?机会不多了,老师请你来指。 生7:我指的是树叶,从点开始,一直指到这,再从点到点上。 师:这是它的起点也是它的?
生7:终点从这开始。 师:是吗? 生齐答:是。
师:跟他指的一样的小朋友举举手看。 (学生举手)
师:真不错,老师看大家指的这么热闹,我也想来指一个,最后一个机会留给我行吗? 生齐答:行。
师:这个五边形,我开始了,从这开始。我指对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我怎么没指对啊,说说看?
生1:就是因为你指那条线你从中间指。这是起点,你回来的时候也应该到起点那一边。 师:那你认为我从这里开始,待会儿我指过来就要…? 生1:还到原来的位置。
师:我听明白了,我现在再指一遍,大家看看我对不对啊?现在对了吧? 生齐答:对了。
师:对了,看来我们都指出了这六个图形的周长,现在我们静静的来看大屏幕。请电脑把这六个图形的周长给描下来。 (播放课件:描图形的周长) 师:跟我们小朋友指的一样吗? 生齐答:一样。
师:可是你发现我这个屏幕上多了一个图形是吗?这个图形我刚才没有指,你觉得它有周长吗?它有没有周长?你说呢? 生1:那个图形没有周长。
师:为什么啊?没有周长啊,你说说理由看? 生1:因为到那边的时候都没有角了。 师:你的意思是它应该再怎么样? 生1:连起来。
师:角连起来它就有周长了是吗?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原来这个图形它没有封闭起来,没有连起来,所以它没有周长,看来必须是封闭的图形它才会有周长。
师:那么现在老师想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什么是周长,你又打算怎么说了呢?来,自己轻轻地说一说,也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交流一下,两个小朋友,相信你现在跟刚才有不同的感受了。 (学生讨论)
师:好,来,现在谁来说说看,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生1:就是封闭起来就是一个周长。
师:封闭起来就是周长,封闭起来叫封闭图形。那么封闭图形的周长又是什么呢?你用一句话来说说看。
生2:四周都连起来,都有周长。 师:要把它的? 生2:四周连起来。 师:这样一周是吧?
生2:嗯。
师:他用这句话说,四周连起来的长度就是周长。你呢? 生3:四周连起来还得跑完全程。
师:跑完全程那也可以叫一周的长度,是吗? 生齐答:是。
师:那你还想说,你说吧?
生4:还有要是没有口的都不是封闭图形,就没有周长。
师:你们都非常强调要是封闭的图形,而且还得指完他的…? 生齐答:一周。
师:是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我们就可以叫做这个封闭图形的周长。我们会指周长了,那现在老师如果想知道,这6个图形它们的周长到底有多长呢?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来测量的,你们想到好办法吗?(举手)那么多小朋友想到了,好,老师现在就请每个小朋友选其1一个图形来研究它周长的测量办法,但是在开始以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大家停一下手。老师的要求是什么呢?四人小组当中,每个小组选择的图形尽可能不一样。你们能做到吗? 生齐答:能。
师:好,如果你觉得你手中的工具不够的话,马老师这里还是一些绳子和一些尺,你可以上来取。好了,小组分工,选好图形开始吧,看你们能想到什么好办法,好策略。需要工具的上来拿。
(学生课堂实践)
师:好,没有知道它到底有多长,没关系,你想好办法这是最重要的,已经想到办法的小朋友请举举手看,好,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 研究出方法,有些小朋友还有一些困难,那老师就给你一些机会,把你想到的办法,和你碰到的困难,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开始吧。四个小朋友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
师:你们用的什么办法啊,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
师:好了,交流完毕了,请坐正,老师发现这个小朋友动作真快啊,好了,把你手中的图形和工具都放下,最快的小组,老师请你来汇报,我发现小朋友都非常快,那老师想问了,哪些小朋友是研究三角形的呢?举举手看。(举手)好,老师请其中一个小朋友来汇报一下,你想到了什么策略来测量出它的周长。请这个女同学上来吧。 生1:我是用直尺来测量它的周长的。 师:大概的说一下怎么量?
生1:就是用直尺的零刻度对准它的一个角,然后再量它的一边周长一共有多少,然后呢再量一个角,然后再量一个角。 师:这是量一个角吧?是量一条…?
生1:边,然后把它们的3个边加起来一共有几厘米,就是它的周长多少厘米了。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她给我们想了一个好办法,三角形的周长,用直尺就可以量出来。那么其他呢?这个图形哪些人研究的?(举手)也有不少同学,老师就请这个男同学上来说说看。你用了什么方法?
生2:我也是用这个直尺。就是零刻度对准它的。 师:零刻度这些不用说,你只要说你怎么弄的?
生2:就是量出这几个边分别有几个厘米,然后再用我量出来这几个边有多少厘米,再加起来就是这个多少厘米了。
师:谁听出他话中的毛病来了?他说量4个边?你自己能纠正吗?看仔细。 生2:5个边。
师:那你量了几次呀? 生2:5次。
师:量5次,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请回,讲的很好。剩下的图形呢,谁还想再来说说,五角星谁研究了,谁上来,你来吧,你怎么量的?说给大家听。
生3:就是我先用线把这个边缘先描一下。 师:线描一下,用线描描看。 (学生黑板作业)
师:你的意思是把它描一下,然后呢?马老师帮他绕一下。谁有不同的想法吗?他说要这样绕过去绕过去,我们两个人在这里艰难了一点,不同的想法,你想听人家的意见吗?想听,你点一个人来告诉你吧。 生3:许浩吧。
师:他这个办法可不可以?
生4:可以。不过我还有一种办法。 师:你来介绍吧?
生4:就是我先用尺子量出它的一条线有多长,我一看他们都一样长,一量出来是5厘米,它一共有10条边,10条边,我用10乘5等于50,我就知道它有50厘米了。 师:你觉得它的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原来这个图形你还是用直尺量,不过你只量了? 生4:我只量了一次。
师:好像有的小朋友量10次的。你为什么觉得只量1次就可以了?
生4:我看它们的边都是一样长,我量出一个是5厘米,他们一共有10条边,我一乘就成了。
师:量的好,说的也好,是不是啊。 生齐答:是。
师:那么剩下的呢,谁来说说看?请那边那个女同学。请你上来吧。这个圆的周长你给它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来着?
生6:就是拿一个绳子,然后把它弄到圆上。 师:怎么弄的?
生6:把它弄到圆的这边。
师:有没有小朋友能帮她拿一下话筒,请你来帮她拿一下。你来告诉大家? 生6:把它弄到这一点,然后呢,把线全部弄到这边这,再把它弄到 师:需要老师帮你吗?
生6:然后再把线拿起来,然后再用直尺量一量有多少厘米。
师:那你怎么把它绕起来呢?有点麻烦,好像需要老师帮你一下,对不对?老师帮你一起绕吧。你绕到哪里为止?
生6:这个绕到这,这个绕到这,然后再把它取下来,然后再用直尺量一量多少厘米。 师:再用直尺量一量,怎么量法?你这样绕过来能量吗?刚才在这。
生6:把直尺然后再这样。
师:我把这两个点捉牢,好不好? 生6:然后再这样,从零刻度,
师:这样量过来是不是?我看你换把长一点的尺子量一量好不好?告诉大家多少? 生6:80厘米。
师:这个方法可以测量出来吗? 生:可以。
师:哪个小朋友刚才说有意见的,补充。是不是你有意见啊? 生7:还有一种方法。
师:还有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你觉得可以吗?
生7:可以。还有一种方法,把这个绳子对折起来,然后再一量,这一条边40厘米,然后40加40。
师:怎么量?对折起来,我已经帮你对折了。 生7:就是从到哪做个记号。
师:在哪做记号,你告诉大家,在哪做记号? 生7:刚才她弄到哪就在哪做记号。 师:然后到哪里为止? 生7:还到这一点。
师:那你为什么要对折呀?
生7:对折起来,用短的尺子也可以量出来。
师:我明白了,他刚才说,要做个记号,从这开始就到这结束。然后说,如果没有长尺的话,他就对折起来用短尺量是不是这个意思啊? 生7:是。
师:你们觉得可以吗? 生:可以。
师:完全可以的。好的。请回吧,都要用绕的方法的是吧,有没有不要绕的方法的?你用不绕的方法的。真的不要用绕的方法的?可是马老师想,假如我只有一把尺子,我没有给你绳子,谁能想个好主意,也能够把这个圆形钟面的周长给测量出来?来,请那个女同学来讲讲看。你想了个什么办法?
生8:可以用这个直尺把这个直尺放到中间来,看看它到哪一点,然后再量它这一点,再量它这一点,两个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
师:她说这样量一下,这样量一下就是它的周长,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好像不对,不过我告诉你,如果我们能够量出它这条边,以后到了高年级学了计算方法,还真能计算出它的周长,现在老师只有一把直尺,还要量出这个图形的周长,谁有办法来着?你来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好主意? 生9:我想到的是这样量。
师:零刻度对准这里,是吧。对准这里? 生9:然后再斜着对着一下。然后一直斜着。
师:我知道了,你们碰到难题了,然后就想量它的中间了,可是这个圆的周长是在哪啊?在这里对不对? 生:对。
师:量中间有用吗?现在?除非我们以后学到一个特殊的计算方法,否则今天是没有用的。(举手)有那么多同学都想到了,真的想对了?
生:真的。
师:你说的最响,你来吧。
生10:先在一个地方刻上记号。 师:刻上记号了,本身就有了。
生10:把这个转一圈,转到做的那个记号。
师:我让它转个圈,按照你的想法啊。转一圈。这个方法妙吗? 生齐答:妙。
师:刚才举手的小朋友想的方法跟他一不一样啊? 生:一样。
师:真的,那你们太聪明了,这个圆我们不仅可以用线绕一绕再量的方法,我们还想到了在直尺上滚一滚的办法,你还想再说什么来着?
生11:因为我看到这个6,然后从这开始滚,然后滚到6的时候停。
师:因为钟面上已经给你做好了记号。是的。好的。这个圆周长我们也想了两个好办法,那么这个月亮呢?月牙型的呢?你打算用怎样的方法来测量的?请这个男同学说。你在桌面上说吧。你想上来?
生12:把这个月亮这一块先拿线来绕。
师:要我帮你一下吗?上来了。然后怎么办? 生12:然后再量出逐个。
师:你绕的时候从这里出发,然后呢? 生12:然后再绕到这。 师:他这样的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好的,请回。还有方法的是不是,用绕的方法可以,还有方法,来,你说吧。
生13:就是先用线把它…。把它这点量出来,把这点量出来。这个让它滚动,滚完然后就知道了。
师:那马老师有个奇怪的问题了,这边你说滚一下,那干吗里边不用滚一下的方法呢?每个小朋友都想一想。是里边量好了,没有量好,我就滚了,好不好? 生13:不是,先把里边的量好,……
师:我还是要叫你讲个理由,我还是没有明白里边的你不用滚的方法呢? 生13:因为里边的滚不成。
师:真的滚不成,你们觉得滚的成吗? 生:滚不成。
师:那你试试看告诉大家为什么滚不成啊? 生13:他这里。
师:是吗?这里是滚不成的,这个月牙型我们只能滚…? 生:外边。
师:是的,你真聪明,很多小朋友都赞成你的想法,好,月牙型的方法我们也想出来的,最后一个图形,每个小朋友动动脑筋,请你想一想,不管你刚才有没有研究它,我现在要知道它的周长到底有多长,你打算用什么办法,那么多工具你打算用什么办法?你说。 生14:我打算用绳子量。
师:绳子量,用绳子量你们同意吗? 生14:同意。
师:那我打算用直尺量。刚才这个小朋友也说用直尺量的,为什么不选择直尺了?你现在赞同选什么了?
生15:我说的意思就是把那个一点一点量。
师:一点一点量的尽可能的短可能也能做到,现在让你选你选什么了? 生15:我选用绳子量。 师:用绳子了,是吗? 生:是。
师:为什么用直尺量不好啊?你说。 生:因为那浪费时间。
师:那太浪费时间。而且量出来也…? 生:不准。
师:不准确对吗?看来在测量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时候,我们是有诀窍的,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办法呢,你发现了吗? 生齐答:发现了。
师:发现了,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轻轻地交流一下,同桌两个小朋友交流好了。 (学生交流)
师:来,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想到什么诀窍,这个小朋友想到了,你也想到了,请这个女同学上来,你讲吧,就在位子上讲。 生1:树叶可以用绳子量。 师:说说诀窍,来,请你说。
生2:树叶量的话,用绳子围绕它一周,然后拿出直尺一量绳子,在那做个记号,一量绳子到记号那就知道他有多长了。
师:你能说的简洁一点吗?哪一类的用绳子量比较合适,请那个女同学来说吧。 生3:就是用一种东西特别软的直尺量一量。
师:好的,特别软的直尺就相当于软尺,马老师这里倒是有一把。是不是相当于这个? 生:是。
师:你们知道他了是不是,如果有了它的话,你们会把哪个工具扔掉,不要。你说? 生1:把绳子。
师:是吗?还有你说? 生2:直尺。
师:也扔掉了,是吗? 生:是。
师:它既能够代替直尺也能够代替? 生:绳子。
师:那么谁还能来简单的说一说,像这样的图形,我们一般可以用,你说吧。拿着话筒,说吧没关系。
生1:就是有直线的可以用直尺量,有曲线的可以用线量,就像圆形这样的,可以在直尺上滚一滚。
师:圆形这样的可以在直线上滚一滚? 生1:圆形?
师:像圆形这样的。是吗? 生齐答:是。
师:我相信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方法,想好了。下面老师有一个任务要交换你,你认为你自己能完成吗? 生齐答:能。
师:都还没接到任务就能完成了,打开你抽屉里的一张练习纸。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要求我们干什么?量一量,并计算出周长,你会吗? 生齐答:会。
师:请你选出其中一个算出周长,开始吧。 (学生作业)
师:现在已经完成请举举手看。动作可真快啊。有的小朋友两道都完成了,好吧,停笔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做对了吗?请你看大屏幕。有没有做对?1加3加1加2。跟跟它做的一样的请举手看。是的,他做对了。还有选择第2题的,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方法,2加2加4加4等于12厘米,做对了吗? 生:对了。
师:很好,有一个小朋友我们发现他是这样做的?仔细的看一看,你认为可以吗? 生:可以。 师:真的可以? 生:可以。
师:是的,这是我们以后要研究的,像长方形,正方形这样的图形,它们有特殊的方法,那么这节课,关于图形的周长,我们就研究到这里,有的小朋友刚才没有来得及把最后的答案写完,下课以后,小朋友去把它写写完,下课。谢谢小朋友。 生:老师再见。 师:小朋友再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